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1.现代产业分布呈现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的趋势工业本质上是一种集聚产业,集聚以取得规模效益。现代产业在第一个层次上的集中,指的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部门生产的集中。战后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矿企业及其设备的大型化成为一种趋势,如国外采矿装载设备、电铲斗容, 由 3.8 立方米~6.1 立方米,增加到 20 立方米~25 立方米,运矿汽车一般为120 吨以上。大型高效多能的选矿设备是国外主要发展方向。若以冶金工业
为例,目前全世界有容积在 4000 立方米以上的高炉 20 多座,最大高炉的有
效容积在 5500 立方米,氧气顶吹转炉容积达 400 吨。在设备大型化的基础上,
企业规模也向大型比发展,如最大的钢铁厂年产 1600 万吨。又如澳大利亚的
昆士兰厂,因采用大型高效自动化的设备而扩大了规模,氧化铝年生产能力达 300 多万吨。其它如年产几千万吨的大油田,年产几千万吨的大煤矿,装
机容量 1 万多兆瓦的水电站和数千兆瓦的火电站、年产几十万辆和几百万辆的汽车厂不断涌现,国外最大的地下铁矿瑞典的基律纳铁矿,年产矿石达2400 万吨。大型企业设备完善,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如据前苏联工业经济资料反映,一个火电站的装机容量由 300 兆瓦提高到 1200 兆瓦,则每瓦设备容量的价值可降低 25%~ 30%。因而工艺设备大型化和企业大型化很自然地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大型化导致企业布点减少,使产业布局在企业和部门这一个层次上形成集中。
第二个层次上的集中指的是产业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形成的集中。工业高度集中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最为突出,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的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固定资本投资的迅速增加。中东廉价原油和其它原料的促进, 欧美日诸国相继完成重化工业化,原有的老工业区都得到改建、扩建,如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加拿大五大湖下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地区、前苏联的欧洲部分、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德国的鲁尔区以及法国的大巴黎、英国的大伦敦地区等,在战后都得到迅速发展,产业集中乃至达到饱和的程度。至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著名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工业地带、德国西南部的上莱茵工业区及东南部巴伐利亚高原以慕尼黑为中心的工业区等,则完全是在战后新形成的产业集中区。其它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东部沿海、韩国的东南沿海和京仁地区、印度德于高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南非的兰德弧形地区以及我国的东部沿海,也都已发展成为产业密集度较高的地区。
就全球这个层次上看,工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带,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农矿产品主要出口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的德、法、英、意四国;东欧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中欧的波兰、捷克等国家;亚太地区的日本、“四小龙”、中国东部,从而构成北美、西欧、东欧、亚太四个世界工业地带。农业生产分布广泛,但作为商品性农业基地仍然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它们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荷兰、丹麦,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泰国等。
二战后,随着海洋运输技术的提高,海运成本的下降,石油、煤炭、铁矿石和其它金属矿物原料的越洋运输越来越普遍。适应形势,船主经营迅速发展,专门设计的巨型矿石专用船队出现。故自 60 年代以来,一些依靠海外原料和海上运输的国家,充分利用廉价的海运条件,竟相在临海地区建厂, 导致现代化工业突出地向沿海集中,沿海港城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多种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综合性城市。日本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向沿海集中的典型,西欧的意大利、法国也都配合区域开发与整治的需要,利用进口原燃料,在地中海和北海沿岸发展临海工业,取得明显效果。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半岛或岛屿的优越条件,引进资金和技术专利,或采取与外资合营等多种形式,推动出口的扩大,同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了临海型经济。今后,随着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在各国各地区的空间分布,同时存在着集
中与分散两种倾向。在一个时期内,集聚曾是企业增强实力、扩大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到后来,高度集中带来城市空间狭窄、地价飞涨、能源紧张、水源短缺、交通拥塞、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集聚所造成的各种有利因素趋于消失。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使可利用的资源种类不断增加,使工业布局有可能向更广阔的地域发展;快速、准确、经济的交通运输和高效能的通信系统的出现,可以替代集聚所提供的一切方便,使得在中小城市配置工厂企业较大城市反而更有利, 因而企业布局在集中的同时。又出现了分散的趋势。在这方面,中小企业自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高度集中的工业中心和特大城市向周围扩展,建设卫星城,发展成为城市群和城市地带,其一般的表现是:都市化区域范围扩大,城乡(原来的郊区)差别缩小乃至消失,城乡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网络。这是战后以来美、日、德、英、法、意及前苏联等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地区扩散效应。
