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文学与巴哈尔

伊朗在 18 世纪后期就屡遭外国入侵者的奴役,加之国内封建主之间纷

争不已,致使其城乡经济濒于破产。到了 19 世纪中叶后,终于爆发了波及全国的巴布教徒起义。在这种内忧外患情况下,伊朗统治者为了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决定在不触动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文化教育的改良主义措施。其中代表人物有密尔扎·阿卜杜勒·卡赛姆(卡埃姆·玛冈姆)等人。阿卜杜勒·卡赛姆做过伊朗首相,他不仅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与当时流行的古奥陈旧者不同,语言明快,内容充实,颇有创新精神,是波斯现代散文的先导。另外还有密尔扎·法塔赫·阿里·阿洪德扎德(1812—1878)和密尔扎·玛利库姆汗(1833—1908)。阿洪德扎德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主义思想家,他在伊朗近代最早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如他说:“《蔷薇园》和《聚会花絮》

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今天,这类作品已经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

现在有益于人民并适合人民口味的作品是戏剧小说。”他并且身体力行,写

① 《聚会花絮》是伊朗 18 世纪的一部散文故事集,作者是贾姆杜丁·穆罕默德·哈桑·姆哲迪。

了不少戏剧和散文小说作品。密尔扎·玛利库姆汗是一位著名作家,曾任伊朗驻英大使。他在驻英期间有条件接触西方文学艺术和进步思想,曾于 1889年在英国出版波斯文报纸《法律》。这个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刊物秘密运回伊朗后,在知识分子中广泛传阅,对鼓舞他们反帝反封建的斗志起了良好作用。玛利库姆汗还写了不少抨击黑暗社会时政的剧本等文学作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伊朗爆发了席卷全国的,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召

开国会,进行民主改革的立宪运动。人民群众普遍参加了这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等。在这种形势下,加之新闻出版的空前发达,文学创作也出现了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其标志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此时期文坛杰出代表、著名诗人巴哈尔(详论见后)概括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状况时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期,顾名思义,标志着这一时期特点的是革命思想和革命文学。散文作品和诗歌作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新的诗风,即以朴实的语言和深挚的感情创作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政治诗,涌现出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同时,传统形式也继续加以利用,在颂诗和抒情诗方面也有所创新”。①

立宪运动时期另一位有成就的作家是诗人阿甫勒·卡赛姆·拉胡蒂(1887

—1957)。他出生于伊朗西部城市克耳曼沙,父亲是个鞋匠。16 岁时,他去德黑兰投亲靠友,继续求学。在德黑兰他接触了进步人士与进步思想,积极参加了立宪运动并开始诗歌创作。立宪运动失败,他被判刑,曾两度流亡土耳其。1922 年,他又在大不里士领导了宪兵武装起义。起义失败逃亡到前苏联定居。在前苏联期间他又创作了大批诗歌等文学作品。

拉胡蒂早年是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其早期作品热情歌颂劳动人民的价值。如他在《人的意义》(1910)一诗中写道:

呵,能干的受苦人, 你是人类家族的骄傲, 你应该生活得快乐, 是你使世界繁荣兴旺,

没有你,世界变得一片荒凉。

⋯⋯

只要你两天不去工作, 世界就面临毁灭。

是你使世界如此繁荣壮丽, 是你才体现了人的意义。

拉胡蒂在参加了 1908 年大不里士人民武装起义后,写了《践约》一诗歌颂一位革命母亲。他在描写这位革命母亲来到与自己并肩战斗的儿子的墓

① 转引自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24 页。

前时写道:

她取出怀里的面包,摆在坟上 这时,她突然变得像一头怒狮:

“孩子,不要责备我不忠于誓言, 我曾在你血洒的战壕里苦苦寻找, 以你的生命发誓,我曾把战壕寻遍,

让你的灵魂作证,一片面包也寻找不见。你身负重伤,饥肠辘辘辞别人间,

我当时就立下誓言:

