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战术及其发展

篮球运动开展初期,人们的目光是集中在进攻上面的,一切努力都围绕着“进球”这个问题,而如何让对手少进球则受到忽视。所以防守技战术的水平较低。当时防守战术很简单,主要采用盯人的形式,每个人紧紧盯住自己防守的对象,而对方位置的变换和防守换位以及篮板球都不注意,当同伴防守有困难时,也不注意互相帮助,各自为政,也谈不上互相之间的配合。这样的防守非常消耗体力,人们逐渐感到对无球队员,特别是在离球篮较远时,不用步步紧跟,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1900 年前后,逐渐出现了“五人一线落位防守”,丢球以后,五人便立即退到中场附近站成一线,进攻队越过中线后,依次找人防守对方。为了防止对方偷袭或反击需要留一至两名防守队员拖后,这就出现了“五人两线落位防守”的形式。1910 年,在“五人两线半场盯人防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固定区域的防守。

固定区域的防守特点是每个防守区域比较明确,对手进入到自己的区域,就全力以赴的防,完全是以人为主。特别是半场的固定区域防守,要求五人密集篮下对付对方进攻,在当时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不太高的情况下, 还是十分有效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教练约翰·劳利斯在固定区域的防守基础上发展,首创了区域联防。他要求队员退到罚球线以内,每人负责一定区域,但不是像固定区域防守的那样,在自己区域内盯人不放,而是根据场上情况,特别是进攻队员的位置,跑动路线,攻击的可能范围有目的的在自己区域内上、下,左、右移动。只有对持球队员才全力以赴的进行防守。

1914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丁顿·马绍尔学院布里斯托尔队教练卡姆·享德森提出了“以球为主”的新概念,他要求队员在区域防守时注意力从人转向球,把初期“以人为主”,“以球为辅”改变为“以球为主”,“以人为辅”。把各人防守各自的区域连成一个防守的整体,全队五人的移动是互相呼应,是整体的协调配合。

1920 年—1930 年期间,是区域联防的全盛时期,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球队都使用这种防守战术。但是由于区域联防的出现及拖延时间的控制球战术使当时的攻守速度都显得比较缓慢,所以 1927 年后,早期的全场盯人防守战术又复苏了,所以出现了人盯人、人与区域联防两个防守体系。

1932 年国际篮联成立后,出现了第一部国际上统一的规则。国际间的交

往大大增加了,特别是 1936 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将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更加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促进了攻守技战术的发展。1932 年增订了 10 秒钟规则和 3 秒钟规则的限制使控制球战术及高大队员死攻篮下的局面得到了控制。1937 年取消每次中篮后均在中圈跳球开始比赛的规则,使攻防的速度加快了,全场的争夺更激烈了。这一段时间里,

美国布里托斯队教练卡·享德森创造出一种把区域防守和人盯人防守结合起来运用的战术,这种战术当时称之为“血液循环式”,而区域联防与人盯人这两个防守体系也日趋完善,形成了完整的整体配合的防守战术。但当时的防守仍然缺乏主动性,整个防守都是跟着进攻转,这一阶段的防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消极等待对方犯错误,而不是逼使对方犯错”。

1940 年—1950 年,尤其是跳投技术的产生和完善,更加促进防守战术的发展,人盯人战术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美国出现了“紧逼人盯人”的概念, “紧逼人盯人”要求队员在全场范围内牢牢盯住自己对手,最大限度控制对方活动,积极干扰和破坏对方的配合。这样的防守对运动员的配合意识,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促使运动员的防守技术向着攻击性的方向发展。1956 年第 16 届奥运会美国队成功的运用了全场紧逼人盯人战术,决赛中以 89∶55 的优势战胜了前苏联队。使紧逼人盯人战术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紧逼人盯人战术使整个防守体系有一个大的突破,从过去被动的防守发展到积极的具有攻击性的防守。1960 年前后,具有攻击性的紧逼人盯人防守在当时的防守战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1970 年左右全场的区域紧逼防守得到了发展,这是一种结合联防和盯人的优点,并将二者紧密地结合的一种防守配合,在紧逼盯人的基础上更合理地分配人力,使配合更具有整体性,对防守队员的意识,素质及防守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0 年以后,进攻与防守已进入全场的争夺,进攻中快攻与阵地战之间已没有界限,由攻转守,由守转攻的转换也衔接越来越紧密。防守战术配合也是百花齐放,在人盯人与区域防守这两大体系下,衍生出许多防守配合形式。但总的看来,防守战术的演变和发展是趋于防守的范围越来越大,攻击性更强、防守配合的形式更灵活和不固定,防守战术配合对运动员的配合意识、素质及防守技术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