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乱弹——瓯剧
瓯剧又名“温州乱弹“,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因流行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所以又被称为”永嘉乱弹“,1959年正式定名为瓯剧。
瓯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是由民间乱弹发展起来的,集高腔、昆腔、徽调、皮黄、滩簧、时调于一体的多声腔剧种。
作为一个古老的、稀有的、有着多种声腔的地方戏,瓯剧立足乡村,娱乐村民,为弘扬家乡乃至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酬神戏剧演变温州乱弹
明清时期,各地农村主要的娱乐形式就是看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单调而无聊。在这样的情况下,偶然出现的一出小戏,就能够在沉寂的乡村激起热烈的反响。
永嘉乱弹作为村民特有的戏剧形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还受到傩拜活动的影响,它的历史伴随着傩拜的轨迹而发展。在永嘉乱弹的前辈演员中,曾流传着靠佛吃饭的说法。
据清代官员郭钟岳编写的《瓯江小记》中记载:
土风以2月15至3月15,城中各户酬神设牲醴于道,张灯结彩,吹笙鼓簧,六街灯火,彻夜不绝。酬神后迎东狱,会中有方相氏高与檐齐,黄金四目,傩拜婆娑。旁有曲卷,必须周历终一月。
文中记载的傩拜活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
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这些活动长年出现,促进了永嘉乱弹的产生和发展。另外,早期的赛龙舟活动,也对戏曲的产生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据清代竹枝词诗人石方洛在《且瓯歌·龙船》中记载:
龙太子,白袍服,峨冠长戟威仪素。
大龙华兮草龙朴,摇旗击鼓人赤膊。
在这首诗中,里面的“龙太子,白袍服,峨冠长戟威仪素”其实就是早期戏剧演员们常穿的服饰。
在永嘉乱弹班社就流传有敬九黄爷吃九黄素的故事。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孝武本纪》对九黄爷的解释称,九黄爷是法力无边、三头六臂的神。乱弹班社在举行拜九黄爷仪式的时候,全体演员都必须沐浴、素装,向北方集体跪拜北斗,拜九天,吃九天素食。
以上事实说明,温州的地方戏曲是建立在温州对鬼神信仰的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人们对祭祀的重视,就不会有温州乱弹的产生,也不会有瓯剧。
温州是宋代南戏的发源地,所谓南戏,在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明代以后,高腔、昆腔流行于浙江南部,明末清初,温州的戏班以演唱高腔和昆腔为主。后来乱弹腔传入后,逐渐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并在当地农村流行起类似三月班的戏班。
这种班社起初仅有8个演员,只能演出些乱弹剧目中最普通的小戏,在演出角色较多的剧目时,则采取一个人演几个角色的办法。这些半职业戏班演出的基地大多是在温州农村的庙台和草台子上。
在当时的浙南农村,每地都有大小庙宇。在每年的固定酬神活动中,半职业戏班们就集中在一起为当地的人们演出。有时候,演出的时间为几天,最长的时候也可以达到半个月以上。
在此期间,结合演戏,温州四处的商贩们也集中在一起,名为“会市“。如,在农村稻子成熟以后,各村的农民都要演戏酬神,以庆丰收。有时候,由于几十个戏班子也满足不了很多乡村人们的要求。于是,这些半职业戏班便逐渐发展成为职业性班社。
职业性班社的演员们不仅在酬神的活动中为人们上演戏剧,而且在当地人办红白喜事的时候,也提供演戏服务,这样,温州乱弹就正式以演出的形式出现了。
清代中叶,职业性戏班的演员们又吸收了徽调、滩簧和时调,逐渐发展成为多声腔的剧种。这一时期,演员们演唱昆腔、高腔的声腔慢慢减少,而唱乱弹腔正乱弹、反乱弹的却越来越多。
当时,民间对戏曲团体还不称剧团,而是称“班“。温州一带最早的乱弹班名为老锦绣班,成立于1736年,班主洪全本是温州市郊永强人。洪全本把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乱弹演员收拢成班,主要演员有饰演当家旦角的辰生、饰演老旦的冯钦、饰演老外的巴祖、饰演大花脸的番人和鼓师茂魁等人。
老锦绣班是以唱乱弹腔为主,兼演少数几本高、昆腔剧目的戏曲班社,能演84本大戏,这些剧目后来成为温州乱弹的固定传统剧目。
其他的班社由于规模较小,会演的戏不多,所以在当时唱乱弹戏班中有这样的谚语说:
有戏不清楚,去问老锦绣。
[旁注]
佛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也可指已经大彻大悟的修行人。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是我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喜事 红色在我国一般是指喜庆,白色指和死有关的事。我国民间将喜事分为红喜事和白喜事两种。红喜事指的是婚庆一类的喜事;而白喜事则是指丧事。结婚是人生一辈子的一件大事。四喜即“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阅读链接]
在宋代,驱傩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盛行于宫中的主要为大傩仪。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
在我国的湖南、江西、河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广泛的傩文化分布。傩发扎根于民间,极具晦涩、神秘之特征。傩面具是界定傩戏艺术的重要特征。
由傩戏产生的戏剧很多,永嘉乱弹是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