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山花——姚剧

姚剧是余姚的地方戏,也是浙江省区域文化的一朵烂漫山花。姚剧原称“余姚滩簧“。它是越地的民间歌舞和说唱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余姚滩簧在江、浙、沪享有盛名,最有特色,尤其是在原姚北地区,就是姚滩的发源地,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

余姚腔成南戏四大声腔基础

早在宋元时期,余姚腔因产生于余姚而得名。余姚戏曲演出十分昌盛,姚城、浒山、梁弄、马渚都有戏台。

每年正月十三的灯节,庙台演戏,宗祠里张灯结彩,杂奏音乐;四月的赛神会,大演甲戏;九月十二,姚城、慈城、丰惠三地互迎城隍神演戏。

冬至节,各乡村祠堂,打鼓奏乐演戏,堂会热闹非凡;鹿亭始建于宋代的仙圣庙戏台,演戏酬神和各类庆典活动,已经成为时尚,涌现出了一批戏文弟子。

到了明代,余姚梨园弟子,遍及长江南北,闻名遐迩,明代戏曲作家李开先在《词谑》一书中介绍:

余姚名伶董鸾长于歌,做工尤佳。

从宋代至明代的400年里,余姚腔在本土形成,并在明代初年已经流传全国各地,到了清代中叶还有演出活动。

吴歌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余姚腔声调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余姚乡村地方的曲调、谣曲承传了六朝时期新乐府民歌的影子,吸收了市井民众文化。

江南农村唱山歌、唱小调的声调,由于俚词肤曲,杂白混唱,以曲代言,使百姓通俗易懂,成为根植民间的原因。

明代著名文学家余姚的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说:

余姚腔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

另一方面源于余姚腔吸收了北方音乐和法曲的曲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说:

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

都尉是指唐代皇帝的驸马于季友,他曾经在明州任职,带来了北方音乐;特别是法曲在浙东的流传,形成了道士腔,余姚腔得以大量吸收法曲的精华,从而创新了腔调。

同时,随着明代戏剧家高明创作的《琵琶记》在全国的流行,《琵琶记》所使用的余姚腔也随之流传。当时余姚腔在浙东被尊为“越调“、”江南越曲“。

地方官员把《琵琶记》呈入宫廷。明太祖朱元璋看后非常高兴,余姚腔就从浙江一隅进入京华。然后,从北京流向全国的戏曲声腔地位就确定下来;还有余姚庵东盐场盛产食盐,长江附近各省的盐商往来频繁,本地盐商往往带戏班跟随他们,也推动了余姚腔在江淮南北的盛行。

明代时,上海豫园是上海的戏剧中心,余姚梨园弟子定期在那里演出,由于表演通俗,节奏明快,擅长情节,人人都能听懂,所以余姚腔就从上海流向了全国。

余姚腔声腔是调腔,又是高腔,运用滚唱手法,采用联体结构,念白兼用,仅用鼓板,无管弦伴奏,在曲调前后常穿插杂白混唱,因而深受群众欢迎。

自明代初年开始,已经影响了绍兴的调腔和长江南北的其他剧种。滚唱成为其他戏曲的核心,成为南戏四大声腔的基础。

在元末明初时期,戏曲家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吸收了滚白念唱的余姚腔腔调,创造了昆山腔。

昆山腔是在海盐腔衰微之后流行的,所以有“以前只要说唱南调,都指海盐腔,海盐腔不流行了,就指昆山腔”的说法,形成了优美的昆剧。

江西弋阳地方腔与余姚腔结合,融合形成了弋阳腔;弋阳腔一直在民间流传,有着较强的生命力,获得了观众的喜爱,从依附昆曲剧目改调唱曲,到独立创作剧目,逐步与昆山腔不分上下。而余姚腔因放弃滚白优势,在昆山腔、弋阳腔崛起后,却渐渐地衰落了。

[旁注]

《传习录》 是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守仁的弟子徐爱自1512年开始,陆续记录下王守仁论学的谈话,取名《传习录》。全书系统地阐述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学思想。

豫园 明代时期的私人花园,始建于1559年,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与设计风格,是江南园林中的一颗明珠。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顾坚 元末明初戏曲家,昆山腔创始人,昆曲鼻祖。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太学生,精于南辞,善作古赋。著自《陶真野集》10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

[阅读链接]

《琵琶记》是元代末年高明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正因如此,赵五娘的形象才长期活跃于舞台,流传于人间。蔡伯喈被塑造成贤孝子的形象,又是一个有情的丈夫。

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它是高度发达的我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它不论在思想内容上,人物形象上,还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是一部值得弘扬的优秀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