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成名行事低调

仁宗嘉佑元年,47岁的苏洵带着20岁的长子苏轼和17岁的苏辙,从陆路经益州,即现在天的成都,越剑门,过陕西入河南,到当时的汴京,即现在开封去参加科举考试。

父子三人路过成都的时候,苏洵把自己写的文章选出《心术》《远虑》等22篇,拜见成都的张方平。张方平读了他的文章,非常欣赏,立即表示愿意留他在成都担任州学教席。

苏洵的目的不是为了谋个书院教席的位置,于是他婉转地说明了自己的意愿。张方平也觉得把他留下来是大材小用,便写了一封长信,把他推荐给京都大学者欧阳修。

五月间,父子三人抵达京城,借宿在一所佛寺里,等待秋天的考期。当时的考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初试,在秋天由礼部主持,称为“秋闱”。初试得中的人,参加第二年春天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称为“春闱”。殿试得中,便可由平民百姓一跃而成为官吏了。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很顺利地通过了礼部的初试。一时间,父子三人无事可做,他们就在京城里参观游览,与京城名流交往。苏洵也把自己的文章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很为欣赏,特地把他介绍给枢密使韩琦,还引见给其他官员。不过,苏洵不善于应酬,无论到哪里,看起来都是冷冷淡淡的,所以没有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在京城住了几个月之后,嘉佑二年春天,苏轼兄弟参加了礼部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

当时,朝廷有一套严防贿赂或循私的制度。第一,应考人必须半夜起床,天亮就到皇宫,自备冷饭干粮。考试的时候,他们分别被关在隔开的小屋里,有宫中卫士看守,要到考完才能出来。第二,应考人的试卷都由书记重抄一遍,再交给考官,以免主考官看出笔迹。重抄的卷子不写姓名,另记在档案里。第三、考官入禁宫中,不准和外面的人接触,通常从一月底关到三月初,把试卷批好呈给皇帝看。第四、应考人先考历史或策论,第二回再考古文,待成绩揭晓,得中的人必须在皇帝监督下考诗赋和策问。

当时科举应试的文章中,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占了上风,主考官欧阳修正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来挽救文风,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想把这位考生选为第一名,可他怀疑这文章是他的门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他把文章放在第二名。后来,苏轼又凭《春秋》对策得中第一,殿试他中了乙科。

嘉佑二年四月十四日,年方20的苏轼被点为进士,这次考试共录取了380人,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考中了,并且名列前茅。得到这个荣誉,表示苏氏兄弟变成一流学者了。

按照惯例,考试结束后,苏轼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欧阳修对同事梅尧臣说:“读了苏轼的信,我欢喜之极,我看我可以退隐了,以便给这个青年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要知道,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权威,他的一句褒贬就可以造就或毁灭一个读书人。欧阳修这句话一出,京师一片哗然,大多数人都表示不服。不过,慢慢地,他们都信服了。

据说,欧阳修还曾对儿子说过:“记住我的话,30年后没有人会再谈起我了。”后来,他的这个预言果然不幸言中,苏轼死后十年没有人提欧阳修,人人都在谈论苏轼,偷读他被禁的作品。

会见之后,欧阳修又介绍苏轼去拜见宰相文彦博、富弼等人。欧阳修作为一个前辈,对年轻人的奖掖提拔不遗余力,多次宣扬这个年轻人的文才。

在这样强有力的举荐下,文坛和仕途都开始接纳苏轼兄弟,京城的显贵名臣都乐于和他们结交,一时间,苏轼沉浸在无限憧憬的喜悦中。

就在这个时候,苏轼兄弟接到了他们母亲去世了的消息,这样一来,他们必须回家守丧。古代的官制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丁忧。所谓“丁忧”,是指官员的直系长辈去世以后,他必须暂时辞去官职,在家守孝三年,然后才能再出来做官,哪怕是当朝宰相,也不能例外。

