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名动天下

熙宁七年,苏轼杭州任满,当时他弟弟在山东省济州,即现在的济南任职,苏轼自请调到该省,以便兄弟之间能够有所照应。不久,朝廷批准他担任密州太守。

苏轼与杭州南北寺庙的僧友告别后,携家北上。友人杨绘直送他到京口,船临出发时,苏轼写了一首《西斋》词,记述他的落寞之情: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由杭州往密州的途中,苏轼曾有一首《沁园春》词写给苏辙,从这首词中,还可看出到密州之前,苏轼有很大的政治抱负,词中的政治胸怀与《西斋》诗中体现的归隐之想,存有很大差别: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雾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密州在山东的西南,相比杭州的富庶繁华,这里荒僻贫瘠,百姓困窘,盗贼丛生。苏轼就任太守这一年,密州旱灾和蝗灾相继为患,民生更加多艰。

苏轼越深入密州境内,就看到越多逃荒的人群。村落里,屋宅简陋破败,百姓骨瘦如柴。泥土龟裂,庄稼干枯黄瘦,一群群乌云一般的蝗虫席卷过的田地。

因为愚蠢的县令只知道祈求神明保佑,不准老百扑杀蝗虫。于是百姓只得在长杆上扎上红布挥舞着,嘴里发出绝望的呼喝,如疯似狂,在田间地头奔跑,驰赶蝗虫。

苏轼看在眼里,心痛如割。他立即命人引导百姓燃起火堆,诱蝗虫扑向熊熊大火,死后掉在地上的虫子越堆越高。到任后,苏轼立即着手全面整治蝗灾,并上书朝廷,请求救济,想尽办法缓解眼前的灾害。

随后,苏轼又盘点了一下仓库,调出几百石粮食,救济那些穷困的百姓。这一来,原来由于生活无着铤而走险的人,就洗手不干了,被诱骗加入盗伙的人,也纷纷回了家,社会秩序安定了许多。

剩下的就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惯匪惯盗了,对于这类人,苏轼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政策。他先后杀了几十个知名的大盗,其他惯匪惯盗便不敢公开抢劫,有的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盗贼之祸平息以后,官兵之害又暴露了出来。原来,到这里剿灭贼寇的官兵,在剿灭盗贼方面百无一用,但在乘机祸害百姓方面却很有一套。

对于官兵的祸害,百姓本来不敢说,但由于他们了解到苏太守是个很不错的清官,所以也有不少人来衙署告状。

那些被控告的官兵,知道苏轼执法严厉,有的畏罪潜逃,有的甚至占据山岭险要之处,成了悍匪。苏轼知道,对这些人只能智取,不能力擒。想到这里,他便心了一计。

在一次问案的时候,苏轼把状纸往桌上一扔,生气地说道:“状子上所说的都是真事吗?朝廷发来的官兵,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你们这不是存心诬告良人吗?!”

告状的百姓一看,太守发火了,忙不迭地辩解说:“不,不,我们说的全是实情,若有一字不真,情愿吃官司。”

苏轼大怒,向衙役们命令道:“把他们都给我轰下堂去!”老百姓一看,不对头啊,看来自古以来,官官相护,他之前的清廉,只是初来乍到,做做样子,于是老百姓满怀怨恨,一个个走了。

有些好心的人找各种理由替苏轼解释说:“苏太守是个文官,手里没兵。擒盗贼,靠的是官兵,要收拾官兵,他靠什么呢?苏太守也有难处啊!”

这话传到那些抢劫民财的官兵耳朵里,他们悬着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于是放松了戒备。苏轼乘其不备,按照百姓们状纸上提供的线索,果然抓获了几个罪大的大盗予以镇压,到这时百姓们才明白,这原来是苏太守的计谋。

灾民尚待安抚,朝中三司使章惇等人又提出,在山东也应施行盐法,苏轼大为愤慨,因为他曾亲身体会到盐法在江南的灾难,每次提审盐犯都让他非常难受。

当时,王安石已经罢官,新得势的吕惠卿又设了一种新法税,密州百姓根本无法负担。为此,他几次三番上书,可惜独力难支,最后还是没能阻止盐务专卖政策在山东实施。

自从在京城遭到诬陷以来,苏轼已经非常收敛,除了写几首略带讽刺的诗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公然议论朝政了。可是,在密州三年,他频频上书,论及盐政、缉盗的种种措施,爱护人民的心意,殷殷可见。

