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仕途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初入仕途意气风发

嘉佑六年年底,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是掌管刑狱的京官,签书判官是州府幕职,掌管文书,佐助州官,凤翔府即现在属陕西。这是以京官身份去州府任签判,比起前次所授的河南伊阳县主簿来,职位明显提升了,苏东坡感到很满意。

很快就到了离开京城的日子。苏轼准备携带家眷赴任,弟弟苏辙和弟媳则留在开封侍奉老父。辞行那天,弟弟苏辙亲自为兄嫂送行。

兄弟俩自小一起长大,从来没有分开过,他们的感情特别的好。如今要第一次分开,自然是难舍难分。苏辙将兄嫂一直送到开封城外四十多里,几个人才依依惜别。

去凤翔的这条路,苏轼很熟悉,他数年前进京应考走过一回,后赴川奔丧又走过一回。不过,前两回都是急着赶路,对沿途的风景没有来得及观赏。这次不同了,他边走边欣赏沿途风光,并且还顺路拜访了一个朋友。

途经京兆,即现在西安市的时候,苏轼被好友刘敞留住痛饮了几日,并且参观了骊山胜景。骊山在京兆的东面,远在西周时,这里就是一个游乐的地方。当年,这里常受犬戎族骚扰,周王朝便在山顶建了一个烽火台,一旦有了战争,就将烽火台上的烽火点起来,四方诸侯见烽火台起火,便领兵前来救助。

话说周幽王在位的时候,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她生性不爱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下令将烽火台点燃,引得四方诸侯披挂前来。大家近前一看,原是周幽王和褒姒逗乐儿。

褒姒倒是被逗笑了,不过以后犬戎族兵真的打来时,周幽王再点烽火就不灵了,诸侯们谁也不发一兵一卒。结果,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周平王继位后,不得不把国都东迁到今日的河南洛阳,从此,周王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在这里修了一座阿房宫,一直向西延伸到百里外的咸阳,后来被项羽烧掉了。到了唐朝,唐玄宗有在骊山上为他的妃子杨玉环修了一座华清池。安史之乱时,杨玉环也死于兵变之中。

在骊山上发生的一件件往事,引起了苏轼无限的感慨,为此,他写了《骊山三绝》,来抒发对变乱兴衰的感慨。

这年十二月十四日,苏轼一家风尘仆仆赶到凤翔府任所。到任之后,苏轼在衙署附近盖了一座带有花园的小房子。他安好家,调整好心情,便开始接手管地方上的一些事务。

签判的主要任务是主管政府机关里各类文书往来,平常也没什么大事。太守宋选十分喜欢这位年轻的副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侄一般温厚。

凤翔府位于今陕西省中部偏北,在渭河北岸,当时与西夏邻接,是北宋西北的军事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宋从立朝的那一天起,西北大部的边境线就面临着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零星冲突一直不断。

苏轼来到凤翔后,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边境的战乱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疾苦。这使他感到,对于辽和西夏的侵扰,朝廷必须奉行坚决抵抗政策,否则,边境百姓就无法安宁。

当时,契丹和西夏的军队战斗力强,但人数不多,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虽然赶不上他们,但人数是他们的几倍。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苏轼主张把军队分成若干路,轮流和敌方作战,这一路撤下来,那一路冲上去,使对方没有喘息机会,这样就可制服对方。

在凤翔,苏轼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常常在公务之余,走到百姓生活中,帮助人民解决困难。

有一年夏季,渭河河水暴涨,苏轼带着几个人,沿着渭河察看汛情,远远就听到非常悲哀的哭泣声。他们紧忙赶走过去,原来是几个身披重孝的妇女,带着几个孩子跪在河边痛哭。

苏东坡问起缘由,原来这些女人的丈夫都是给官府砍伐、运送竹木的。他们每年在终南山上砍下竹子、木材,将这些竹木编成竹筏、木排,由渭河、黄河通过水运送到京城。

官府硬性规定,要百姓们在洪水暴涨的季节来运送竹木,这样,竹筏、木排要经过黄河三门峡这样的险滩,所以不知有多少劳役人为此葬身鱼腹之中了。这几个妇女的男人,就是一个多月以前,运送竹筏、木排的,眼下就再也没回来了。

苏轼听后非常内疚,他命差人回头给几个妇人家送去一些救济粮米,随后就急急忙忙地回到衙署,向太守反映这个情况。苏轼作为百姓的衣食父母,关心群众的疾苦是很好的榜样。我们对弱势群体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宋太守说,他也曾就这件事向朝廷上书陈述过,可是朝廷说,必须以国事大事为重,最后不了了之。苏东坡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于是决心自己想办法帮助这些运送木材的百姓。

随后,苏轼仔细察看了渭河的水情。他发现,官署之所以硬性规定劳役必须在多雨季节运送竹木,是因为这时候水势大,竹排、木排行走得快,且运量大。但百姓在河水暴涨时运送竹木冒着很大的危险,每年有很多人为此而丧命。

考察完后,苏轼认为,完全可以在水势小些时候运送,尽管会耽误些时间,但也总比让百姓家破人亡要好。

于是,苏东坡立即给当朝宰相韩琦上书,详细陈述了这些情况。他指出,主管官吏既不做调查,又不体恤民情,只是关在屋子里想着洪水暴涨时运送竹木最为方便,其实恰恰事与违,结果导致事故频频发生,这样不仅损失了不少竹木,而且又对百姓危害深重,真是害民伤财,于官于民都没有好处。

最后,他提出,应该让当差役的百姓自己选择运送时间,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韩琦接到苏东坡的奏折后,认为言之有理,当即奏明朝廷,修改了有关法令,让百姓自己选择运送竹木的时间,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法令一颁布,百姓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苏轼在当地百姓中的威望陡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