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戏女班开创大发展

1907年后,东王村的第一副戏班钱景松、李世泉和高炳火等人,被经纪人承包,进嵊县城药王庙戏馆演出。从此,小歌班正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

随着小歌班的商业化,许多半农半艺的演员都转为专业化,戏班也大量增加。于是,新出现的戏班经纪人,为了赚钱,就带领着戏班到外地去演出。

1917年,小歌班演员袁生木、支素莲、金荣水、袁闻山和金娃娃等20多人在行头主杨少卿的带领下,投奔在上海开戏馆的同行俞纪春。

同年6月,梅朵阿顺班著名花旦卫梅朵约马阿顺和张云标等20多人,仍通过俞纪春,并请他包班,由嵊县石璜镇的陈千千任领班再进上海。梅朵阿顺班的演员们不断吸取姚滩和绍兴大班等剧种的营养,最终使自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小歌班在上海站稳脚跟并打开局面后,大大鼓舞了演员进一步发展越剧事业的信心。随后,戏院老板为争取观众,让后台老板回到家乡嵊县开元镇花高薪请来了三位戏班乐师,并言明专为小歌班配乐,配糟了没关系,工资不少,大胆尝试。

这三人分别是熟知绍兴大班、懂京戏、擅拉板胡的乐师周小灿,专职的鼓师周孝棠,还有擅长吹唢呐、能弹斗子、也会打锣鼓的多面手周林芳。

1920年底,他们到上海后,先倾听演员们的意见要求,演出时坐在台下看戏听演唱,又互相研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以鼓板、板胡和斗子三件乐器组成的三件头乐队,终于在1921年初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正式成立。从此,小歌班结束了清唱艺术的历史。

1920年底至1921年初,小歌班组成了越剧史上第一支简单的专业乐队,用丝弦伴奏取代了人声帮腔接调,因板胡定弦,称“正宫调”或者“正宫腔”,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音乐上即称“正调时期”。

小歌班时期,演员开始演古装戏,便效仿绍兴大班剧,学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大花面开脸,小丑画白鼻梁等。

戏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数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长袍和马褂,扮宦官的也有用庙里的神像蟒袍。后来向绍兴大班行头主租用戏装,放在篾篓里,挑着走村跑镇。这是越剧最早出现的衣箱形式。

1921年,来自浙江嵊县的小歌班在上海苦苦奋斗了近5年,终于由茶馆演出进展到中等戏院演出,这个新兴剧种正式受到人们的关注。

9月16日,由费翠棠和颜焕亭等组成的戏班在第一戏院演出。当天的《新闻报》广告首次刊出绍兴文戏的名称。

嵊县的男班进入上海并打开局面以后,大大鼓舞了留在嵊县的演员们。他们觉得男人学戏很有前途,便招收徒弟办培训班,自任教师,培养下一代。

1919年至1937年,是男子绍兴文戏的鼎盛时期。绍兴文戏时期,男班在鼎盛时,先后在新化园、镜花戏园、华兴戏园、长春楼、蓬莱戏院、天宝楼、高兴楼、大华楼、大同楼、升平歌舞台、凤仪戏院、共和戏院和永安天韵楼等30多个戏院演出。

1923年,嵊县与全国一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争取自由和妇女解放,许多妇女冲破封建牢笼走上社会。

在此热潮中,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演员金荣水回乡办起第一个绍兴文戏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20多人。1924年,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

绍兴文戏时期,演员们受上海京剧衣箱制度影响,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的服装开始分开。主要演员穿私彩行头又称“私房行头”,由主要演员负责添置;一般演员及龙套和宫女等群众演员穿堂中行头,这类行头由班主或香衣班头出资租借。

由于女班唱腔和表演水平大大超越了男班,更有了第一个女班的盛誉为楷模,人们看到女子学唱戏有前途,进女班学艺的人员大大增多,从而加快了女班的发展;而男班因多种原因而停步不前。

1929年,嵊县办起第二个女班,之后陆续不断办班。从1928年1月起,绍兴文戏女班接连涌入上海,影响也逐渐扩大,报刊和广告开始称其为“越剧”。其实,越剧两字早在1925年就已出现,但不多用,只是与绍兴文戏、的笃班、小歌班等混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男女同台献演,使绍兴文戏很是热闹了一段时间,但是不久,他们的表演就有了区别。由于男班用四工调,越剧史上这一时期就称为“四工调时期”;女班的产生,其表演艺术开始时虽是继承男班的表演风格。但是,由于女子和男子在性别上的不同,导致表演艺术形成截然不同的特色。

首先在唱腔上,男班唱正宫腔;而女班在1925年施银花创唱四工腔之后,唱腔上比正宫腔更委婉柔和与悦耳动听,表演风格上比男班更飘逸洒脱,在体现人物感情上更细腻缠绵与贴切感人,有非常强的诱人魅力,使观众更加喜爱。

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女班终于很快地替代了男班,开创了女子越剧大发展的新局面。

[旁注]

姚滩 就是余姚滩潢,是越地的民间歌舞和说唱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余姚滩簧在江浙沪享有盛名,最有特色。尤其是在原姚北地区,就是姚滩的发源地,大多数民众都很喜欢它。后来发展为姚剧。姚剧是余姚的地方戏,也是浙江省区域文化的一朵烂漫山花。

丝弦 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剧种起源于明代末期,其声腔为元明时期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于19世纪初曾遭禁演,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民间日渐发展,并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于石家庄地区一带的为中路丝弦。

新文化运动 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守旧落后的中国文化。

四工调 是越剧唱腔的基本曲调之一。它是女子越剧发展初期形成的一种越剧老调。四工调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创建的。四工调对腔句的开掘和板式都有创新。成为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其特点是,节奏活泼明快,旋律质朴流畅,清新优美而带有乡土味。

[阅读链接]

1938年,姚水娟率女子越剧团进入上海的时候。对梅兰芳崇拜已久。姚水娟听说京剧舞台上用绣花大幕,各名家利用图案不同,梅兰芳则采用梅花作为装饰,她也模仿梅兰芳以梅花为图案,作为自己演越剧《玉堂春》的堂幔,打破了原越剧舞台“一桌二椅”的传统格式。

在一次盛大的会演上,梅兰芳与姚水娟偶然相遇了。那时越剧与京剧相比,逊色多了。但梅兰芳早就听到过绍兴有个赛西施姚水娟很会演戏,有“三花不如一娟”之誉,所以他特别注意。台上演戏的姚水娟很有光彩,给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梅兰芳即兴挥毫书就“水娟艺家越剧皇后”几个秀劲大字。姚水娟见了,乐得如获珍宝。此事一直被艺坛传为佳话。此后姚水娟获得皇后桂冠,声誉益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