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训练水平制约着作战效益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双方军队教育训练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决定战争的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给交战双方带来悬殊的作战效益之比。现代科学理论特别是决策科学、价值工程科学等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要求战争的指导者在进行战争筹划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战争的最终结局和所要达成的战略目的,还要考虑作战的效益。现代价值观已经否定了那种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战争胜利的观点。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军事决策的基本行为准则。而军队教育训练水平的优劣,则直接制约着作战效益的高低,甚至使交战双方的作战效益出现极大的反差,这一点在高技术战争中体现的尤为充分。海湾战争中,联军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获得了极高的作战效益。歼灭了伊拉克近 40 个师的作战部队,摧毁和缴获坦克 3800 余辆、

装甲战车 1400 余辆、击毁飞机 151 架,俘虏伊军 8 万 6 千余人,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核化生产设施、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等战略资源也几乎被破坏殆尽。而联军仅损失 15 辆坦克(其中 8 辆是自伤)、38 架飞机,

伤亡 100 余人。如果再加上美国及其盟国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其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国际社会效益就更大。海湾战争双方的作战效益如此悬殊,其原

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双方军队教育训练水平的较大差距所造成的。美国国防部给国会的报告中写到:“第三条基本经验教育训练是高质量的部队和指挥员至关重要⋯⋯我们参加‘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目的明确的全志愿兵部队,是美国迄今为止拥有的素质最好的战斗部队”。海湾战争中参战的美军官兵大多数受过良好的训练。中央总部所属部队每年要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国家训练中心接受类似中东沙漠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训练,其训练条件有时比海湾战争的实际情况还要艰苦。“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美军到达海湾地区后立即组织不间断的高强度临战训练,因此,虽然大部分官兵没有实战经验,但由于训练水平较高,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较强的战斗力和较好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而伊军则恰恰相反,除共和国卫队外,大多数部队是临时组建的,训练水平和官兵素质均较差。作战中,军官指挥无方,士兵军心涣散,一线部队开小差的人数就达到三分之一,加之军兵种之间缺乏协同,部队各自为战, 孤立无援,这样的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更谈不上在战争中取胜,并获取较好的作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