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始祖——婺剧

婺剧又名金华戏,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为浙江金华古称“婺州”,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将其命名为婺剧。

婺剧几乎囊括了我国传统戏曲的全部声腔,包括高腔、昆腔、徽戏、乱弹、滩簧、时调,这些声腔各自拥有一批擅长的剧目,兼容为一个剧种。

婺剧里徽戏仍以质朴原始的形式流唱于乡村草台,成为保留徽戏剧目、资料最多的剧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感慨:“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

金华地区产生的新剧种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戏曲兴盛之地,婺剧主要流行在浙江金华和衢州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明清时期的府治所在地。

唐宋以来,金华和衢州一带的农村,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这个地区人多地少,人们不得不外出谋生,而出外演戏也是他们的出路之一。

当时金华东阳的玉山区就是一个非常穷的地方,由于穷,这里就成了金华最早的戏窝。一些婺剧的早期著名演员,如老生胡方琴、老外胡梦兰、小生郑福金、大花张土荣、花旦潘池海、小花张锣水等人,就出生在这里。

另一方面,金华和衢州地区本身也是两个文化发达、景色优美的地方。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李渔是兰溪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任遂昌县官5年,并写下了轰动中外剧坛的剧作《牡丹亭》。这些都为金华、衢州地区诞生戏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世纪20年代的金华、兰溪是当时的一个经济中心,繁荣的城市经济刺激了婺剧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乡绅和商人,或出于爱好,或出于娱乐的目的,独自组织或与他人合办戏班。甚至还有一人办了两个戏班的。

在这些班主中,有的班主本人还精通戏曲和音律,自己传抄剧本和乐谱,为婺剧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外地前来谋生的戏班的渗透,为金华和衢州地区的民间戏曲艺术输入了新的血液,当地演员通过观摩学习各剧种的语言、音乐风格等特点,逐渐创造了婺剧这个新的剧种。

婺剧是典型的多声腔剧种,它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6大剧种的总称。婺剧的实际涵义是,它唱腔中的高腔应称作为“婺剧高腔”,以区别其他戏剧中高腔;昆腔也要称作“婺剧昆腔”,以区别苏昆和北昆。其余几个剧种的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继续将婺剧的几大声腔再细致地分类,婺剧高腔可分为东阳侯阳高腔、金华西吴高腔、衢州西安高腔和松阳高腔;婺剧昆腔也可分为金华昆腔、兰溪昆腔、衢州昆腔和东阳昆腔;婺剧乱弹可分为浦江乱弹、东阳乱弹、金华乱弹和处州乱弹等;婺剧徽戏是单一的剧种。

各徽班的剧目、音乐、表演等基本一样;婺剧滩簧可分为金华滩簧、兰溪滩簧、衢州滩簧、浦江滩簧和东阳滩簧;婺剧时调也是单一的剧种,各班社演唱的时调,大都如出一辙。

婺剧是花部和雅部交融流变的结果。它以乱弹为主腔,属于乱弹腔体系。婺剧的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代形成或传入的南戏诸腔中的义乌腔、弋阳腔、余姚腔,在清代发生较大的变化,至清中叶统一被称为高腔。

清代,昆曲在民间职业昆班的基础上形成了金华昆剧。高腔与昆曲的结合,两合班的出现,标志着婺剧的胚胎开始孕育。

第二阶段是乱弹、徽戏、滩簧等在清代传入,并且高腔、昆曲与乱弹、徽戏、滩簧、时调之间,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结合,出现了被称为“三合班”和“二合半班”的戏曲班社,最终形成并诞生了最后形式的多声腔戏曲剧种婺剧。

在婺剧的第二阶段中,三合班就是习惯规定必须能演唱高、昆、乱各18本的戏班。因其流动中心和兼唱高腔的不同,又分为三种,一是衢州三合班,唱西安高腔,班社多以“文锦”取名,如班主姓何,即称何文锦班;二是金华三合班,唱西吴高腔,班社多以“品玉”二字命名,取其三腔合一,声如金玉之意;三是东阳三合班,唱侯阳高腔,多以“紫云”二字作班名。

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于是就有了二合半班的形成,二合半班是从三合班演变而来的。由于高腔难学,且逐渐不受观众欢迎,有的就摈弃高腔,成为昆乱班。

至20世纪30年代,二合半班又以徽戏盛行而吸收了徽戏,并以演唱高腔、昆腔和徽腔为主,仍自称为三合班,但观众认为徽戏不及高腔古老,且18本才能弥一合,而这类班社的徽戏当时尚不足18本,因此被贬称为二合半。

