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学习勤奋持之以恒
宋仁宗景佑三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镇,这里山川秀丽,地杰人灵。眉山附近,有佛教胜地峨嵋山,有雄伟壮观的乐山大佛,还有浩荡长江的支流岷江,这一切,都对他的人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苏轼出生时,他的父亲苏洵已经27岁。苏洵20岁时有过一个儿子,后来夭折了,所以,苏轼是家中的长男。
苏轼的祖父名叫苏序,苏轼出生的时候,他已经63岁了。这是一个豪爽慷慨、很有风趣的怪老头。他体格健壮,喜欢喝酒,爱打抱不平。
当时,眉州有一尊神叫茅将军,据说非常灵验。有一年,眉州一带闹饥荒,饥民们备下一份祭品到将军庙里,上供祭奠,请求茅将军显显神通,拯救地方百姓。可是,无论他们怎样祈求,茅将军始终无动于衷。
苏序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一次酒后,他带领二十多人闯进茅将军庙,把茅将军的神像砸得粉碎,并且扔到河里。回家后,他把积存多年的4000石稻谷拿出来赈济灾民,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祖父苏序虽然是个小财主,但不像一般不学无术的暴发户。他喜欢收藏典籍、诗词、名家书法等,颇有学养。由于五代时的战乱,四川读书求学的人很少,又安于住在家里,都不愿意出来做官。而苏序教子读书求学,参加科举,这在当地是非常有远见的。
为了督促儿子读书成才,已经步入晚年的他,还在坚持学习。苏序的这一明智之举,为后代开辟了广阔的人生之路。在他去世许多年以后,苏轼还常向人讲起祖父的“过人之处”。从这句评语里可以看出,祖父对苏轼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苏轼的伯父苏涣,在他父亲苏序的影响下,努力求学,并在24岁时进士及第,这在眉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后来,苏轼在《谢范舍人书》中谈到:“天圣年间,我的伯父进士及第,得官回乡,乡里的人都赞叹不已,观看的人塞住了道路。”
也就是在这时,苏轼暗想:“将来我也要像伯父,考取进士,光耀家门。”可见伯父的科举中第,对苏轼少年时代的苦学是一个很大的鞭策。
苏轼的父亲名叫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也很有文才。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并不努力,上京城参加了两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便放任自己,和一般朋友整天游山玩水。
直到生苏轼10岁那年,苏洵37岁了,才发奋读书。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个世家女子,知书识理。由于丈夫常年不着家,小苏轼的教育便落到了她的身上。苏轼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弟弟比他小三岁,名叫苏辙。
苏轼的姐姐虽然也认得字,但那时的女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针绣,读书只是业余爱好,所以,母亲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苏轼和苏辙读书上。
母亲对兄弟俩要求很严,主要教他读史书。每读一篇,不仅要会背会讲,还得一笔一笔地抄下来。所以,他们俩从小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家周围的山冈长有茂密的树林。他常与弟弟苏辙登山涉水。家乡的山林、泉石、溪水、野花杂草,都与他们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有时候,他又和表弟程六像只小黄牛一样,满山遍野地打闹嬉戏;有时候,他又骑坐在老牛背上,边放牧,边安静入神地读书。
嬉戏之余,他还种植松树,月月种,年年种。他家祖坟附近数万株松树,许多都是他少儿时代亲手栽种的。成年后,他写诗回忆道:“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因此,他还以种松而闻名,许多人还特地向他请教种松之法。
另外,苏轼和弟弟在书房前的庭院里,也种满了花草树木,青松翠竹。暮春时节,庭院中,桐花怒放,满院充溢着浓浓的馨香。
少年苏轼在家乡对于农业生产劳动也有所了解和体验,对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苏轼十分熟悉。他中年谪居黄州后,由于生活拮据,他决定开辟东坡荒地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劳动经验立即就派上了用处。
