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对摆的研究

由于当时通用的机械钟不够准确,单摆以可能成为改进时间测量的基本装置而引起人们重视。1641 年伽利略用单摆调整时钟,设计并制造了摆钟。1656 年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制成摆式钟。惠更斯把摆锤的摆动视为圆周运动的一部分而给予细致的分析,并将其总结在 1674 年出版的《摆动时钟》一书中。

惠更斯提出了计算单摆运动周期的正确公式,他用几何方法证明,

摆的周期 T 与沿摆的竖直轴线(二倍摆长)自由下落所用时间 t 之比,

等于圆周长同直径之比。即T/ = 2πl / 2l,而t = 2 l / g,故T = 2π

。基于该公式,他尝试用摆测量了重力加速度的值。

针对 1646 年梅森提出的不同形状物体摆动是否遵从同样法则的问题,惠更斯还提出了复摆运动的理论。笛卡尔发现了复摆的摆动中心, 即若将物体质量集中于该点,复摆可简化为一单摆,其摆锤的质量即为物体质量,摆长为该点到悬挂点的距离。而惠更斯引入了转动惯量的概念,从而给出了确定摆动中心的方法,即若复摆对质心 C 的转动惯量为Ic,质量为 m,C 到悬挂点 O 的距离 OC 为 d,则摆动中心到悬挂点的距离

(称作等效摆长)为 L=d+Ic/md。惠更斯的方法可将形状复杂的摆等价为单摆。

惠更斯也是非线性振动研究的先驱者。他发现单摆只有在摆动幅度很小时才具有等时性,而摆动幅度较大时,单摆的摆动周期与运动幅度有关。然而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已超出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现在已有

多种方法可以求得振幅θ0 。不大时单摆周期的近似值为T = 2π

(1 + θ 2 / 16)。

惠更斯还发明了等时摆,其周期和摆幅无关(图 4),OA 和 OA′为旋轮线,摆线一旦偏离铅垂位置便贴向 OA 或 OA′,使其有效长度(摆锤到摆线与 OA 或 OA′两线切点的自由长度)减少。

惠更斯还发现另一类非线性振动现象,即将两个挂在墙上并略不同步的钟摆固定在同一薄木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同步,这类现象称作同步化或频率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