找到面包,我立即给你, 献到亲爱的儿子墓前,

起来吧,让我把面包和我的心一并奉献。

⋯⋯

孩子呵,现在再也不用担忧,我们已经胜利, 我给你带来了面包和自由的信息。

你曾在我胸前吮吸母亲的乳汁,

那是对你,宁死不屈的战士的奖励。

此诗通过一位革命母亲在儿子墓前所言,歌颂了革命战士的牺牲奉献精神,揭示了胜利的来之不易。

伊朗立宪运动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还与当时革命刊物的大批涌现分不开。这些刊物培养了一批杰出文学家。当时宣传新思想,鼓励人民起来革命的代表性刊物有《天使号角》和《北风》等。《天使号角》周刊于 1907 年创刊于德黑兰,其主编是贾杭吉尔汗,主要撰稿人是著名作家和学者阿里·阿克巴尔·德胡达(1879—1956)。德胡达生于德黑兰,青年时入德黑兰政治学院学习,1903 年游历欧洲,受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回国后为《天使号角》撰稿,1908 年,反动势力一时喧嚣时,《天使号角》被取缔,主编被处死, 德胡达也被迫流亡瑞士。

德胡达主要为《天使号角》的《无稽之谈》专栏撰稿,其文章轻松活泼又尖锐泼辣,对封建宗法制度的腐败落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对宗教界上层人士的伪善愚昧均给予了辛辣的嘲讽揭露,是伊朗讽刺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北风》当时是在伊朗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它以刊载政治讽刺诗为主,其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均为诗人赛义德·阿什拉芙尔丁(1870—1933)。阿什拉芙尔丁生于喀兹文,少年生活贫困,20 岁时到大不里士学习,并开始诗歌创作。他在一首诗里表白自己的创作初衷说:“一千三百二十四年① , 我国兴起了宪政运动,我也吹起了这徐徐微风,散发阵阵清香,使人们头脑

① 指回历,公元系 1906 年。

清醒。”他的办报宗旨是“以朴实而优美的语言和民众交谈”。他的 2 万多首诗作正是他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另外《北风》还发表其它一些诗人的作品。如 1909 年革命高潮时发表的一首揭露宗教首领谢赫·法兹罗拉·努利的诗就很有特色。该诗写道:

哈吉,市面之上生意兴隆,

来买吧,减价出售,血本牺牲, 拍卖的是整个伊朗,

连同穆斯林的尊严和名声, 勒计特、喀兹文、库姆和卡善

来买呀,整国拍卖,售价低廉。哪个来买,哪个来买!

《天使号角》和《北风》等报刊,以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力和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对伊朗文学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特别是这两个报刊上刊载的大量讽刺文学作品,也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色。这些讽刺作品寓激愤于戏谑,以表面轻松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心中严肃的主题,在现实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伊朗立宪运动时期的文学创作,在语言使用方面对伊朗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纵观伊朗文学史,在此之前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但是到了立宪运动时期,立志改革的先觉者利用文学创作宣传先进思想,启发群众觉悟, 诗歌这种形式就有一定的约束,而散文的效果就会好一些,所以,富于表现力的散文就应运而生。新出版的百种以上的报章杂志上发表的大批接近人民大众的口头语的、反映现实的散文作品就是很好证明。此后,伊朗文学史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美的小说散文作品,为伊朗文学史增添了新的光彩。

巴哈尔

密尔扎·穆罕默德·塔吉·巴哈尔(1886—1951)是伊朗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伊朗东部城市马什哈德,其父穆罕默德·卡赛姆·萨布里亦是著名诗人,曾获得国王授予的“诗人之王”的封号。他自幼随父学诗,14 岁即参加一些文人聚会,朗诵自己的习作。1903 年他 17 岁时,他父亲去世,他也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并由国王下令承袭了其父“诗人之王”的封号。这宫廷诗人的荣誉与前程并没有太多地吸引他, 他反而受 1905 年立宪运动的影响,投身到这场民主主义革命中去。但他的思想发展也是经过一个由保守、改良到激进的过程的,这在他的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巴哈尔早期创作体现了他曾幻想通过规劝与请求使统治者关心民生、抵抗外侮的思想。如他在 1907 年创作的一首诗中写道:“君主啊!请睁开你那睿智的双眼,看一看来日的结局,请睁开你那明亮的双眼,看一看自己的下场,伊朗现在任人欺凌侮辱,眼睁睁地遭到灭亡!”但历史的事实证明, 革命者与保守派之间是不可调和的,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之间的矛盾

也更加尖锐起来,巴哈尔诗作也多了激切的言词。他在 1909 年写的一首诗中说:“君主啊!你不要再挖自家的墙脚,不要再把国家和自己抛入屈辱的深渊,不要再穷奢极欲,自毁根基,不要再暴虐枉法,自甘下贱,如果你还记得总有清算的一天。”显然这已从规劝转入激烈的指责。

