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足球风格探索

中国的现代足球风格来源于中国足球运动的实际。

观看世界杯赛和国内比赛,感觉和印象截然不同。主要是比赛场上的气氛不同;攻防的节奏不同;比赛中球员显示的气质不同。当然,战术技术也有不同点。主要的感觉和印象是中国足球风格与现代足球风格大有径庭。这就是中国足球运动的实际。

中国足球风格以“小快灵”为代表。报刊对“小快灵”的宣传报道不少, 多有赞誉,影响甚大。它在国内各队都有表现,在国家队的典型表现,则是1985 年使人难忘的那场“5·19”使中国队一败涂地的足球。

不能简单地说,“小快灵”不是艺术足球的雏形,因为,“小快灵”的负作用大于正作用。它和现代足球风格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小”字上。所谓大中小是指传球范围。如果指传球的距离,则是长传、中传和短传。

众所周知,两点之间曲线肯定比直线长。当然,进攻几乎不可能是直线的。但是,小范围内短传过多,必然影响速度。在比赛中,传球距离完全要看实战需要,绝无事先提倡“小”和“短传”的道理。相反,应当凭水平的可能,尽量中传、长传。然而,“小”的观念巩固了,造成球员胆子小,兵马未临城下,予先退避三舍。“小”造成视野小,看不远,也不去看。因为要“小”,经常见到毫无意义的倒脚、横传、回传,有时四五个人,甚至七八个人在小范围内扎堆子。因为谁都知道,球不会很快从这堆子里出来。

“小”和“快”是矛盾的,但和“灵”是统一的。“灵”一般在小范围内或个人动作中体现。

中国各队的“灵”属于初级水平。世界上巴西队算最“灵”的,但却连续两届大赛未进入前四名。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他过多着眼于短传渗透和“灵”。大赛之后,基辛格说:“巴西队弱点在所难免,队员有时为他们的高招奇技得意忘形,竟忘了比赛的目的是要得分。”可见,“灵”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服从一定的目的。而为灵而灵,有害无益。

总之,“小”是真的,“灵”是相对的,而又“小”又“灵”的快,实在难以实现。

形成中国现代足球的风格,要下决心,横扫中国足球软弱、盲目、刻板的球风。立壮志,形成中国独特的现代足球风格——“猛准变”,即“凶猛、准确、多变”的风格。

快是现代足球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足球的发展方向。而“猛”是快的前提,没有凶猛的风格,谈不上快;“准”是快的目的,没有准确的风格,快是盲目的,是假快真慢;“变”是快的手段,没有多变的风格,快就无法实现。

足球首先是一项激烈的凶猛的运动,它对于观众有更强烈的刺激作用。这是它不同于其它运动的首要特点。它不同于排球,比赛双方身体互不接触; 也不象篮球,“接触”过多要犯规,被罚球,丢分。足球运动允许合理冲撞。因而,它能更鲜明地体现出:两强相争,勇者胜。所以说,凶猛是现代足球的基本风格。谁要是设想,现代足球会向更温柔、更灵活、更艺术化的方向发展,那谁就太天真了,它绝对不会发展成艺术球操。它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更激烈、更凶猛、对抗性更强。当然,这种对抗性不可能无限地发展。但是, 就目前世界足球运动的状况看,对抗性的发展方兴未艾。它仍然是观众的主要心理要求。

很清楚,艺术的对抗性的发展,和对抗性发展中表现的艺术性是统一的。观众需要对抗中表现的艺术性,而为艺术的艺术足球肯定要被历史淘汰。

国内一些把“凶猛”和“文明”摆在一起比较,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和作法,无疑是无知的,愚蠢的和有害的。应当还给足球运动员勇敢者的美誉, 还给观众如醉如痴的狂热的感情。

有没有野蛮球员?有没有闹事观众?有的。否则,何来一份“足球世界” 杂志?但是,“凶猛”不同于“野蛮”;“狂热”不同于“闹事”。如果说快速是现代足球的主要标志,那么,高级技术的凶猛始终是现代足球的先导。而举城举国的狂热则是现代足球的必然产物。

