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军队教育训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军队教育训练的历史沿革
军事训练是在军事组织和集团中进行的军事理论的传授和作战技能的教练活动。早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人们为了适应围猎的需要和在部落之间有组织的武力冲突中获胜,部落首领们常向下属们传授角斗、射箭等技术,这便出现了军事训练的萌芽。由于严格意义上的军队还没有出现,因此这种格斗技能的传授还不能被称为军队教育训练。进入奴隶社会后,国家机构不断完善,战争不断扩大,常备军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以练习武艺为主要形式的军队教育训练。
冷兵器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军队主要使用弓矢、戈、矛、剑、戟等一类冷兵器,进行车战、骑战和步战,因此军队教育训练主要是教习将士使用冷兵器和演练阵法。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家,在他们的军事著作中就有着许多关于军队教育训练的论述。被视为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瑰宝的《孙子兵法》,就把“兵众孰强”,“士卒孰练”作为战争制胜的必要条件。《尉缭子》对军事训练也作过明确的论述:“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 万人教成,会之于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可见当时军队教育训练就已被放到重要的地位。古希腊各国和古罗马分别在公元前 4 世
纪和公元前 2 世纪形成了职业军队,其作战方式主要是士兵组成方队,手持冷兵器进行对抗,因此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与我国基本相同。中国秦、汉、唐各代,是封建集权制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军队教育训练相当重视的时期。诸葛亮著的《诸葛亮心书》和唐初李靖著的《李卫公问对》,对军队教育训练都有精辟的见解。明朝的戚继光,曾在中国军队教育训练史上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写出了中国封建时期最力完整的军队教育训练专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强调军队要练伍法、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练将。他于 1572 年冬,在蓟州镇汤泉(今河北省遵化地区)组织了一次为期
20 天有 10 万余人参加的军事演习,表明军队教育训练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军队主要使用冷兵器作战,军队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变化不大。
近代军队的教育训练始于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欧洲。17—19 世纪,英、法、德、俄等国,相继发生了社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引起了武器装备、军队编组、作战方法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使军队的教育训练产生了较大的飞跃。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建立技术兵种,出现了野
战、攻城和要塞炮兵,建立了一批军事技术学校,开始培养专门的军事技术人才。掌握使用枪炮等武器、线式队形作战和步炮协同,成了训练的主要内容。法国拿破仑一世、普鲁士克劳塞维茨、俄国彼得一世和 A.B. 苏沃洛夫在指挥庞大军队集团作战和训练实践中,总结了正规军队的作战行动和训练方法,在一些条令和教令中得到反映,成为当时军队教育训练的基本依据。革命导师恩格斯也对教育训练作过精辟的论述。他在《德国战争短评》一文中指出:“虽然民族热忱对战斗有巨大的意义,但是如果缺乏训练和组织而仅凭热忱,任何人都不能打胜仗。”强调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有战斗力。中国近代的军队教育训练起步较晚,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下缓慢的发展起来的。19 世纪后半叶至 20 世纪初,中国清朝政府在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先后开办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编练陆军,建立水师,购进西洋武器,聘请外籍军事教官, 学习西洋战法,开展了使用新式武器及相应战术的练兵活动。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 1924 年创建了黄埔军校,以俄为师,对中国军队进行近代的正规训练,这是中国近代军队教育训练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新式武器诸如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装备军队。战争规模急剧扩大, 作战方式日趋复杂,许多新的军种、兵种和专业部队相继组建,使军队教育训练的规模、体制、内容、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军事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步坦、步炮、以及陆、海、空三军的协同训练,成为军队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带来了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从而引起了军队建设和作战思想的深刻变化,对军事教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军官训练成为军队教育训练的重点,专业技术训练摆到了重要位置,军事演习成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主要训练方法。同时,军队教育训练体制日趋完善, 军队院校不断增加,教学训练手段不断改进,训练设施和训练场地日益现代化,使军队教育训练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