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传承的宗庙祭祀之礼
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古人认为,人死而为鬼,没有宗庙供奉享祀,鬼便没有归宿,宗庙正是祖先的亡灵寄居之所。
在殷商甲骨文中,对祖先的祭祀已有较完整的制度。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
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排列下去。
汉代经学家刘歆认为,周人宗庙自始祖稷以下有文王、武王两宗没有列入七庙的数目中,他们的庙称为“世室”,因此实为九庙。不过,对于渐渐远去的“亲尽”之庙,礼仪规定有“毁庙”制度。
即除始祖之外,不在“七庙”之数的远祖的宗庙平时都不再加以祭祀,神主移入“祧庙”内,藏在石函或专设的房间里,每当祫祭时才拿出来。祫祭就是合祭,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中在一起进行总祭,3年一祭。
古时宗庙,天子、诸侯皆建于中门左侧,大夫则左庙而右寝。宗庙四周有墙垣,又称“都宫”。都宫之内,诸庙都南向,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世排次。
祭祀时要卜筮选尸。尸是死去的先祖的代表。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也有祭夫妇共一尸,以妇人祔从于其夫的。
庙中的神主,木制,为长方体。通常用桑、栗等木制作,平时放在“祏”中。“祏”是收藏神主的石函。祭祀时才拿来。
后代木主演变为神位版。宗庙祭祀用的鼎、彝、尊、觚等礼器,都是国家重宝。“宗彝”成为国家的象征,必须妥为保藏,所谓祭器不逾境。
“迁鼎”,即国家的祭器被迁走了,表示一个国家被灭亡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祭器也至为重要。祭祀使用鼎、彝礼器有一定之规。用于祭祀的牺牲与物品,都有代称,祭祀时不得直呼其名。
周人宗庙祭享之礼,先有修除、择士、卜日、斋戒等准备工作。祭日入庙后,先到太室行祼礼,用圭瓒舀了一种叫“郁鬯”的香酒灌地,使香气到达地下,以告知鬼神降临受祭。祭祀用的食物,行礼后要分而食之,称为“餕”,是食鬼神之余的意思。牲肉分赠给参加祭祀的宾客或颁赐给同姓诸侯。
天子、诸侯宗庙的正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在四季的孟月举行,加上腊祭,每岁共5祀。祫祭是在太祖之庙合祭祖先。当3年之丧毕,先祖神主将依次迁出一辈,这时举行祫祭。次年举行禘祭。
禘祭是三五年一次的大祭。正祭之外,又有“荐新”之祭,即按照时令节序,将当令的新鲜果蔬品物奉于宗庙。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
秦代遵用天子七庙制度,宗庙在雍城、咸阳一带。秦始皇死后,始皇庙为帝者祖庙。
汉代初期于长安立宗庙,但当时各诸侯王国也都立有祖宗之庙,直至元帝时才下令废去。汉高祖死后,有每月出游高祖衣冠的礼仪,在高庙之外又别建“原庙”,收藏高祖衣冠、车驾。宗庙之外,汉代帝王陵墓旁都建有寝殿,仿其生前起居闲宴之所。这一制度为后代沿用。
西汉末期,赤眉军攻克长安,焚毁汉家宫殿宗庙。光武帝徙都洛阳后,乃将西汉帝王12陵合入高庙。刘秀死后,明帝为他立了世祖庙。明帝临终遗诏,不准为他建立寝庙。他死后,庙主藏于世祖庙别室内。
其后,古礼为之一变,独立的昭穆之庙变为“同堂异室”之制,即在一庙之内依世次别为若干室加以祭享。宗庙正祭为四季孟月及腊月,一年5祭,后代基本上沿袭了东汉时期制度。
北宋时期起,宗庙祭祀时挂有先祖的“御容”,即画像,而后又有塑像、金像、玉石像等。1082年,建景灵宫11座殿,将原在各寺观供奉的祖先的“神御”,全都迎入宫中。并合以帝后画像,按时荐享祭奠。
景灵宫后来不断扩建,至北宋末年已有斋宫廊庑2300余区,历朝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都绘有图像陪祀。
辽、金制度与宋代相似。清代盛京,以沈阳太庙为四祖庙,祭祀始祖泽王以下四先祖。北京太庙仍在紫禁城端门之左侧,前殿供奉太祖太后神龛,中殿供奉列圣列后,后殿供奉祧庙神龛,两庑东侧为诸王,西侧为功臣。
每年的清明、除夕、诞辰、忌辰、中元及四季孟月祭祀,每月则有荐新之祭。除夕为祫祭,将后殿、中殿神主全部移入前殿,皇帝亲率皇子、亲王行三跪九叩之礼。
[旁注]
经学家 专门指阐释、注解、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间学者。
礼器 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
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节度使 古代官名。唐代初期沿北周及隋代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改称“都督”,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阅读链接]
在金都衍庆宫中,有金太祖的画像12幅之多,包括立像、坐像、戎装像、半身像等。元代供奉先祖的宫殿“神御殿”,也称“影堂”,画像由“纹绮局”织锦而成。祭仪采用汉代制,但仍由蒙古巫祝致辞。武宗至大时,宗庙神主曾改用纯金制作。
明代初期有南、北两庙。1534年,南京太庙因火灾被毁,便不再恢复,只将遗址筑墙封闭。北京太庙在紫禁城端门之左,嘉靖时曾改用古制,分立9座庙。刚刚建好就被一场大火烧毁8座,只好仍旧采用同堂异室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