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深邃的物质理论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的物质理论,以解释万物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1. 阴阳说。大约出现于公元前 12 世纪的周朝之际,首先见之于《易经》。作者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了阴和阳两个范畴,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2. 五行说。大约同阴阳说同时出现,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较阴阳说更为具体。公元前 5 世纪的春秋末期,五行说已见诸于文字记载。在鲁国太史左丘明所著《国语·郑语》中已经提到, “夫和生实物,同则不继,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中国五行说对于物质构成的解释不仅早于西方约 500 年,而且就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亦为西方所不及。例如无论是古希腊的水、火、气、土“四元说”,还是古印度的地、水、火、风“四元说”,都没有提到中国五行说中的“金”和“木”两种更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但是中国思想家却提出来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所具有的较为先进的冶金业、手工业和农业的水平,以及古代思想家的高超概括能力。

  1. 阴阳五行说。到了战国时代,阴阳说和五行说开始融合为一,形成阴阳五行说,以此进一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它认为阴静而阳动;阴初入静时生“金”,再入静时则生“水”;阳始动时生“木”,再动时则生“火”; 金、木、水、火以不同比例相聚则凝结为“土”,进而构成万物。可以看出, 阴阳五行说较阴阳说或五行说更进一步地体现了关于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对后来中国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端说。公元前 5 世纪的中国哲学家墨子(前 468—前 376)也提供了类似于原子论的思想。他在《墨子》中指出,“非半不■则不动,说在端”, 意思是说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再分了,此时的物质可谓“端”。他又指出,“端,是无间也”,即“端”是无法间断的。可以看出,墨子的“端”说实际上是原子说的雏形。这说明中国古代学者同古希腊哲学家一样, 也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质小单位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稍晚,但在内容上也可同古希腊原子论相媲美。

  3. 物质守恒的思想。公元 1 世纪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27

—约 97)在《论衡》中指出,“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 “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死,唯无始终者乃长生不死”。可见,这里已经是相当深刻地阐发了物质不灭思想。而在成书至少不晚于公元 3 世纪西晋的《列子》中则有更深刻和精彩的论述。它指出“物损于彼者,盈于此;

② 潘吉星:“关于造纸术的起源”,《文物》,1973 年,第 9 期。

成于此者,亏于彼”,“往来相接,间不可省(减少)”。这段明确的物质守恒思想已同 18 世纪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的有关论述十分接近,然而在时间上却要早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