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戏之最——绍剧

绍剧又叫“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是以乱弹唱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兴起于浙江绍兴一带,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等地。

绍兴人称绍剧的戏班为“乱弹班”,所演的戏称为“乱弹戏”;绍剧之所以被称为绍兴大班,是因为绍剧的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齐全,所演出的戏曲都是帝王将相的征战杀伐大戏。

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绍剧曾称为“越剧”、“越剧大班”等名,1950年正式定名为“绍剧”。

绍兴乱弹形成与早期发展

绍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在这块古老神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文风鼎盛,名人辈出。绍剧这朵绚丽多姿的戏曲奇葩就诞生在这里。

1522年,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已开始在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流行。而且,四大声腔之一的秦腔也自北方流传到这里,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

调腔的曲调二凡和秦腔非常相近,这两调的糅合,对绍剧在剧目和音乐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

1573年至1620年,调腔在绍兴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当时演出班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坐唱班,称为“堂茗”;一种是道士清唱班。这两种班社的演出都是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且用大锣、大鼓、铙钹等器具伴奏。

明末清初,绍兴平水镇是一个著名的茶叶集市,每年有大宗的茶叶汇聚、外销,是浙江的茶叶经销中心。采茶歌是茶市活动中的种种娱乐活动的泛称。彭孙遹的采茶歌中提及弋阳舞与太平歌,其实就是弋阳腔和太平腔。

1736年至1795年间,绍兴人鲁忠赓所作的《鉴湖竹枝词》中,有关绍兴地方戏剧的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奏罢霓裳却凤笙,首春逐疫半严城。

踏歌角抵余风在,夜夜高棚演月明。

这首词曲中的首春、月明是正月十五的意思,而在绍兴的诸种戏班中,乱弹班有在这一天上演《度柳翠》的习俗,班中称此戏为灯头戏。

词中“踏歌角抵余风在”句,就是写的这种戏曲的演出特色。角抵当指表演中的相逗相斗,踏歌与角抵也是绍剧演出的特色之一。

绍兴乱弹的渊源具体可以概括为在清代以文士剧为主流的南北曲渐趋衰落后,作为民间戏的乱弹便逐渐呈现出来。

这种呈现具有自西北至东南的趋向,从传承下来的各路乱弹来看,都有着共同的本体结构,它们都是继南北曲之后的新一代戏剧,而绍兴乱弹就是其中的一路。

绍兴乱弹诞生之初,多在庙台、晒场演出,其表演豪迈洒脱、粗犷奔放,唱腔响亮雄浑、激越昂扬,这种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戏剧百花园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

绍兴乱弹兴起之后,流行于绍兴府属各县,大约在正宫调乱弹阶段。由于组班的地域不同,成员各异,加之演出性质的区别,形成了绍兴乱弹戏班的一些分支。

如紫云班、沿山班、道士班、孟姜班,以及以坐唱形式为主的斋堂班等,使得乱弹更深地扎根于绍兴这个戏剧之乡,从而扩大了绍兴乱弹的影响。

绍兴乱弹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也就是说,专门在农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以及七月等的庙会上演戏。

七月鬼节过后,这些戏班又主要为发迹的商人上门演出,或者给富户豪门添丁、做寿助兴。这一时期,在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了乱弹班社。如嵊县就有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调腔的班社。

大约在1736至1795年,绍兴的乱弹班出现了文班与武班的分派。清代末期的语言学家范寅在他的《越谚》中说:

戏班有文班、武班之别。文专唱和,名高调班;武演战斗,名乱弹班。

武班以演武班剧目为主,以武技为特点,以演出绍兴乱弹剧作为主体。武班和不以武技见长的文班相区别,构成绍兴乱弹班的文班、武班的不同派别。

到了20世纪初,绍兴乱弹的武班渐趋衰落,一些武班演员又陆续搭入文班谋生,使文班的演出在武戏及武技演艺上,有所丰富与提高,但武班自身却越来越凋零了,终至归于衰竭。

自此,绍兴乱弹的戏派已无文、武班的分派,或者说绍兴乱弹的戏班至此已经文、武班合流。

20世纪初叶,绍兴乱弹戏班在上海有了相对稳定的演出场所。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吸收和借鉴兄弟剧种的表演基础上,许多戏班随着时尚,改称舞台。

并逐渐由知名演员为首组织戏班,用他们的名字或艺名作舞台名称,演出其擅长的或赖以成名的剧作,以此作为招徕观众的手段。此后,班社纷纷以舞台为班名,如泉源第一舞台、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

