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剧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元末明初时期,在余姚本土上,一支农村山野灯戏吸收了余姚腔的剧目,结合外地戏曲剧种的腔调,悄悄地兴起。这个由民间歌舞和说唱逐渐发展成的民间小戏“灯戏“,俗称“灯班“。

灯戏多在元宵灯节时上演,后来发展到其他节日活动。清代时,出现了职业性灯班,如1736年至1795年间的才华班,规模较大,角色齐全。

1830年前后,职业性灯班开始向外发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鹦哥等名称。鹦哥班以其大段对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称。

据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余姚灯班演员陈桐香曾经到达苏州、无锡等地演出。1821年至1850年间,慈溪人陈纪成曾组织滩簧班子,在姚北一带聚演。

1875年,演员马楠木等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等滩簧剧种互相影响,吸收消化外来剧种的部分剧目与乐曲,鹦哥班终于成熟,形成其独特的乡土风味,被称为“余姚滩簧“。

姚滩演员多数是农民与手工业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闲季组班。姚滩道具也十分简单,一块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场。正因为其十分简便,人数又少,所以很适合在农村演出。

但是,由于当时对这一剧种的偏见和滩簧班在演出过程中,常夹杂一些不很文明的念白,滩簧班是不准在祠堂内或神庙内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几只稻桶,上面铺些木板作为演出场地。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为余姚滩簧的鼎盛时期。那时,分布在余姚、慈溪、上虞一带的民间姚剧班社多达四五十个。这些姚剧班社大多由农民、小手工匠、迷信职业者等组成,规模为12人左右,农闲时聚班演出。

此外,职业姚滩不仅盛行于本地,并不断向外流传,姚剧班社的足迹东至舟山、沈家门,西进新昌、嵊县、诸暨,北上杭嘉湖平原直至大上海。

鼎盛时期,曾有姚滩职业班社50余个,一度占领了申城的娱乐园地。产生了一批红极一时的姚滩演员,如马楠木、周兰英、金国钧、傅阿贵、蔡子王、小才中、小山宝、楼阿木、何逢昌、劳秀春等。

20世纪30年代,小山宝、大桂香演唱的《卖小糖》一剧,更被唱片公司灌制为余姚滩簧《卖小糖》的唱片,为大江南北、大街小巷传唱。

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演员对姚滩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了改革,如排演现代剧目,实行男女合演等。1954年成立了姚剧团,余姚和慈溪西北地区,上虞东部一带,广大农村中的业余姚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姚剧团曾有150多个,足见这一地方剧种生命力之强和群众基础之深。当一些剧团艰难经营,有的剧种甚至成为“绝唱”时,余姚滩簧却长唱不衰。

姚滩的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富有乡土气息,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调异腔,转换自然,女调的平四下韵,常衬有“嗳嗳唷”的衬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

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词,较抒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紧板多用于剧情紧张、气氛热烈的场面。另一类是小调,共有40余首,或为江南民歌,或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游、小扳艄、紫竹调、对花十送、五更调等,音色醇厚,节奏轻快,雅俗共赏,并富有乡土气息。

从灯班出现开始,姚滩就已是四花、四旦、三后场、一里厢,共12人的规模。里厢就是走台,即道具;后场就是乐队,司二胡、三弦、月琴。这种四花、四旦的阵容,被称为“八勿拆“,这种结构模式一直保留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姚滩演员表现非常活跃,创作了《犁田》、《卖花线》、《双卖粮》等,起到鼓舞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深受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1953年,由黄承炳等70位滩簧演员组建了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余姚滩簧定名为姚剧,同年11月,成立了余姚姚剧团,这是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表演团体,从此进入姚剧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余姚姚剧团改编了比较健康的传统小戏《打窗楼》、《采石榴》、《水作》、《垃圾划》、《双投河》等,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村改革的现代戏《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漳河湾》、《半夜鸡叫》、《战士在故乡》、《焦裕禄》、《漳河湾》等。

[旁注]

《清稗类钞》 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代、近代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编辑而成。书中涉及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

申城 即上海,大约在6000年前,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2000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晋朝时期,松江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扈”,以后又改“扈”为“沪”。

民歌 从古至今,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民谣”。

[阅读链接]

南北方的音乐风格历来是有区别的,南方的歌曲如同柳永的婉约词派,温婉细腻、含蓄优美;北方的歌曲则更像是李白笔下的唐诗,宽宏大气、豪放恣意。

我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

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曲情苍凉凄凉。

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现就截然不同了,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具有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