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河运输

利用河流形成的自然优势,以航运作为发展流域经济的先导,这在世界范围内可说是个共同规律。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出现过河运热。目前,发达国家内河运输一般都很发达,世界几条著名的通航

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即分别代表了美国、西欧、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东欧等国家及地区内河航运所达到的水平。

1.美国内河航运的巨大发展美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内河运输在全国运输结构中虽不占最大比重,如 1992 年为 15.35%,仅高于国内航空,但其货运周转量却达到了 6628 亿吨公里,居世界之首。从历史上看,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按运输方式划分的顺序,是以水运为先。美国是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共有 26 个大小水系,可通航河道总长

4.2 万公里,五大湖的湖岸线 4296 公里,远洋船舶经由圣劳伦斯深水航道可驶入五大湖,这些都为美国水上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多世纪之前,横跨美国北部边境的五大湖,通过与南岸各州的许多运河和天然河流联结成的巨大水运网,就曾经在美国国内交通运输上起过很大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水运的便利,美国早年便着手修建了大量的运河,从 1817

年开始修建著名的伊利运河到 1909 年便共开运河 7454 公里。伊利运河把伊利湖东端的布法罗与哈德孙河上的奥尔巴尼城连接起来。于是沿湖城市如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芝加哥等得到迅速发展,而与较老的匹兹堡、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诸城相匹敌。纽约市也因此而高速发展,取代费城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港口。此后,美国各州兴起了修建运河热,通过运河再把伊利湖与俄亥俄河连接起来,这样,从纽约市出发的船舶可直达南部濒临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在美国大规模修建铁路的时代(南北战争结束后)到来之前, 内河与湖泊航运是美国国内进行物资交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尤其是五大湖的水运,对美国早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还通过近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密西西比河航道的治理,发展了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事业。经过治理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基本上实现了航道统一标准化。现在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极大,整个水系水深

2.75 米的航道达 1 万公里以上,可航水路总长 2.5 万公里(水深 1.2 米), 形成了一个以密西西比河为主干,北接五大湖,并经圣劳伦斯航道通大西洋, 南连墨西哥湾,河湖海连成一片的巨大的内河航道系统。80 年代初,在美国全国 4 万多公里通航河道中,有 2.4 万公里河道水深达到了 2.75 米的标准, 并且还在陆续实施浚深航道的新的规划,从而推动内河航运不断向前发展。

航道的沟通,轮船的改进,曾使水上运输成倍增长。后来,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下,水运的增长速度才开始放慢,但是在二战后,特别是70 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的技术(如大马力的载驳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 不断适用于河运,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了竞争能力,使之得以与航空和公路运输—比高低,水运的绝对量仍在增长。

1950 年,美国水运货物周转量为 2383 亿吨公里, 1992 年增加为 6628

亿吨公里,增长 1.78 倍,其中密西西比河货物周转量自 1950 年的 450 亿吨

公里增加到 1992 年的 3781 亿吨公里,增加 7 倍以上,其货运量在 1950 年时

仅为 0.7 亿吨, 1960 年增加到 1.3 亿吨, 1970 年达 2.5 亿吨, 1980

年达 5.6 亿吨, 30 年间翻了 3 番,目前已继续增加到约 6.5 亿吨。五大湖

的运量则至今经久不衰, 1992 年货物周转量达 1226 亿吨公里。2.“黄金水道”莱茵河菜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

流经法国、德国和荷兰,在鹿特丹以西注入北海。干流全长 1320 公里,流域

面积 25.2 万平方公里。左岸支流有摩泽尔河。右岸支流有美因河、鲁尔河等。

莱茵河水量丰沛均匀,上游巴塞尔处平均年流量 1028 秒公方,河口为 2500

秒公方。从莱茵费登起可通航,通航里程 886 公里,对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的航运作用极大。有运河同多瑙河、塞纳河、罗讷河、马恩河、埃姆斯河、威悉河和易北河等相通,货运量居世界大河前列。

为整治开发莱茵河投入巨大的力量,并取得很高效益的国家,以荷德两国为著。19 世纪 60 年代前,荷兰的鹿特丹虽然拥有河海直达河口港的天然优势,但由于三角洲河床经常改道,使其至北海间 30 公里的直线航距迂回绕远达 150 公里以上,1866 年—1872 年,荷兰花了 6 年时间凿穿海岸沙丘,建成从鹿特丹港至荷兰角长 33 公里、深 15 米的新航道,并于 1885 年加深,使莱茵河有了最便捷的且不易淤积的深水出海通道,从而把地处内陆的沿海腹地更牢固地纳入其影响范围,取得了优于其它北海港口的地位。二战后,荷兰又修成阿姆斯特丹—菜茵运河等人工运河,构成了北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南以鹿待丹为中心,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网,包括天然河流1310 公里,人工河道 2070 公里,密度之高世所罕见。目前荷兰占据莱茵河与马斯河运输量的 53%,拥有一支庞大的内河船队(约 6000 艘),每年将