一些舞台为使自己的生意兴旺,除演出乱弹老本外,还吸收京剧、梆子剧目,扩充舞台戏路,添置舞台布景,同时,演出的剧作也由单本改为连台本。

众多舞台拓宽演出地区,有绍兴、杭州、嘉兴、上海直至浙东、繁荣了绍兴乱弹阵容,扩大了绍兴乱弹的知名度。

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绍兴乱弹人才辈出,剧作丰富多彩,乱弹演唱盛极一时。较为观众熟识的有桂发舞台、昌顺舞台、鹤皋舞台、奎锦舞台、玲珑顺舞台等。

这个时候,绍兴文戏,也就是后来的越剧,作为一个新剧种在上海崛起。

为了在艺术上丰富自己,绍兴文戏决定通过与绍兴乱弹同台演出的方式,学习绍兴乱弹的表演艺术及音乐唱腔,而绍兴乱弹因观众日益减少,也同意与文戏同台演出以巩固阵脚。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在1938年绍兴文戏与绍兴大班联袂在老闸戏院上演的《武松与潘金莲》、《新杀子报》等大戏及传统小戏。当时的演出颇具影响,但也显示出绍兴乱弹在上海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衰落的迹象。

从20世纪40年代起,绍兴乱弹年轻一代演员不甘心绍兴乱弹出现的颓势,立志复兴,以演员六龄童、七龄童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们,刻苦向京剧南派猴王郑法祥、张翼鹏学习,移植演出了连台本戏《西游记》。

绍兴乱弹《西游记》不仅稳住了观众,使剧团可以继续在上海生存发展,而且还由此闯出了一条绍兴乱弹悟空戏的新路,对绍兴乱弹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9年5月,在上海的同春舞台改名为“同春绍剧团”,主要演员有绍剧演员筱昌顺、陆长胜、陈鹤皋、章宗义、章艳秋等;同兴舞台改名“同兴绍剧团”,主要演员有筱芳锦、筱月英、筱月楼、盖昌顺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绍剧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建国初期,绍剧共有同春、同兴、新民等9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

同春绍剧团和同兴绍剧团这两个剧团参加了上海市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戏曲学习班,并在1950年编演了《大义灭亲》、《大家发财》等新戏,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年,绍兴乱弹正式定名为“绍剧”。

1953年,经浙江省有关部门同意,两剧团相继返回浙江,从此上海无专业绍剧团。1956年,同春绍剧团更名为浙江绍剧团。

1961年,由浙江绍剧团精心改编、排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讲述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来到宛子山前。山中波月洞内的妖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她先后化身老妪、老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不该姑息悟空。

唐僧怒下贬书,悟空含冤返回花果山。白骨精遂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与沙僧中计被执,八戒乘隙逃走,前往花果山求援。

悟空计诱白骨精重复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唐僧目睹一切,痛悔不该是非颠倒,人妖不分。悟空与妖怪经过一番鏖战,终于消灭了白骨精,师徒一行重又踏上征途。

后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成彩色电影,电影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谱写了绍剧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旁注]

道士 是我国道教的神职人员。道士作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众,布道传教,为其宗教尽职尽力,同时圆满自己的修行。从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

踏歌 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

范寅(1827年~1897年),语言学家。范寅还是一个书法家,他“融化颜柳,真草皆臻神妙。四方求书者,以获尺幅若至宝。与同学赵之谦声价并重于时。”往昔,皇甫庄的祠堂、庙宇等场所里的匾额、楹联、碑记大多出于范寅之手。著有《越谚》一书。

武松 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武十回”,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也是《金瓶梅》的重要配角,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主要成就有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铺血溅鸳鸯楼;击杀飞天蜈蚣击杀耶律得贵;斩杀方貌;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

唐僧(602年~664年),玄奘。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我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是《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玄奘的学说反映了5世纪后印度佛学全貌。当时印度佛学已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

[阅读链接]

1961年,郭沫若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挥笔作就《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赠浙江绍剧团》: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阅后,于11月17日题写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董必武也于12月29日赋诗一首:

骨精现世隐原形,火眼金睛认得清。

三打纵能装假死,一呵何故睐前生。

是非颠倒孤僧相,贪妄翻腾八戒情。

毕竟心猿持正气,神针高举孽妖平。

1962年,郭沫若又写了一首《七律·再赞〈三打白骨精〉》: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当时的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三位领导人为一部戏先后4次题诗,这在我国戏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绍剧的光荣,也是浙江绍剧团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