祭祀先圣先师的尊师之礼

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奴隶社会中,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西汉时期,学校以儒家经书教育学生,有《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礼仪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唐代时又规定,学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专门学习吉、凶二礼。明代也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经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

历代的这些规定,都说明了礼仪教育一直是古代学校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校不仅是习礼的场所,其校内管理也完全是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而进行的,学校有其自身的礼仪。古代学校的以礼治校,以礼教学,对传统礼仪的普及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故而历代皆把学校列入《礼志》中,学校礼仪制度也就成为吉礼中的一大内容。

释奠礼释奠礼是以酒食祭奠先师先圣的礼仪。释奠礼既是学校的一项典礼,实则也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制度。所谓先师先圣,历代人选有所不同。汉魏之时通常是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唐代时则确定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期除祭祀孔颜外,又增加了左丘明等22位贤人,并且还为列位先贤排定了座次。

座次以孔子居中,两边排列有“十哲”,即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子我、端木子贡、冉子有、仲子路、言子游、卜子夏十大弟子。后来,颜回地位提高,附祭于孔子,乃升曾参以充十哲之位。曾参附祭之后,再升颛孙子张为十哲。

宋代,又以子思和孟轲附祭孔、颜等。再后来,进一步扩充十哲为“十二哲”,把有若和宋代人朱熹列于其中。

在学校祭祀的这些贤哲中,很明显孔子和颜回的地位是最高的,故而历代释奠实际是祭孔。

祭孔始于汉高祖时,后来,孔子的地位被越提越高。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宋时期孔子已升为王爵,号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时虽然孔子的地位一度有所降低,称为“至圣先师”,但清代,孔子的地位又迅速恢复,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释奠祭孔的典礼至为隆重。其释奠的时间和地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最初的时候,是依校设祭,用牛、羊、猪三牲即太牢供奉先师先圣。北朝北齐时期,在太学中建立了宣尼庙,规定每年的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行释奠祭孔之礼,祭祀时要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

另外,每个月的初一,由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的教官和国子学学生入堂行礼,跪拜孔子,向颜回则行揖礼,助教以下及大学生则于堂前阶下行礼。各地的州学也都建立了孔、颜之庙,教官及学生也要每月行礼。

唐代的释奠礼更为完备,规定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释奠,唐玄宗后改为春秋两季释奠。国子学在举行释奠时,除教官和学生外,朝中文武官员、僧道百姓也都前往参加。其典礼由国子祭酒代表皇帝主持,设宫悬之乐,并供奉牲牢。

献祭之时,以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州学亦仿国子学,以牲牢奉祭,以州的最高长官刺史为祭主,主持典礼,并以刺史作初献,州中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以酒、脯供奉,县令主持,并作献祭时之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与县尉为终献。

清代的祭孔规格也很高,在释奠时要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雍正时还为孔子择定生辰,定以八月二十七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军民都要斋戒一日。

除春秋或四季释奠外,在学校初建落成时,也要举行释奠之礼。历代皇帝也常有参加释奠之举。古代对释奠礼的高度重视及常行不辍,既表达了遵循先圣先师教诲,以礼义教化民众之意,也说明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

释菜礼也是古代学校中的一种常行礼仪,又称为“合采”、“择菜”,指的是用菜蔬祭奠先师,并表示从师学艺的一种礼仪,用于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之时。释菜礼的施行,既是对刚入学的莘莘学子进行的一次入学教育,又是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一种发扬。

束,是10条干肉,它本是古人交往时相互馈赠的礼物之一,后来因学生入学时也要向教师交束以作为见面礼,作为支付给教师的酬金之一,故而以束代指入学拜师。如孔子所言: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即只要交纳束,就可以进入孔门,接受老夫子的训诲教育了。相沿下来,束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拜师时的固定的礼仪制度。束是拜师之礼,但历代拜师的礼物并不限于10条干肉。

《文献通考》记载,公元75年规定:所有学生皆须以束之礼礼于师,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纳绢3匹,4门学纳绢两匹,俊士及律、书、算学、州学、县学的学生纳绢一匹,另外还需备有酒脯。

行束礼时有特定的礼仪规定。唐代,学生要穿上青衿学服,携束来到学校。学生恭立于校门之外,老师则立于学堂的台阶之上,并派人出询学生的来由。

学生要情辞恳切地表明自己拜师求学的愿望,老师要再三谦称自己无才无德,不能收徒,否则将误人前程。学生需再次以坚决的态度申明自己拜师求学的决心,并请求老师将自己收归门下。

老师见学生求学之志坚定,自己也实在无法推辞,只得请学生进入校门。老师走下台阶后,学生即向老师行跪拜之礼,老师回拜。学生取出束,敬请老师收下。老师收礼之后,师生关系就确定下来,然后学生拜谢退出。

这种初入学门,即受礼教的做法,对于在当时青年中弘扬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树立师尊为上的礼仪,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不仅普通人家的子弟在求学时要恭恭敬敬地行束之礼,即连贵为储君的皇太子也不能例外。唐代《开元礼》记载:

皇太子求学之初,也要改着学生青衿,至校门外求见师尊,拜答如仪,方才退出。

束之礼的普遍施行,反映了古代是一个以尊师为荣的文明国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尊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国语·晋语》中说:“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人之所以明白事理,通晓世情,皆是由于有师教育之故,教师的地位与君、父并列。古代尊师敬师蔚成风气。学生在平时要像侍奉父亲一样来侍奉老师,在老师死后还要为老师服3年丧,并有照顾老师家庭遗属的义务。

清代,盛京建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称孔子“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礼。

1726年8月27日定为孔子诞辰,全体官民军士斋戒一日。在孔子故里,春、秋祭祀与太学相同,其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也都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祭孔礼仪在文庙举行。唐玄宗又为姜太公师尚父立武庙,肃宗又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其祭祀礼仪与祭孔类似。至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的反对,武成庙才被废止。

在历史上,各个时代或地区的吉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跟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旁注]

《春秋》 古代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刺史 古代职官,汉代初期,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13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述而《论语》中的一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阅读链接]

古人尊师敬师的事例不胜枚举,东汉时期名儒桓荣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刘庄即位为帝后,对老师处处都十分尊敬,桓荣已80多岁的老人,明帝还不肯让其退休,以便随时向老师求教。

一次,明帝召集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敬请桓荣坐在贵宾席上,并当众向桓荣捧书求教。

当时有的学生为拍皇帝马屁,向明帝请教经书中的疑难问题,明帝马上谦逊地说:“老师在这里,怎么轮到我来释疑解惑呢?”

桓荣病重之后,明帝亲去看望,刚到桓家巷口就下车步行。桓荣病死之后,明帝换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这些都表示了贵为九五之尊的明帝对授业恩师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