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的优异音乐性能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为止出土的最高水平的乐钟,造于公元前 400 多年,其音乐性能之优异令今人咋舌。下面例举四点,其中(1),(2) 两点是所有扁钟的共有性能:

  1. 每只钟能发双音,故也称双音钟。当分别敲击钟的中鼓点和侧鼓点时,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乐音,两者的音程差是和谐的大三度或小三度。每个钟的中、侧鼓处都标其音名。例如其中一钟,它的中、侧鼓音分别为宫角和徵,即 e1 和 g1,频率分别为 329 赫兹和 392 赫兹,两者音程差为小三度(图 4)。一钟双音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既可扩大演奏功能,又可大大节省材料。

  2. 延音短。适于演奏旋律较快的乐曲。它区别于宗教钟那种绵长的延音,这种性能实为中国古代乐钟的本质优点,但它却难以发现和理解。宋代的沈括不愧是大科学家,他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专有一段天才的论述。他说,古代(指秦以前)乐钟皆扁,如合瓦形,其原因是圆钟延音长,演奏快速旋律时,互相干扰不能成乐;扁钟延音短,则可成乐。宋代人不明其理,将钟铸成圆形,敲起来晃晃然不能成乐。

  3. 全套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国际通用的 C 大调七声音阶属同一音列。这套钟的音域宽达 5 个半八度,最低音为 C,频率为 65.4 赫兹,钟声浑厚;最高音为 d4,频率为 2384 赫兹,钟音清亮。现代钢琴的音域是7 个半八度,即只比曾侯乙编钟音域多一个低八度和多一个高八度。

  4. 音域的中心区 12 个半音齐备,且能旋宫转调。过去认为 12 音

律由外国传入中国,这套钟的 12 个半音的发现是音乐史上的大事,可能引起音乐史的改写。具有如此优异性能的乐钟,出土后不仅可演奏楚韵浓郁、优美典雅的中国古典乐曲,而且演奏西方乐曲也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