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乡土风情的湖剧艺术
湖剧原名“湖州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为“湖剧”。
湖剧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采用本地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不仅语言亲切柔和,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宜演悲欢离合的家庭爱情戏。
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具有质朴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早期湖州滩簧角色仅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演时装大戏,向越剧、话剧学习,角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并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的演出风格。
早期的湖剧是介于湖州小戏与湖州说唱滩簧,就是湖滩之间的一种表演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湖剧是从湖州说唱滩簧曲艺中的湖州琴书发展而来的,和湖州琴书的另一说唱形式湖州三跳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早期的湖滩演员往往小戏、琴书、三跳皆擅长。演员们合起来则表演滩簧小戏,分散则说唱三跳、琴书。因此,论湖剧的渊源,自然也就要从湖州三跳及湖州琴书的发展而论。
湖剧是由曲艺形式于1820至1850年间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先后经过三个发展时期,即1820年至1924年称为小戏时期,多为二小戏与三小戏,如《拔兰花》等,唱腔称为小戏调。
1924年至1949年为本滩时期,除小戏外,已出现四亭柱清装大戏及移植的传统戏,如《双珠凤》、《珍珠塔》等,号称96本大戏。唱腔也由小戏调发展为本滩调和烧香调等。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剧本戏阶段,1956年,《麒麟带》改编的成功是其标志,创作、改编、移植成为主体。
湖剧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浙北民歌,是湖州民歌的宝库;男旦阴阳嗓的唱法在我国戏曲剧种较为罕见;舞台18个半音韵与吴语方言韵相合,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
湖州滩簧是1820年至1961年间逐渐在湖州兴起的民间说唱艺术。它流行、活动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苏南地区,其行会组织明裕社最盛时期演员达数百人,按区域分湖州帮、长兴帮、桐乡帮、双林帮、德清帮、震泽帮等,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湖剧的传统剧目有小戏《拔兰花》、《马浪荡》、《借披风》等72出,大戏有《借黄糠》、《庵堂相会》、《活捉姚麒麟》等96本。
其中较常演的有《陆雅臣》、《借黄糠》、《庵堂相会》、《卖妹成亲》,以及看家戏《姚麒麟》,这类剧目大多以反映家庭爱情婚姻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湖剧界人士创作出了古装戏《麒麟带》、新编历史剧《长城歌》以及现代戏《太湖洪浪》等一批优秀剧目。这些剧目经过湖州市湖剧团的精湛表演,满足、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湖州市湖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太平桥》、《洞房变奏曲》等现代戏,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从1951年开始到1991年,湖州先后招收了5批演员,他们中的代表是第一代湖剧人许丽娟、肖明芳;第二代湖剧人高兴发、高芸娣;第三代湖剧人包弟、劳志良;第四代湖剧人杨正发;第五代湖剧人陆在良。
湖剧是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
湖剧是浙江北部地区唯一的戏剧剧种。湖剧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剧目、音乐表演形式,塑造出了众多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出了湖州地区特有的乡土风情。
[旁注]
湖州琴书 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为“湖滩”。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两者在剧目、音乐上互为相通,演员亦常常“搭班做小戏,分档唱琴书”,而又各具特色。
麒麟 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活2000年。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我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
长城 是我国古代为抵御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
[阅读链接]
著名演员杨筱楼16岁起,随本村滩簧班演出。在《小寡妇粜米》中饰小寡妇,扮相逼真,一时声誉大振,观众呼他为“寡妇阿金”。
一次,警察以取缔黄色小戏为名捉拿演员。正在演戏的阿金,跳入台下妇女群中。警察竟辨认不出。1935年,他参加“民裕社”,艺名“周菊花”,在湖州长乐戏馆演出《双蝴蝶》,半月不衰。旋与湖州著名女演员杨筱天成婚,改姓杨,并习湖书。
1936年秋,参加杭剧《四喜舞台》演出。在表演上大胆吸收和应用京剧武旦的跌扑技巧,文戏武做,赢得好评。后拜杭剧老生朱少楼为师,更名“筱楼”,改工老生,兼唱湖书。
新中国成立后,杨筱楼积极从事德清县戏曲改革和组织工作,同时继续和杨筱天合档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