就一个国家而言,其产业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布局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如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前苏联就开始通过制订区域规划、促进国土的合理开发与治理。二战以后,前苏联逐渐形成了西部地带和东部地带不同的开发战略,并以欧洲部分为基地,将生产力布局向东推进, 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电力、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规划建设不同规模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使之形成各种具有全国意义专门化部门为主导的、有机结合的地域经济体。又如,巴西为开发中西部地区, 1960 年迁都巴西利亚,中西部在全国的地位立即提高,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一批新城镇拔地而起,带动电力、建材、机器制造等工业蓬勃发展。事实上,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深度方向取得进展的同时,不断向着广度方向进军。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基地, 使生产力向后进和不发达地区推移扩散,这在战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趋势。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采取重大行动,通过加强规划管理,积极干预协调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使产业向经济落后地区或经济萧条地区扩散,有关内容将在下章论述。
从全球范围看,二战后世界产业分布,已明显地由欧美日等老工业基地向世界其它地区扩散,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密集度较高地区的兴起,北大西洋经济圈扩展成为环大西洋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则正在成为现实、随着印度、南非等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印度洋经济圈的图景亦将展现于世人面前。
2,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启动运行,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世贸组织的建立表明国际经济和贸易组织日趋健全,为加强和改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新的机制和动力,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前,世贸组织的成员己达 119 个,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90%。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并行的一种现象,它使世界经济在
趋于融合的同时,又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是区域经济集团进行区域合作的最一般的表现,它有利于成员国优势互补,促进区内贸易、投资和经济的发展。
战后以来,已出现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 50 年代末,但那次浪潮持续的时间不长,有的集团很快解体,有的名存实亡,唯欧共体不断发展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第二次浪潮始于 80 年代后半期,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节奏再次显著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区域贸易自由化成为全球现象。据世贸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建立的区域经济组织达 109 个。目前,全球区域内部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 50.4%,其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速度。
随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竞争将演变为集团间的竞争,不同区域不同力量间既竞争又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结构呈现一种在三大经济板块鼎足而立的大格局下,大小经济板块既互相分割、又互相融合的趋势。近年来,亚欧、欧盟一北美集团间开展的高层对话,正在进一步勾画跨洲跨洋的集团间经济融合的框架。
值得指出的是,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外投资,通过无所不包的公司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大规模地向世界各地渗透,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有力地带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换,使世界跨国投资、技术转让和商品贸易进一步扩大。
跨国公司带动的贸易是当今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大约 1/3 是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不同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也达到 1/3。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发展也很快,近年来,每年的对外总流量已逾 2200 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1995 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跨国公司全球投资活动急剧增多,已经取代国际贸易, 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中最重要的机制。
3,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从全球范围看,三个世界的划分,就深刻地反映了这种不平衡性。在发达国家内,经济发展和财富分布就很不平衡。二战使英法两国元气大丧,国际地位陡降。美国则独步一时,被推上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1945 年,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力 40%~50%,工业生产及黄金储备分别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53.4%和 74.5%,并且在 1944 年 7 月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但自 50 年代中期开始,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远超过美国,致使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渐次下降为 20%~ 25%,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下降至 20%多一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则早在
1971 年便已崩溃,美元危机不时发生。由于贸易连年逆差,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所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 年的 2.2%上升到目前的 15%以上。二战中战败而使国家陷于分裂的另一个战败国德国在 1990 年 10 月实现了两德统一,德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欧盟的地位,世界经济加速向多元化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财富集中的情况也达到十分悬殊的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说,在拉美,占人口 20%的最富有的人的收入是占人口 20