真是祸不单行,密州继蝗灾之后,又发生了旱情。密州城南三十里有一座山,名叫常山,一有旱情,老百姓就到那里去求雨。据说,那里是常求常应,所以才取了“常山”这个名字。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像苏轼这样的人关心百姓疾苦的人,常常是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苏轼抱着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得好年头的念头,也到常山求雨。不过,他求雨不像别人那样只是一味地烧香磕头,同时还认真地调查常山的地形。

在那里,苏轼发现了一个泉眼,从石缝中向外冒水。他命人将石头凿开,结果发现了一口相当大的泉水井。附近的百姓可以用泉水浇灌庄稼,大家非常高兴。

苏轼也欢喜得很。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建一座亭子以示纪念。因为古代把求雨叫“雩”,所以,他将这眼泉水命名为雩泉,将亭子就取名为雩泉亭。

雩泉亭竣工这一天,密州的大小官员都来到这里,老百姓也有不少来看热闹。苏轼看看百姓,转对自己的属下幽默地说道:“依我看啦,雩泉确实值得纪念,你要求什么,它都答应。我们这些当官的,百姓对我们有所求的时候,是不是答应他们了,这确实需要很好地想一想啊!和雩泉比一比,我苏轼感到惭愧,有很多事没给百姓办好。不知众位做得如何,是不是也该好好地想一想?”众官吏听了苏轼的话,都低下了头。

虽然做了太守,可苏轼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因为当时官员薪俸锐减。有时候,苏轼甚至以杞菊充饥。他在《杞菊赋》的序言中写道:

余仕官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有一次,苏轼外出时,竟见到许多儿童被抛置路旁,有的在大声号哭,有的已经奄奄一息,苏轼的心大受震撼。试想,做父母的若非到了实在万不得已的地步,谁肯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呢?

于是,苏轼救下了三四十个即将饿死的孩子,把他们安顿在各个家庭里,不过,苏轼这样做,也只是杯水车薪,他是无力改变现状的。

这是苏轼最沮丧的时期,说也奇怪,诗人在最悲哀的时候却写出了最好的作品。这段时期,他的作品日臻成熟,愤怒与尖酸都过去了,只留下渴望隐逸出世的安祥。

他愈来愈仰慕陶渊明,在他的《西斋》诗中,不但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安祥与恬淡,而且自己完全和自然融为一体了,这与陶渊明的诗相比,可谓不分上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禹禹亦非狂;

寒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也光。

鸣鸠得美阴,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苏轼在密州的第二年七月,北方辽国威胁逼迫宋朝割让了七百多里的土地。辽国和西夏一直是北宋的心腹大患,朝廷每年都要送给他们大量的钱币和丝绸,又称“岁币”,来换取边境的安稳。

但是,送去的岁币,不仅增强了敌国的实力,而且,宋王朝一味示弱,更助长了他们侵扰的野心。一直以来,苏轼对岁币政策就不赞成。

熙宁年间,宋朝与西夏的战事再起,在与辽国的边境上,也不断发生冲突,现在又发生了这样屈辱的割地事件,苏轼认为应当加强军队的训练,有所戒备。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表示:一旦敌人来犯,你一定要与他们周旋到底!

熙宁八年冬,苏轼率领郡中军士前往常山祭祀,并通过狩猎演习军队。这次围猎,收获很大,猎物不计其数。打猎归来,欣喜之余,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以表达他的志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苏轼之前,词仅仅用来描述香艳软媚的儿女之情,内容多属花间柳下,浅斟低唱。因此,人们认为词品不高,其地位始终赶不上诗的地位。

从苏轼起,词开始走向广阔的天地,凡是可以写诗的内容,无一不可以写词,上面的《江城子》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转眼到了熙宁九年,经过苏轼的治理,又遇上了较好的年成,密州百姓的生活有了好转。中秋之夜,百姓合家团聚,庆祝丰收。明月当空,苏轼不禁又想起了弟弟。

苏轼调到密州来,虽然离弟弟近了,但未见过他一面。这是因为,一来刚到这里,百废待举,抽不出时间来;二来太守是一州的主要官员,不宜离开任所;三来,当时苏辙已在齐州任满,回京城去了。

苏轼月下独酌,思亲之情油然而生,国事家事涌上心头,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后人评论说,这首词是“天仙化人之笔”。又有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意思是说,自从苏轼写了这首《水调歌头》,其它的写中秋的词都不值得一读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却可以看出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这首词序中,苏轼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所以说,苏轼的主旨在于抒发被贬外任的孤独情怀。

词中杂用道家思想,俯仰古今变迁,表达了自己遗世独立、孤高旷远的情绪,以及厌恶官场险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