苏轼的姐姐几年前就死了,家里的男人都出去应考,母亲和两个媳妇留在家中,她临死前还没有听到京师的好消息。

待父子三人匆匆赶回四川老家,看到的是一派破败荒凉的景象。父子三人虽然离家只有一年多,但由于家中没有成年男子支撑,加上程氏的一直卧病,所以有些屋舍都倒塌了,围墙也破败不堪,就像逃亡的人家一样。

苏洵父子怀着悲痛的心情,将程氏安葬在眉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老翁泉旁边。后来,苏洵和苏轼的妻子王弗等人死后也都葬在这里,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苏坟。

苏轼在眉山老家守孝期间,镇守成都的是龙图阁学士王素。苏轼曾去拜访他,并写了《上王龙图书》。在书信中,苏轼提出了蓄兵、赋民等问题,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苏轼对王素说,成都百姓对他抱了很大的希望,如果他能够体察民情,体量民心,治理好成都,使百姓安居乐业,成都百姓一定会对他感恩不尽。

此外,苏轼还经常往来于眉山、青神之间,拜亲访友。青神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这里有清溪深池,山岭上还有佛寺,苏轼经常同岳父家的亲戚、朋友一起去游玩。

这期间,苏轼还遇见了小时候的好友宋君用。宋君用家里原来很有钱,慷慨大方,挥金如土。后来,他的家产很快被他挥霍尽了,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苏轼劝宋君用不要沉沦下去,不妨考虑到京城去谋出路。他写诗勉励宋君用说:“溪鱼受困都知道远游大海,更何况你这样的豪士呢?”

嘉祐四年十一月,苏轼兄弟服丧期满,苏洵又带着他们兄弟及两个儿媳妇一同入京。这次和前一次自然不同,父子三人已是文名大振,前途一片光明,于是决定全家迁往京城。

他们乘船沿岷江、长江而下,出三峡,从江陵登陆北上,于第二年二月到达京城。

一路上,他们饱览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以及沿途秀美的山川、迤逦的风光,还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凭吊了屈原塔、昭君村。

在途经湖北襄阳时,他们还去拜谒了诸葛亮的故居隆中。一路上,父子三人写了很多诗文,到京城后汇集成《南行集》。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强调说,文贵自然,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一定要到了胸中有话,不吐不快,即到了“不能自己”的程度,才能写出好文章。

到了京城之后,他们买了一栋房子,附近有花园,房子周围有高大的老槐树和柳树,十分幽静,特别适合文人雅士居住。一切安顿好之后,父子三人便恭候朝廷的任命了。

不久,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即现在南伊主簿。主簿是帮助知县处理文书,办理具体事务的九品官。按理说,苏轼也算是踏入仕途了,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苏轼上表谢辞了,没有去上任。

欧阳修感觉到很奇怪,问苏轼为什么不去赴任。苏轼说:“我伯父苏涣曾经教导我,做官就像作文一样,得到题目后,要考虑成熟后下笔,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现在蒙皇上大恩,授予我主簿的职位。这个职位官职小,事务杂,难度很大,我觉得无从下手,难以施展,所以推辞了。”这表明,苏轼年轻的时候,做事就很稳重,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做事要选自己能做,并能做好的事做,这样才能早出快出成果。

欧阳修赞叹说:“好,有志气。那我推荐你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如何?”苏东坡十分高兴,赶紧拜谢了欧阳修。

不久,苏轼兄弟又通过了两次考试,一次考京师各部的任务,另一次更重要,即制策考试,需要公开评议朝政。两兄弟在欧阳修推荐下报了名,通过考试,苏轼的制策列入三等。

要知道,从宋初以来,制策能列入三等的只有两人,苏轼即是其一,另一个人是吴育。仁宗看过苏轼兄弟的文章后,回到后宫,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做宰相的人才。”

仁宗这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欧阳修老了,韩琦老了,范仲淹也已经过世,正所谓青黄不接,朝中无人啦!但是,终其一生,苏轼也没有做过宰相,他大部分的从政热情都被激烈的党争消耗殆尽。当然,这都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