%的最穷的人的 32 倍。南非的情况比较特殊,贫富差距可说是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指数表上,白人的南非居世界第二十四位,居于西班牙之前,而黑人的南非居于第一百二十三位,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称:“它们不仅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而且是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世界”。
有关资料表明,无论是从科技实力,还是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都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经济。德国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的一项分析报告指出,在过去 20 多年中,世界上富裕的工业发达国
家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自 1970 年至 1993 年问,
世界人口由近 20 亿增加到 55 亿,世界经济增长了 7 倍多。但工业发达国家仍然占据世界财富的 80%,工业国家(包括东欧)1970 年经营着全世界产品的 85%,到 1993 年,这个百分比仍达 83%。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贫穷是发展中国家最尖锐的问题,这些国家仍有 1/3 以上的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到本世纪末,世界最富有的 10 亿人将几乎拥有全球 85%的财富,而最贫穷的 10 亿人所拥有的财富将下到 2%, 前者拥有的财富为后者的 42.5 倍,这表明,世界贫富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非洲代表了世界极度贫穷的那一端, 90 年代,非洲许多国家的情况比 60
年代刚独立时还槽。目前,非洲最贫穷的 5 亿人口的全部财富只略高于比利
时(人口 960 多万)。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悬殊是不平衡的又一表现。就农业而言,就存在一个由原始型农业、传统自给型农业到发达的市场经济型农业的演替序列。
原始型农业是世界最古老的农业类型,以采集、渔猎、游牧为特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采集、渔猎这种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的原始经济已处于残留状态,主要分布于偏僻、边远、交通闭塞的丛林、山区或环境条件较恶劣的地区,如非洲丛林深处的俾格米人地区、卡拉哈迪沙漠的布希曼人地区、东南亚的矮黑人和黄叶人生活的深山区、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地区。游耕游牧经济分布仍较广,分散在亚、非、拉美很多发展中国家,游牧以逐水草而居为特点,分布在热带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北非、西非和西亚地区最为常见。游耕则以“刀耕火种”为基本耕作方式,分布于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地区,无论山地或平原都有,其中非洲尤为盛行。游耕游牧这种生产方式以人口稀少、土地辽阔为前提,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得不强化对自然的索取,致使人地关系出现许多新问题、过度放牧和烧荒已构成对生态平衡的严重威胁。
传统自给型农业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粗放或半集约的小商品性农业和劳动集约型的小商品性农业。粗放或半集约的小商品性农业广泛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其中在南亚和非洲尤为普遍,生产工具主要靠畜力农具,经营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耕作粗放,很少施肥,实行轮体制以恢复地力,西非内陆的花生产区、德于高原的棉花产区可视为典型代表。由于发展出口性经济作物的需要和人口增长等原因,在强化土地利用的情况下,逐渐彼坏了原来的土地轮休规律,导致土地贫瘠、森林植被退化、草原沙化,这种情况在南亚、非洲、拉美都已出现,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劳动集约型的小商品性农业类型,是传统农业中发展水平最高的一种农业类型,它是在自然条件优越,农村人口稠密,实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向来发达,而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迟缓的条件下形成的,它虽然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但商品生产比较发达。这种农业类型在亚非拉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能见到,但分布一般较分散,以印尼的爪哇岛、印度的恒河中下游平原、西亚的两河平原、埃及的尼罗河谷及三角洲地区最为
发达和典型。
发达的市场经济型农业是依靠机械化、良种化、化学化等条件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类型,其特点是完全面向市场,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故商品率极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因而劳动生产率也很高,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类型。发达国家的大型农牧场和家庭农场。发展中国家外资经营及国营、私营的农牧场和种植园,都属于这种类型。
再以工业论,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亚洲“四小龙” 和拉美的巴西等国家己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东盟国家、印度、智利、秘鲁及北非的一些国家则正在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迈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的美、日、德、英、法等国家己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差距达几个世纪。
如果考察以上各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部门的构成,则先进与落后更见泾渭分明。7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如夕阳西下,而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新兴产业则如日中天,第三产业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服务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 而农业在绝对产值不断增长的同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不断下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中,第一产业仅占 2%~3
%;第二产业占 25%~40% ;第三产业一般占 60%左右,亦有超过 70% 的,如美国即占 72%。发展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一、二、三次产业大抵依次为 10%左右、30%~45%、50%~60%。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中,不仅重化工业已超过轻纺食品工业,且新技术工业也已有了相当基础。处于最不发达状态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多在 35
