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化石——永昆

永昆是我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因流行在温州永嘉一带,又称“温州昆曲”。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较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

永昆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

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一直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

昆山腔与南戏融合成永昆

在温州,有个九山书会。一次举办聚会时,席间有人提议:“不如按照《状元张叶传》重编一出‘书生负心’的戏文,以醒世人之心,搏一个书会魁名!”

于是,《张协状元》就这样诞生了。《张协状元》开场的《满庭芳》词中这样写道:

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

东瓯是温州的旧名。九山书会的才人们就是这样演绎成了一个用说唱和歌舞来表演的故事。

《张协状元》故事讲的是书生张协遇到强盗,不幸落难,有幸得到了王贫女的帮助,二人结为夫妻。后来张协去京城考中了状元,却忘恩负义,不认贫女,反而想将贫女伤害。幸好贫女只伤了一只胳膊,后来宰相王德用收养了贫女,最后,贫女同张协破镜重圆。

这是一本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作品。但作者既要谴责负心汉张协,又想保证贫女有个完满结局,只能采取调和的做法,所以未能将悲剧意识贯穿到底。

《张协状元》全本用南方流行的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开场时先以说唱诸宫调引入,中间又有许多游离于剧情之外的插科打诨,这些都属于初期南戏的特征。

《张协状元》的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进行,是南戏和传奇剧本惯用的双线结构的雏形。剧中人物的塑造,很有可取之处,如在写张协对贫女的态度不断变化方面,从落难相依发展到抛弃,剧情层层深入,刻画得十分细致。

这就是我国最早较为成熟的戏曲艺术。就戏文,在浙江温州开始形成了,后来迅速流行于东南沿海。有人称它为“南曲戏文”。南曲戏文后被简称作“南戏文”、“南曲”或“南戏”等。

在这时,人们把所有戏曲表演形式还有歌舞杂戏等,习惯称作“杂剧”。故早期南戏,被外乡人叫做“温州杂剧”。温州历史上又叫“永嘉”,所以,南戏也叫做“永嘉杂剧”。

到了元末明初时期,著名戏曲家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并吸收了滚白念唱的浙江余姚腔腔调进行演唱。因为这种新创腔调的源头在昆山一带,因此称为昆山腔。

昆山腔在当时是与流行于浙江余姚的余姚腔、浙江海盐的海盐腔、江西弋阳的弋阳腔并称的明代南戏四大声腔。

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善之后,在叙事性说唱艺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南戏叙事方式的主要来源就是说唱文学。它是民间演员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类别。

在南戏艺术上,综合吸收了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间艺术的精华,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与诸宫调的关系十分密切。

由于它是在其他艺术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就可以兼采众长,所以能后来居上。另外,由于在表演方法上,其他艺术有许多地方可以与南戏沟通,使得演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新兴的南戏。

南戏用南方方言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不像北曲的只有平、上、去三声,用韵上也较为宽松,体制上与北曲杂剧有所不同。

初期南戏的曲调配合,虽有一定惯例,但还没有形成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较为自由地选择。南曲轻柔婉转的音乐风格,适合于演唱情意缠绵的爱情故事,与北曲的高亢遒劲,适宜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大不相同。

北杂剧以弦乐为主,南戏则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杂剧一出只能一人主唱,南戏则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南戏演唱形式的灵活多变,不仅可以调节演员的劳逸,活跃场上气氛,而且有利于表现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刻画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在结构方面,南戏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演出时间则需要一天甚至多日。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为通宵达旦的演出提供了便利。

1573年至1619年间,昆山腔传入浙南温州永嘉县,吸收当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南戏海盐腔,经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水乳交融,发展形成了新的声腔。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也称“温州昆曲”。

温州昆曲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其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雷峰塔》、《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质朴、自然、明快等特点。

[旁注]

插科打诨 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引人发笑可谓是插科打诨的最终效果。舞台上专事发噱逗笑的一般都是丑角。插科打诨一种是引发人会心的笑,一种是使人警策的笑,或带有悲剧色彩的笑,或不屑又无奈的笑等。

傀儡戏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剧种。一说俑与傀儡戏有直接关系。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偶戏表演;另一说为西汉时代,因为1980年在山东省莱西县岱野遗址,出土一批西汉墓穴文物,此为目前我国傀儡偶与悬丝傀儡的最早证据。

出 我国传奇剧本体制,类似元杂剧的折。宋元南戏和早期传奇并不分出。标明出数,注明出目,是在明中叶传奇刻本中出现的。舞台上的折子戏,又称“零出”。

浙南 指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丽水三地级市,临海、龙泉、瑞安、温岭、乐清8县级市和苍南、洞头、缙云、景宁、平阳、青田、庆元、三门、遂昌、松阳、泰顺、天台、文成、仙居、永嘉、玉环、云和17县。该区域中心城市为温州。

[阅读链接]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

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

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

元杂剧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

早期南戏具有明显的宋杂剧特征。南戏的发展过程,就是它在与元杂剧的交流中,努力发挥自身的优越性,吸收元杂剧的长处,削弱宋杂剧的影响,从而使自已在体制形式和文学水平上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