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战术发展概况

五十年代欧洲各队打法基本相似,多采用上手发球、上手传球,不用垫球,一律扣高球,拦网威胁不大;进攻多采用“中一二”和“边一二”阵形以及“两次攻”战术,主要靠个人进攻战术的变化取胜,防守则多运用双人拦网“心跟进”形式。自从 1950 年我国进入世界排坛以后,国际上开始形成

不同的风格打法,亚洲 9 人制排球演变过来的一套快攻战术打法进入世界比赛,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通过互相交流,在五十年代后期,欧洲各队也开始采用快攻打法。

六十年代初,日本著名教练大松博文在深入研究了排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之后,创造了前臂垫球技术、滚动摔救防守技术和勾手飘球技术,带领日本女排在六十年代三次获得世界冠军,三次世界亚军。1965 年我国独创“平拉开快球”和“盖帽”拦网技术,这些都丰富了个人战术的内容。世界上逐渐形成了苏联的力量派、捷克斯洛伐克的技巧派和亚洲的快攻战术派等三种基本类型的打法。

七十年代初,日本男排在学习我国“平拉开快球”的基础上,发展了“短

平快”,并首创了“时间差”、“位置差”等自我掩护的进攻打法,由于这是 1969 年在民主德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日本运动员莫利塔第一次使用的打法,因此又叫“莫利塔扣球法”。

八十年代前后,我国首创的“空间差”自我掩护进攻打法开始影响世界排坛,目前常用的“空间差”扣球有: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由于 1984 年国际竞赛规则规定“禁止拦发球”后,发球攻击性增强,一传到位率降低, 为了避免进攻点过于集中在 4 号位,开始出现后排进攻和跳发球。九十年代, 跳发球和后排进攻个人战术已被优秀运动员普遍掌握,在比赛中广泛运用, 成为重要的进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