1909 年伊朗民主党在马什哈德成立,巴哈尔被选为省委委员,并负责出版党刊《新春》。《新春》被封,他转而主持出版《早春》。后《早春》也被查封,他也被当局强迫迁到德黑兰定居。这样,由于他亲身参加了革命运动,使他思想认识也有了升华,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外国侵略者的危害,并清醒地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决心呼唤他们觉醒。所以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了拓展。如他在 1909 年写的一首诗作中抒发对祖国的爱和揭露俄英帝国主义的罪行写道:

你怎么竟变成一片废墟,呵,祖国! 外国军队到处横行无忌,呵,祖国! 你本是我们聚会时的明烛,呵,祖国!

如今,竟成了别人烛火中的飞蛾,呵,祖国! 你是我的至亲骨肉,你是我的园中的鲜花, 可如今,你为何这样声名败落,呵,祖国! 俄国、英国都来把我们欺凌,

给我们带来灾难和苦痛。

⋯⋯

祖国呵,你满目疮痍,

祖国呵,你到处是残垣断壁!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调描写了其祖国满目疮痍、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同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本国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的指责。而当伊朗南北方革命力量联合行动,进军德黑兰,革命运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巴哈尔创作的诗作就充满欢快乐观的情绪,其间在马什哈德召开的一次庆祝胜利的群众大会上,朗诵的都是巴哈尔的诗作。

伊朗革命的胜利引起了外国帝国主义者的仇视与恐慌,他们决心要扼杀伊朗此次革命运动。如早在 1909 年 4 月,帝俄就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占领了伊朗的大不里士。1911 年,俄国又与英国联手,借故向伊朗发出了最后通牒,紧接着俄英侵略军就对伊朗的革命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在此紧要关头,巴哈尔坚定地为革命大声疾呼,号召人们起来与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呵!伊朗人,伊朗已经大难临头, 大流士之国,陷入尼古拉之手,

凯胡斯陆的国土要被恶龙一口吞下, 穆斯林的尊严何在?

民族崛起,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的正直的兄弟呵!你们为什么这样软弱可欺? 伊朗属于你们,伊朗是你们的。

伊朗 1905 至 1911 年的民主革命运动,最后在内外敌人的勾结镇压下,

终致失败。这对巴哈尔的打击很大,使他一度陷入消沉。本世纪 20 年代后期,巴哈尔主要精力去组织一个文学团体“学府”,并办有刊物《学府》杂志。他以这个团体为中心,团结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并在《学府》杂志上发表他们研究和探讨文艺理论问题的文章和一些文学作品。礼查上台后,巴哈尔退出政界,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他曾任过德黑兰大学教授。但礼查政府还是不放过他,他曾被捕两次,一次被赶出德黑兰逃亡到伊斯法罕。他曾有诗描述自己被捕的经过。其中一首写道:

节日之夜,我已上床安眠, 一伙人突然闯到我的床边, 他们从我们外花园中的小路,

像一堆蚂蚁,偷偷地溜到我的面前。带头的是瘸子法赫拉依,

两三随从与他走在一起, 他们翻检着我的书籍手稿, 然后就一古脑装进袋里, 随后他们便把我逮捕,

像豺狼把一只羊羔叼在嘴里。① 但巴哈尔并没有在这种白色恐怖下屈服,他仍在为革命呐喊,仍坚定地相信革命的必然胜利。如他在 193O 年写的一首著名抒情诗《达玛温德》中,把“达玛温德”这座高山比作祖国,预言她“将获得自由,高声吼叫,像一头困兽,冲出兽棚。”并满怀信心地宣告“你那炽烈的光辉,将照彻阿尔卑斯和阿隆德群山!”这都是他暂时受压抑,但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念心情的真实写照。

巴哈尔一生创作了两万多行诗,其中 20 世纪初伊朗立宪运动时期所作是其精华所在,他的诗既继承了古代波斯诗歌的传统形式,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如他在立宪运动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几乎涉及了当时伊朗所有的政治社会大事,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和反帝反封建精神。伊朗诗歌史上,1905 年至 1911 年是个大的变化时期,其突出标志是具有强烈的思想内容的政治诗的出现,而巴哈尔正是这一深刻变革的开创者之一,所以他也成为伊朗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