%以上,不少国家高达 50%以上,而制造业比重都很低,除个别国家可占到15%以外,其余多在 10%以下,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食品、纺织、服装、制革、木材等轻工业,而重化工业非常有限,新技术产业几乎为空白。4. 90 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特征二战硝烟已散去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中,意识形态纷争与政治上的两极格局导致世界经贸活动基本上分别在两个互相分割的经济体系中进行。两极格局打破后,经贸关系与发展代替意识形态对峙,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世界经贸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虽然 90 年代初,世界经贸经历了 4 年不景气的艰难岁月,但自
1994 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世贸组织的建设运转,科技进步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贸易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向上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当前世界经贸大体表现如下特点:
第一,世界贸易全面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 1995 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在 1994 年增长 9.5%的基础上,又获得 8%的持续增长,大大超过过去 10 年平均 5.5%的水平,全年商品贸易额达 4.8 万亿美元,服务
贸易额达 1.23 万亿美元,从而使 1995 年跨边界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价
值首次突破 6 万亿美元大关。据有关预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贸易较强增长势头有可能持续到下世纪初,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发展中国家(地区)经贸发展引人注目。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有些国家多年来一直保持着 10%左右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大幅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用。从贸易量来看, 1995 年亚洲出口量增长 9.5%,进口量增长 13%,进口量持续 4 年超过出口量的增长,其中香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台湾和泰国的出口增长了 14.5%,进口增长了 15%;拉美地区出口急剧增长了11.5%,进口因受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只增长了 4.5%;中东和北非由于石油和农矿产品价格回升,与前几年相比,已获得良好转机。如与经合组织国家作比较,则 1995 年北美洲出口量增长 8.5%,进口量增长 7.5%,两者均低于 1994 年;西欧出口量增长 7%,进口量增长 7.5%,也都低于 1994 年水平。可见,贸易增长最多的是经合组织以外的国家,其中特别是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各国的开放度不断增强。战后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先后扩大了自己的开放度,从有选择的开放到全方位的开放,从有形贸易的开放到无形贸易的开放。这一趋势促进了区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资金、产品、技术、人员、服务等的流动,使进入贸易领域的内容愈来愈多。开放度的增强,配合着世界经贸的多边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资源在地区以至全球范围得到了优化配置,促进了许多国家经济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优化。亚洲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崛起,就是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 以发展紧密的对外关系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结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亚洲和拉美地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日趋增强。
第四,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依然突出。在世界贸易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着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二战前,发展中国家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4,战后初期, 这一比重曾增加到 30%左右,但在 50 年代后即直线下降,到 1970 年仅有17.6
%。这一时期内,发展中国家仍主要以农矿原料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交换, 但价格被压得很低很低。自 1974 年起,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开始急剧上升,显然,这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提高了原油价格,随之其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的缘故。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国际资金加速流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也有所改善,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扩大, 1994 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上升至 27%,预计 2000 年将增加到 30%。但是以发展中国家土地之大、人口之众而论,这一份额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加之,在战后以来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比重明显上升,而初级产品的比重明显下降;在制成品中,机械产品比重上升,而钢铁、纺织品及服装等的比重下降;在初级产品中,燃料比重迅速上升,而农矿原料比重迅速下降。这一系列变化,使多数经济势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等贸易有增无已。在 1994 年前的 10 年间,高度依赖出售初级商品来发展经济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由于实际商品价格下降而导致出口收入的巨大损失,在 90 年代初,这些损失高达每年 500 亿美元,成为低收人国家债务大增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指出,世界经贸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将影响世界经贸自身的总体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彻底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