苏轼从政以后,十分注意关心劳动人民,重视农业生产,并且热心推广秧马,即简易插秧机的新式农具,以求减轻农民劳动负担,这也与他少年时的劳动经验密不可分。
此外,苏轼家乡的许多风俗习惯,也给少年苏轼以深刻的影响。每到春天,人们都外出踏青游乐。他和弟弟迎着暖暖的春风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看到熙熙攘攘的游人高高兴兴地迎接新春。口渴了,人们就在路旁田埂间坐下来饮水。初春麦苗苗很短,不怕人踩马踏。久居城里人,来到郊野踏春格外感到新鲜。
每年二月十五这天,苏轼与伙伴同去纵观热闹非凡的蚕市。他能看到两种蜀人,一种是辛苦的劳作者,一种是游手好闲的享乐者。
由于从小就耳闻目睹这一幕幕的景象,因此,他从政后,勤政爱民的思想,成为他后来政治生涯的重要标志。对待农民的同情态度,也是苏轼政治生涯的最基本倾向。
苏轼小的时候,志趣爱好十分广泛,除去读书和习作之外,他还练习弹琴、下棋、书法、绘画等。特别是在书法、绘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表明,苏轼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我们也要学习各方面知识,使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少年时代,苏轼喜欢钻研颜真卿的书法,曾一度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后来,他曾在眉山城西栖云寺的石崖上题写了“连鳌山”三个大字。这三个字大如屋宇,雄劲不凡。一时间,少年苏轼文名远扬。
苏轼6岁时进学堂,因为聪明伶俐,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眉山有个著名的乡塾,在天庆观北极院,来这里读书的学童有好几百人。先生是一位道士,名叫张易简。苏轼8岁那年来这里读书,读了三年。他勤学好问,关心世事,深受道士先生的赏识。
一天,有一位读书人从京城汴京来到天庆观,拿出当时文学家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道士先生看。诗中颂扬了当时的11位大臣,其中有范仲淹,欧阳修等贤良之士。他们不仅在诗文方面闻名一时,而且在政治上都主张革新朝政。
年幼的苏轼在一旁观看,默默记住了诗中的词句。但是对这11个人的来历一点儿也不了解,于是便好奇地请教先生,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
先生说:“你一个小孩子,何必知道这些!”苏轼说道:“难道他们都是些天上的人吗?如果是那样,我就不用知道了。如果他们也是地上的人,我怎么不可以知道呢?”
先生见这小苏轼出言不凡,心中暗自称奇,也非高兴。于是便告诉他,诗中写的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等人都是人中的豪杰,当今政坛上的革新派。苏轼听罢,对政治革新问题虽不甚懂得,然而,对这些贤良之士,国家的栋梁敬佩不已。可见苏轼从小就志向不凡。
书墅之余,苏轼的母亲程氏经常给苏轼讲古往今来成败兴衰的历史故事。一次,他母亲教他《后汉书》中的文章《范滂传》,苏轼听了,非常伤感,当时就哭了。
范滂是后汉时的一位青年文人,当时政权落入宦官手中,以致官场贪污、贿赂、敛财和滥捕盛行,正直忠贞的学者们一再进谏,却因地方官都是宦官的门人和党羽,招来一再的审讯。
后来,许多文人被杀害,范滂就是其中之一。范滂临死前与母亲诀别,他的母亲深明大义,范滂从容赴死,年仅31岁。
苏轼说对母亲说:“如果我做范滂,母亲能允许吗?”他母亲说:“你能够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母亲吗?”简短的对话中,苏轼的志向与苏轼母亲的正直可见一斑。
苏母对苏轼积极人生观和进取精神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她的某些家教观点,甚至影响了苏轼的一生。比如,为了不让苏轼兄弟二人沾染上一般富家子弟所极易滋生的骄奢怠惰的坏习气,程氏不允许他们沉溺于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
据说,苏轼、苏辙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就靠“三白”以度日。所谓“三白”,即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
后来,苏轼中年谪居黄州,生活上遭受极度困难而能忍受;晚年被流放海南,在路途中能食用粗粝的胡饼,显然得益于母亲程氏早年的家庭教育。
苏轼10岁的时候,父亲苏洵满身风尘,疲惫地回到家里。面对贤良的妻子和聪明懂事的孩子,他心里羞愧万分,从此,这位父亲决定打起精神,重整门庭,专心教导孩子们读书。
在父亲的指导下,从11岁起,苏轼开始大量阅读经书、史书和文选,为进京赶考作准备。