  1. 亿吨左右的货物运至欧洲各地。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300

    多亿吨公里)均居世界前列。

德国是莱茵河主要流经国,德国境内河段长 867 公里,通航里程 719 公里,德国对莱茵河的治理方针是航运为主,因段制宜,兼顾其它,并将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区的开发紧密结合,溶为一体。从 19 世纪末到二战前,德国通过开挖人工航道,把全国所有河流联结起来,形成覆盖全国的内河航道网, 并且将所有海港、主要工业区和消费中心纳入内河航运网之内,实现了干支直达,河海联运。二战中,航道网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座桥梁被炸, 3750 艘船只沉没河底。战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便开始进入内河运输的集约化建设时期。国家的分裂及东西方对峙,导致原联邦德国与前苏联及中东欧各国联系减弱,原联邦德国内河航运建设的重点转向加强以莱茵河为主轴的水运网, 随之,区域经济联系亦由东西方向为主转变为以南北方向为主的格局。

战后以来,原联邦德国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莱茵河干流上游和支流摩泽尔河、美因河、内卡河的梯级渠化工程,扩建基尔运河、沿海运河、中德运河、新建易北支运河、美国—多瑙运河等。目前,德国拥有内河航道 600O 多公里(包括运河),内河货船 3000 多艘,内河货运量 2 亿多吨, 货物周转量 500 多亿吨公里,居世界第四位。莱茵河是最重要的通航河流,

经过整治的干支流航道,可通行 1350 吨的欧洲自航驳,干流科隆以下可通行

7000 吨级的海轮, 5000 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货运总量(德国段)达

2 亿吨左右,成为世界上航运价值及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流之一。

  1. 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为欧洲第一大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源出瓦尔代丘陵,曲折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全长

    3530 公里,

通航里程 3256 公里,主要通航支流有卡马河、奥卡河、维亚特卡河和别拉亚

河等,流域面积 136 万平方公里,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

十月革命前,伏尔加河是一条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通航河流,航运意义虽不能说不大,但货运量很是有限,如据 1913 年的统计,伏尔加河一卡马

河航区的货运量仅为 2347 万吨。

本世纪 30 年代以来,苏联政府对伏尔加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开发与治

理,主要的工程有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运河、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 再加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不属伏尔加水系),同时疏浚河道,建设河港, 形成了一个遍布苏联欧洲部分的内河航运网,并且通过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沟通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通连白海,通过莫斯科运河抵达莫斯科,通过伏尔加—顿河运河通连亚速海和黑海,从而实现了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统一深水航道网的主干,这一航道网总长约6600 公里,干线水深达 3.6 米以上,可通行 5000 吨级的货轮和 2 万~3 万吨

级的船队,干线年货运量可达 2 亿吨以上。采用河海两用型船舶,可实现河海联运,无需中转倒载。由于冬季结冰,航期为 7 个月~9 个月。主要河港有雅罗斯拉夫、下诺夫哥罗德、喀山、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等。

  1. 多瑙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国南部高原的黑林山麓,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

    9 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干流全长 2850

公里,可通航里程 2742 公里。有可通航支流 30 多条,较重要者有左岸的蒂萨河、奥尔特河、普鲁特河,右岸的德拉瓦河、萨瓦河、摩拉瓦河、伊斯克河等,流域面积 81.7 万平方公里。

多瑙河是中欧和东南欧的重要国际航道。由于德国莱茵一美因一多瑙河大航道工程的构筑(1992 年全线开通),沟通了多瑙河与莱茵河两大水系, 形成了从菜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苏利纳,斜贯欧洲,跨越 11 国,连接

16 国,长达 3400 公里的欧洲航运大动脉,加强和扩大了东西欧间的联系和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除此之外,奥地利及其它沿岸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如 1984 年,罗马尼亚建成了全长 64.2 公里的多瑙河一黑

海运河,使多瑙河全河航运总量曾达 8000 多万吨,近年来,由于沿岸的东南欧各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滑坡,以及波黑战争等原因,运输业实际业务量大大下降。

  1. 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在我国中部横贯东西,全长 6300 公

里,流经 10 个省级行政区,跨三大经济地带,成为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区交通运输大动脉。长江支流派系繁多,从南北汇入,构成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内河水运系统,航道里程达 7 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 70%。建国以来,长江航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长江航道部门每年对干流航道进行整治与维护,以保枯水季节航运畅通。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目前有关方面正本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为逐步实现干支流梯级渠化,建成统一标准的内河航道网创造条件。80 年代中期起,第一部长江水系航运发展规划逐步付诸实施,规划实现后,将使千吨级船舶由上海直驶宜宾,全线港口吞吐量将达到 7 亿多吨,各类船舶客位,载重吨都将有较大的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江水系的客货运输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1952

年货运量仅为 3600 万吨, 1985 年货运量达到 2.69 亿吨,货物周转量 761

亿吨公里, 1990 年货运量达 4.71 亿吨,货物周转量达 1073.8 亿吨公里。

同年完成旅客运输 2.26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 109 亿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