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化学革命的界定
这是一次由物理、化学、数学和哲学等综合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建立原子结构理论的事件。在拉瓦锡之后,化学经过道尔顿达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第二次化学革命其起点是原子可分现象的发现。这次化学革命的表现和主要判据如下:
① J.R.Partington:History of Chemistry.Vol.3.P.363.
① D.Mckie:A.Lavoisier,Scientist,Enomist,Social Reformer,New York,p. 150(1952).
-
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化学结构理论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化学反应问题归根到底是可以归结为化学结构问题。在 1860 年 9 月德国卡尔斯鲁厄城召开的国际化学家大会上,化学结构及有关问题已经成为中心议题。① 这次会议是原子及结构问题开始成为化学主导理论奠基的一个标志。
-
从世纪之交发现电子以后,化学主导理论在化学结构问题上发生了转折性变革,其主要表现为,由于原子是物质始元的认识转变为原子仅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基本层次的认识;由原子绝对不可分的认识转变为原子可分的认识;由以原子论为基础的理论转变为以原子结构的电子论为基础的化学结构理论;由定性描述转变到定量的刻画。这些转折综合在一起构成了化学主导理论的转折,成为化学革命已经发生的判据。
-
从物理学首先开始物理学革命到化学革命,整个化学革命演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转折性建构。在量子力学诞生以后,经过化学家兰米尔、海特勒、伦敦和鲍林等人的工作,化学结构理论进一步完善,量子化学成为现代化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主导理论,极大地改变了化学的整个面貌。
① Milt Clara:The Congress at Karlsruhe,J.Chem.Educ,28.42.(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