苏洵按照传统的方法教育儿子,经常让苏轼兄弟二人背诵古文给他听。他经常半躺在一张竹椅,眯着眼睛静心地听两个孩子背书,孩子们一背错,他立即就能听出来。
苏洵还将自己多年游历和读书的心得说出来与孩子们讨论。当时,朝野上下,写文章的风气很不好,只追求文采骈俪,却不顾及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苏洵很不屑这样,他教孩子们学散体文,关心时事,并告诫他们写文章要能“言必中当世之过”。这种务实的学习态度,恰好契合了多年以后朝廷科举取士的标准。
当时,朝廷规定,士子要想获得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必须到州学读一年书。于是,苏洵将苏轼和苏辙送进眉山城西的寿昌州学刘微之那里去读书。
刘微之是当时眉州寿昌书院的一位名师,有一百多学生,这在当时可算是相当大的学校了。州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互相称呼的是字而不是名,苏洵便想着要给他俩的名分别配上字。
这一天,苏洵琢磨了老半天,便郑重地题下了他们的字:轼,字子瞻;辙,字子由。后来,苏洵还写过一篇短文回忆当初给孩子起名的理由,这就是《名二子说》。
他解释道:轼,是车子前面的一根横木,乘车的人可以扶着这根横木往前看,同时它也被视作车子的装饰品,没什么实际用途。辙,是车子驶过的痕迹,至于车子运载的功劳,或车子翻倒的过失,都和它没什么关系,因此,辙意指善处理祸福。
可见,做父亲的本来意思是怕大儿子的才华不能显露出来,所以叫他“轼”;担心小儿子的思虑不够周全,所以叫他“辙”。后来,苏轼的才华横溢,个性比较张扬,而苏辙的性情则比较内敛,两人的表现都远远超出了父亲的期望。
苏轼和弟弟苏辙一同在眉州寿昌书院就学,十分快活。苏轼是一个思想开朗、爱发问的孩子,刘先生非常喜欢他。有一次,刘微之作了一首《鹭鸶诗》,念给学生们赏析。
诗的最后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意思是说,当打鱼的人猛然间被惊醒的时候,雪片正在随风斜着飘舞。同学们听了,都说刘先生写得好。
可是,苏轼听了以后,便站起来说道:“先生的诗好是好。但我觉得最后两句没有归宿,不如改作‘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刘微之听后,大为赞赏。
从此,老师对苏轼特意地培养,教他读当时的名家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使苏轼大开眼界,学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这样,苏轼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学问文章已日趋成熟,于是,在父亲的建议下,他开始寻求得到推荐的机会。他央求父亲带他去见了四川的太守张方平。当时,张方平在四川为了笼络蜀地的士大夫,于是广求贤才,以便推行他的政策法令。
张方平一见到苏轼,就感觉出他气质非凡。他看了苏轼的文章,感到很惊奇。左丘明《国语》的精辟,司马迁的白描,贾谊擅长的方略,在苏轼的文章中都兼而有之。
为了进一步检验苏轼的才能,张方平出了六道试题,派人送给苏轼和苏辙,说:“请你们二位试作。”
这是一次模拟的科举考试。古代科举考试的作文题,都出自古代典籍,学生必须先知道题目出自什么书籍,才能作文。张方平藏在夹墙后面观看,见两人各自沉思,气度不凡。
苏辙看到第一题,不能确定出处,就指给苏轼看,苏轼倒过笔来敲敲桌子,意思是《管子注》。苏辙仍感犹疑,又指第二题,苏轼没有说话,用笔划去第二题,写起文章来。
文章写成后,呈给张方平审阅,张方平看了文章后,更加高兴。原来第二题并无出处,是他虚构出来的。
于是,张方平说:“这两个孩子都是人才。兄长尤其聪明可爱,才气卓越。”张方平的话给了苏轼很大的鼓励。
后来,苏轼兄弟初次出川,赴京城应考时路过成都,张方平还特地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推荐信,把苏轼推荐给了欧阳修。
苏轼兄弟一年年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学识和年龄都适合进京赶考了,于是,为兄弟二人办了婚事。
苏轼成亲时18岁,妻子王弗刚刚15岁,她是四川青神人,家在眉州南边。苏辙比苏轼晚一年结婚,这一年他年16岁。婚后,苏轼兄弟随父亲进京游学备考。
在那时候,早婚比较普遍,不过也不一定像苏氏弟兄这么早。他两人之所以这么早结婚,是另有原因的。
当时,京城中的富豪之家,常常要向金榜题名的未婚进士提亲。如果不答应,就可能惹下麻烦。如果答应,那提婚的富家小姐是个什么模样还不知道,能否中意,就很难说。
即使那被提婚的小姐是位窈窕淑女,家长们也认为,娶外乡人总不如娶家乡闺女好。所以,那些条件好的,比较有把握的考生,往往在未考之前先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