可以预见凶猛剽悍的中国现代足球风格,也可以预见亿万群众的中国现代足球的狂热。

准确是技术问题,但首先是一种风格。

中国足球运动中的“不准”是普遍现象:高射炮司空见惯;大漏勺时有发生,为对手传球也不算什么新闻。

“5.19”那场球,特别是下半场,香港队收缩防守,中国队远射无力, 毫无办法。实在不该输的球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全国都震惊了。

远射技术并不神秘,也不算高难,相信任何一个球员都能讲出远射的基本要领。培养一个距门 30 米的准确的远射手,用一两年时间足够了。可是, 中国足球的远射能力却始终如故。在中国足球风格中,准确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三十米开外就射门?哪儿有那么准。这是中国队心理的正常情况。中国队的“不准”已经有了规律性。别人都摸透了。

中国足球队在第十届亚运会的表现已不出所料,和丛学梯、张勇军的三分球一样,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准确的风格,何等重要。毫无疑问,中国队一旦形成准确的风格,攻防水平必将实现飞跃。准确是足球的生命。必须形成准确、再准确一点的足球风格,必须培养一个又一个的神射手。对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多变不是指足球变化的频数和频率,而是指变化的质量。即变比得出人意料之外。

古人说,“出奇制胜”。如何“出奇”?就是要有新的创造,而创新本身就是领先。中国足球不能步入后尘,机械模仿,吃别人的剩食没有味。

长传冲吊打多了,大家都有戒备就不奇了。习惯打沉底传中是一种惰性的表现。防守反击贵在防守和反击的转化速度快。在对方以为球还在前场调整时,球已经飞到对方门前了,这就叫“出奇”。看了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大赛,有人认为,以后足球将进入防守反击的时代。实际上这届大赛更注重防守,这是从第十二届大赛的防守反击来的。目前一般的防守反击战术已经过时,而反防守反击战术已经产生。在别人训练反防守反击时,你刚训练防守反击,这就叫吃别人的剩食。

女排领先于世,重要一点在于她具备了多变的风格。繁多的使外国人称之为令人“眼花缭乱”、“魔术般的”战术,都出自中国女排。而男女乒乓球队在亚运会的双双失利,则是反例。在广阔的足球舞台上,战术技术的发展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中国足球需要吸收世界上最新的东西,更要放下包袱, 开动机器,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否则,永远步人后尘。

多变是一种风格,并不是具体的某一种战术技术。有人认为:“中国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战术风格。不能今天这么打,明天那么打。”这是误解。

战术风格是在战术实施中体现出来的。但战术并不就是风格。背飞是一种战术,但不能说中国女排具有背飞风格。战术风格确实不能、也不易变来变去。但战术则要求有更多更新的变化。因为:比赛对手是变化的;临场攻守势态千差万别;临场完成有效动作的条件瞬息即变。所以,临场采用那一种战术,完全要依据场上情况临时、临分、临秒作出判断和处理。关于战术的争论,主要看实效,来不得半点主观武断。至于,一些球员不听话,大多数是刻板的球风造成的。

多变风格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它能充分发挥球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刻板尤能窒息人才。前联邦德国人称自己踢的是“自由足球”。巴西的球星产生于“街上足球队”。中国的教练却问:“都是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 为何实战效果却截然不同?”

刻板的战术风格来源于思想的保守和教条。为打战术而打,说打长传冲吊,就不管场上什么情况,先打它半场,再听教练怎么说,像一阵风似的。甲教练来了,强调个人突破;乙教练来了,大讲配合。于是,球员今天这么打,明天那么打,如此等等,刻板遗患,不可胜数。

七十年代中国、朝鲜、韩国、伊拉克、伊朗等队同处亚洲一流水平。十年后,中国下降到亚洲二流水平。原因很多,关键还是经验太少,教训不足, 对于中国足球这个事物,没有一个飞跃性的认识。

袁伟民同志指出,中国足球需要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能抓准中国足球运动中主要的、带动各个环节的东西。事实说明,只有口号和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明确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明确中国足球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