后来,为了统一婺剧的名称,约定俗成,人们对兼演昆、乱、徽的班社,也均称为“二合半班”。在这个时期中,有的徽班也兼唱乱弹,于是便有了乱弹班。乱弹班中因为很多演员都是浦江县人,所以又被称为“浦江班”,主要以演乱弹为主,兼演徽戏。

后来,有的徽班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人称“徽班”,又称“金华班”,以演徽戏为主,兼演滩簧、时调小戏和乱弹戏,这类班社为数最多。

1862年至1908年,金华婺剧班社达40多个。1935年后,婺剧开始有女演员,金华等地还先后办了民生、文化、民乐、小文化等女子科徽班。各三合班、乱弹班也都通过随团收徒等方式,培养了不少出色的女演员。

早期婺剧班社主要在四乡集市、庙会演出,20世纪30年代初才开始进城,他们以金华城隍庙、西华寺等为演出场地,后逐渐开始在长乐、北山、金城、群众等戏院演出。

在此时,这些业余的班社成员,主要由村镇的农民组成,被称为“太子班”。他们在组织初期多以坐唱自娱的方式为主,但是每到迎神赛会的日子时,他们便敲锣打鼓的沿街挨村游动演唱。再后来,开始发展为化妆上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以留省文工团婺剧组人员与大荣和班合并建立了浙江婺剧实验团,并在金华的其他地方先后成立了一批共和班。各剧团联合招收了200多名学员,培养了一批人才。以婺剧训练班为基础的婺剧实验团正式更名为“浙江婺剧团”,把原定设在杭州洪春桥的团址改设在金华。

浙江婺剧团的成立标志着婺剧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剧团工作者从寻访演员、挖掘剧目、创新剧本、培养新秀开始,对婺剧进行了发掘,把婺剧推上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并使其登上了我国戏剧的辉煌巅峰。

婺剧是建国后才使用的新名称,在这之前,浙江的这类戏剧被称为“某某班”,也被统称为“金华戏”或者“金华乱弹班”。

华东戏曲改革工作干部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会人员认为,金华原有婺州之称,而金华戏又发源于江西婺源,清代时期才流入金华,所以,应仿效华东实验越剧团的命名,将金华戏和乱弹班等剧种合称为婺剧。

浙江省婺剧团成立后,为使婺剧后继有人,婺剧团招收了郑兰香和吴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员。此后,又在杭州创办了浙江戏曲学校婺剧班,该班在全省招收演员和乐队45人,这是新中国第一代婺剧中专生,毕业分配到了浙江全省的各个婺剧团。

老演员们还整理和加工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黄金印》、《送米记》、《孙膑与庞涓》、《米栏敲窗》、《父子会》、《马前泼水》等剧目参加调演。

婺剧进京演出了《双阳公主》、《三请梨花》、《米栏敲窗》、《牡丹对课》、《僧尼会》、《断桥》等剧目,受到了文艺专家的高度评价。

改革开放后,农村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浙江农村业余婺剧团也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蓬蓬勃勃的新景象。永康县舟山乡婺剧团演出的由浙江戏剧作家顾锡东编制的《姐妹缘》拍摄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

义乌义亭区婺剧团赴首都演出了历史名剧《海瑞罢官》,受到了好评。一个农村剧团走上北京的戏剧舞台,不仅推动了婺剧的发展,也为浙江省戏剧事业赢得了荣誉。

新一代的婺剧人创造着新辉煌。浙江省婺剧团创作了《白蛇前传》、《贺家桥边》、《梦断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仑女》等剧作,在金华城乡演出,使婺剧成为了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旁注]

小农经济 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南戏 是我国的百戏之祖。12世纪至14世纪200年间在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其音乐南曲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和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衢州 古代被称为“姑蔑国”。其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省南平市,西连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北邻安徽省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衢江之畔,素有“四省通衢”之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重镇。

迎神赛会 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出于元多杜仁杰《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涡。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孙膑 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齐国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就是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孙膑设计大败魏军。著有《孙膑兵法》,也称《齐孙子》。

[阅读链接]

婺剧《双阳公主》主要讲述的是西域单单国双阳公主与乌斯国女将海云飞在如何对待要求修好的宋将狄青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从而引发的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主演陈美兰扮相俊美,表演大气。

宋大将狄青曾斩上城铁力莽,其女海飞云与青唐国狼天印赚狄等取日月骕骦马及珍珠烈火旗。单单国双阳公主也与狄青设定计策,假装捆绑狄青来换他的马,命令张忠等乘势伏兵反击。结果飞云等大败。

张忠等劝狄青乘机回朝,狄青不忍心,正犹豫时双阳赶来,狄青于是告诉她实情,并倾诉别情。双阳不肯放行,狄青不得已戴金面具,吓退双阳。张忠、李义又苦劝双阳,双阳含悲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