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奇葩——越剧

越剧属于我国五大戏曲之一,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齐名,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因这里曾是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

清代末年,嵊县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内有戏台,多才多艺的农民能歌善唱,成为越剧艺术的最早创造者。

该剧种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演出《双金花》而越剧诞生

19世纪后半叶,在浙江嵊县一带能歌善唱、有才华的民歌手很多。大约在1851年前后,甘霖马塘村农民金其炳就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和即兴歌唱之能,他的即兴之作唱得形象有趣,使听者捧腹大笑。

金其炳以自己的才华,不断歌唱,形成了特有的集宣卷、佛曲、牧歌、小调和四工合调精华于一体的新唱调。

它的特点是淳朴流畅,唱词可多可少,没有死板的格式,又好学好记,深受农民喜爱。在当时,有许多青年拜他为师学唱。

后来,金其炳与徒弟金和林、张国森、相来鑫和金水清等人,根据流传在嵊县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改编成有一两个人物和故事情节很简单剧目,如《十件头》和《金姑娘》等小戏,并上门演唱。

这些小戏有情节故事,很能吸引人,由此产生了“落地唱书”这种新的形式。这种送上门的曲艺,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是越剧产生的主要源头。

约在1862年,落地唱书开始向邻县扩展。到1875年,已流传到了浙江省内的余杭、安吉、临安等地。那时唱书最好的是金芝堂和相来鑫。

1879年春节,金芝堂等唱书演员进余杭县方井街岳阳楼茶馆唱书,坐在小舞台桌子旁唱书。主唱者时坐时立,时而走动围着小桌子演唱。伴唱者则在桌旁,击鼓打板,接腔帮唱。落地唱书由此而进入“走台书”阶段。

走台书是根据演唱的形式定名的。金芝堂和相来鑫在唱走台书之后,正式把金和林和相来鑫改名为“金芝堂”和“相金堂”,并把名字绣在桌围上,挂在走台桌上。从此,金芝堂和相金堂便名扬杭、嘉、湖地区。

金芝堂等原来唱书用的是四工合调,它的拖腔冗长死板,欲快不能,想慢也不可。而长篇戏目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多变,曲调很不适应戏目情节张弛的变化,这就形成了内容与曲调的矛盾。

1889年,金芝堂等在余杭城郊葫芦桥河埠唱书,巧遇湖州三跳演员。他们唱的是劝世调,曲调柔和,帮腔灵活,可长可短,可按演唱者所需,随意运用。而手中击打的三跳板边唱边击,击出各种不同节奏,辅以演唱。

金芝堂听后非常高兴,学习了劝世调的精粹,又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创造了新曲。新曲以帮腔衬字为名,命名为“呤嗄调”,又名“湖调”。

呤嗄调的诞生,不仅使唱走台书的艺技和效果大大提高,更为以后越剧的诞生在音乐唱腔上奠定了基础。走台书的曲调、语言和表演的发展,为以后越剧从曲艺演变成戏曲创造了必需的艺术条件。

1906年春,说唱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和庙台演出的戏曲形式,称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由于演员全是以务农为主的男性演员,故俗称“男班”。

这年3月,春耕即将开始,嵊县的唱书演员陆续返回家乡。他们一回家,乡亲们纷纷聚集在这些唱书演员的门前屋里,听演员讲在外面唱书的趣闻。

甘霖镇东王村的唱书演员李世泉和李茂正兄弟家更是门庭若市。有一次他们谈起在外唱书的事,感到唱书的形式不更新,人多市场少,唱书不好唱。为此,李世泉和李茂正兄弟想到了向余姚鹦歌班学习,并提出一人一角色,扮起来到台上演出,这一想法受到了邻村唱书演员的附和。

这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李世泉、李茂正和高炳火等人经过精心准备,首次在用4只稻桶和门板组成的舞台上成功演出了大戏《双金花》。

《双金花》讲述书生王文龙京试中魁后,出使番邦,与家乡隔断音讯。他的妻子蔡金莲和小叔王文虎逃荒外出,卖唱为生。

富家女谈金花、谈银花姐妹通过听曲,对王文虎的身世产生同情,约他夜到花园,送银子给他。但事情被歹徒马超窃听,他在当夜先于王文虎到花园,杀死丫环,劫走银子。

而后来的文虎,则被当做杀人犯送官。金莲去武昌衙门告状,为小叔鸣冤。坐堂者正是已封藩王的王文龙,于是夫妻相会,文虎雪冤。后文虎金榜题名,娶金花姐妹为妻。

这是一次有准备、有本子、有角色的正式演出,标志着越剧正式诞生,东王村也名正言顺地成了越剧的诞生之地。

但是,当时这个新的剧种并没有被正式叫越剧,大家对戏班的喊法有好几种,一种称它为“小歌班”,另一种以它“的笃的笃”的打击乐声而称之为“的笃班”。

东王村的演出,无红袍绿袄,无舞蹈身段,又无丝弦伴奏。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脸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

嵊县原有的古老的绍兴大班,在台上穿花红柳绿的蟒袍裙袄、耍刀舞枪、大锣大鼓相配,唱腔高亢激越,演的多为社稷和宫闱大戏。

东王村演的多以家庭伦理和儿女情爱故事为主,唱的是“呤哦呤呤哦”近似民歌小调的呤哦调,与唱书曲调无异。与绍兴大班相比,显得文静幽雅,所以冠以“小歌文书班”。

小歌指曲调本身而言,与绍兴大班演的内容和厮杀场面相比,不仅小,也觉文,为此取名“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

[旁注]

宣卷 是20世纪初广泛流行起来的民间说唱形式,全称为“宣讲宝卷”。原是一种宣讲经典的宗教活动,始于明代,流行于华北地区河北一带的宗教如白莲教、红阳教及其支派中间,用以宣传教义;其他宗教和佛教徒也曾用来作为号召群众的工具,当时称为“科仪”。

草台 是草台班,指民间剧社,也泛指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集镇的戏曲班社,得名于“草台戏”。草台戏源于民间的酬神活动。每逢诸神诞辰,如东岳、火神、城隍等,各地照例要在神庙作会演戏,如当地没有庙宇,则于野外空旷处搭设草台演唱,供百姓“藉神诞以行乐”。

金榜题名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绍兴大班 又名“绍班”、“绍兴乱弹”、“绍兴武戏”。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和上海一带,因其形成于绍兴,并以绍兴地区各县为流行中心,1953年定名为“绍剧”。绍剧作为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发端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

[阅读链接]

1953年底拍摄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当时风靡一时。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此片多次用来招待各国政要和记者,被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际舆论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怀疑由此冰释。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扩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捧红了一个剧种。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亦源自越剧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