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煤炭贸易

对未来世界能源产销的各种设想(预测)表明,煤将是代替递减中的石油的最有效的能量来源,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重新超过石油而居首位,因此,煤将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

由于资源赋存的差异,煤作为国际能源商品与石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石油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国内消费;而煤主要在工业国家生产,它们实际上消费了其全部或大部产品。故在 70 年代以前,世

界煤炭贸易量很少, 1950 年仅 6400 万吨, 60 年代初仅 1 亿吨左右,贸产比仅为 4%左右(贸产比仅计硬煤,褐煤热值低,基本无国际贸易)。

1973 年~1974 年和 1979 年~1980 年,欧佩克组织两次提高石油价格, 致使各国在石油消费上采取了节约措施,代用能源的开发也正在取得成效; 同时为维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保持油价稳定,该组织各成员国又协同控制石油生产(限产),从而促进了煤炭贸易量的增长, 1975 年~1980 年,煤炭贸易量由 1.9 亿吨上升到 2.5 亿吨。贸产比上升至 10%左右。近年来,国际

煤炭贸易量保持在 4.2 亿吨左右、贸产比己接近 12%。据世界能源会议保存委员会在 80 年代末期的预测,未来 20 年~30 年中,煤炭国际贸易量将增长3~4 倍(计约 10 亿~12 亿吨),并将促进新矿的开发和大规模能源运输系统的建设。

同石油一样,煤炭的进出口贸易亦具有相对集中性。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独联体、加拿大、波兰、中国、哥伦比亚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煤炭出口的主体,合计出口量占世界煤炭出口贸易量的 95%左右。

本世纪前半期,国际煤炭市场完全被欧美国家垄断, 1930 年,英、德、美三国合占世界煤炭出口量的 88%。 1937 年,三国市场份额进一步达到91.3%。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煤炭独占国际煤炭市场的 80%。本世纪后半期, 英国与德国进入煤炭净进口国行列,美国煤炭迫于价格压力,出口量不断减少,比重随之下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大批新兴煤炭出口国崛起,国际煤炭市场的垄断格局已完全解体,来自大洋洲、非洲、拉美、亚洲和东欧的煤炭源源进入市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南非、独联体、波兰、加拿大、中国、哥伦比亚、印尼等,目前,这些国家的出口量已占国际市场的 80%以上。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增长极为迅速,年出口量已达 1.3 亿余吨,取代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美国已由首位退居第二位,近年煤炭出口量 7000

万吨左右,第三位南非出口量 5000 多万吨,加拿大近 3000 万吨,波兰 2000 多万吨。1995 年,我国出口量达 2650 万吨,脐身世界六大出口国行列。

国际煤炭贸易遍及世界各地,但出口分散,进口集中,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是世界煤炭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进口贸易量的 80%左右。如 1993 年,欧盟购买了 1.43 亿吨煤炭,以动力煤为主,主要来自美国

(3000 万吨)、南非(2600 万吨)、澳大利亚(1800 万吨)、哥伦比亚和波兰(各 1000 万吨)等国家。日本是东亚最大煤炭进口国, 1993 年进口煤炭 1.12 亿吨,其中 60%购自澳大利亚(6500 万吨),次为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日本钢铁工业发达,在当前世界市场上动力煤走俏的情况下, 日本仍以进口炼焦煤为主,占总进口量 60%。韩国也是东亚煤炭进口大户, 年进口已逾 3500 万吨,我国台湾和香港年进口量在 2000 万吨左右,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也扩大了煤炭进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煤炭的半数购自澳大利亚,其次为中国大陆、南非、印尼、加拿大和美国,煤种以动力煤为主。

二战前,国际煤炭贸易多在近邻国家间进行,远洋贸易极少,美国五大湖的煤铁穿梭运输可视为大宗水运的先驱。二战后,随着海运技术的提高, 大型船舶的经济优越性日益显露,特别是 70 年代石油危机以后,鉴于石油资源面临的形势,煤的重要地位再次被发现,因而获得新的竞争能力,煤炭远洋贸易迅速发展。1970 年,经由海路运交的煤炭约占国际市场的 61.5%,目前,已经增长到 95%以上。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的 1 亿多吨煤炭全部由远洋海轮运往世界各地。南非出口的几千万吨煤炭也全部经远洋运输销往西欧及亚太地区。美国煤炭亦东越大西洋去西欧,或经巴拿马运河西越太平洋抵日本及其它亚大国家(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