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林及其文学理论著作《莱辛传奇》

弗朗茨·梅林(1846—1919)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史上杰出的评论家、历史学家,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早年是个民主主义者,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投身社会主义运动。1891 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 1916 年参加左派组织斯巴达克派,1918 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时期,参加创建德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党中央领导人。他曾与恩格斯有交往,并与李卜克内西、蔡特金、卢森堡等革命家关系密切。

梅林在投身革命运动的同时,有不少著作问世。如《莱辛传奇》、《德国社会民主党史》、《卡尔·马克思》、《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等。其中《莱辛传奇》是他文学评论方面的代表作。此书主要内容是对 18 世纪的普鲁士国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及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剧作家、文艺批评家莱辛的评价。当时一些受沙文主义影响的文学史家和历史学家将弗里德里希二世吹捧为开明君主,认为他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国启蒙文学的促进者,称他为“复兴国家的英雄”,并把普鲁士的兴起看作是

拯救德国的希望。梅林在《莱辛传奇》里列举了大量的事实,驳斥了这种观点,揭发了普鲁士推行军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本质,并用莱辛的生平和事实证明正是普鲁士的侵略好战阻碍了德国的启蒙运动。此书出版后, 引起恩格斯的重视,他在 1893 年给梅林的信中对这部书做了评论。恩格斯认为,此书虽然在方法论方面有些欠缺,如对于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辩证关系考虑的不够等,但仍不失为“是现有的对普鲁士国家形成过程的最好论述,我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好的论述,在大多数场合,甚至在细节方面,都很正确地揭示出相互关系。”①

梅林还有不少文艺论著及文章对德国和其它国家的文艺思潮进行了评论。如他对自然主义的评论,认为自然主义虽然有勇气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但最后却陷入“奴性地模仿自然”,不能够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什么办法。他对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唯美主义倾向明显的文学流派也进行了评论。他认为文学和艺术就是要反映社会现实,作家和艺术家就是要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而绝不能躲进艺术的象牙之塔,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如他说:“作家和艺术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浮游在云端里的, 而是生活在他们的人民和时代的阶级斗争中。”他还要求作家“不仅要把握住旧世界,而且还要把握住新世界;不仅能够从鄙陋的统治世界里挖掘出今天的祸患,还要能够挖掘出明天的希望。”①梅林的这些论述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显然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起了积极作用。

  1. 冯塔诺及其长篇小说《文菲·卜利斯特》

台奥多尔·冯塔诺(1819—1898)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出生于一个药商家庭,早年在柏林、莱比锡等地药店里工作,17 岁时参加了柏林一个文学组织,并立志从事文学事业。后来曾当过几家报馆的记者和编辑,1870 年普法战争时曾是普鲁士的前线记者。将近 60 岁时,冯塔诺才成为一个专业作家,并专注于长篇小说的创作。

冯塔诺最早是从事诗歌和游记的写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勃兰登堡漫游记》,描写勃兰登堡的贵族生活和风土人情。但真正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还是他的长篇小说。他从 1878 年年近 60 岁时出版的第一部小

说起,到 1898 年去世时止的 20 年间,共创作了 20 多部小说,主要是长篇。如《暴风雨前》(1878)、《沙赫·封·乌特诺夫》(1883)、《迷惘与混乱》(1888)、《燕妮·特莱勃尔太太》(1892)、《艾菲·卜利斯特》(1895)、

《施泰希林》(1899)等。

《暴风雨前》是冯塔诺的第一个长篇小说,它描写了 1812—1813 年解放战争前夕勃兰登堡的贵族、市民以及农民的生活,是冯塔诺走上批判现实主义道路的开始。《沙赫·封·乌特诺》通过普鲁士军官沙赫和一位曾经是

① 1893 年 7 月 14 日恩格斯致弗·梅林信。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502—503 页。

① 转引自杨周翰等人编《欧洲文学史》,1982 年,人民出版社版。

美女但后来因得天花而成了麻子的姑娘的恋爱婚姻,批判了普鲁士社会虚伪堕落的道德观念。《艾菲·卜利斯特》也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丑恶进行了批判。《迷惘与混乱》是冯塔诺描写现实生活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贵族少年与贫民少女的恋爱故事,对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社会偏见与习惯势力给予了揭露批判。《燕妮·特莱勃尔太太》则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当时的资产阶级,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思想。冯塔诺在给他儿子的信中曾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在于揭露资产阶级观点的空虚、冷酷、傲慢与伪善。燕妮·勃莱特尔太太就是 70 年代已经变得富有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典型。冯塔诺这些作品对德国历史、现实,贵族、贫民,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作了多方位的描写反映,表现了他憎恶贵族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暴发户,同情下层贫民和歌颂他们善良品质的思想。

《艾菲·卜利斯特》是冯塔诺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描写贵族小姐艾菲·卜利斯特的婚姻悲剧。艾菲·卜利斯特年方 17 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她母亲青年时的情人殷士台顿男爵。殷士台顿是海滨小城凯辛的行政长官,他与比他小 20 岁的艾菲·卜利斯特结婚后,只顾钻营仕途,从不关心妻子。这样使得艾菲十分寂寞孤独。而这时殷士台顿的朋友,一个善于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克兰巴斯少校乘虚而入,与艾菲发生了暧昧关系。后来殷士台顿调职柏林,文菲就此摆脱了克兰巴斯。可六年后,殷士台顿无意间发现了克兰巴斯给艾菲的情书,感到他贵族的荣誉受到了损害,于是决定与克兰巴斯决斗,结果打死了克兰巴斯,并且和艾菲也离了婚。离婚后艾菲被赶出家门,离开了孩子,父母迫于社会舆论也不敢接纳她,最后艾菲在痛苦绝望中抑郁病死。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通过艾菲·卜利斯特的不幸婚姻遭遇,揭露批判了普鲁士社会道德习俗的虚伪和残酷,指出在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下,人们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必然与其产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又必然是个人的毁灭。艾菲是这部小说中刻划得最成功可爱的人物,也可以说是冯塔诺所有作品中最成功可爱的人物。艾菲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对生活的唯一奢望就是希望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爱情。但在当时那种社会制度下,她的这一愿望不可能实现。她在父母之命下,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又是她母亲情人的殷士台顿, 这本身就埋下了祸根。加之殷士台顿又是个不懂感情、只知往上爬的人物, 就又为第三者的插足提供了条件。而一旦当艾菲的私情暴露后,为了维护贵族的荣誉,殷士台顿就毫不客气地将她赶出家门,最后造成克兰巴斯送了命,艾菲以悲剧结束,殷士台顿也并不幸福。作者在描述这种失败的政治婚姻时,并没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哪个个人,而是对准了普鲁士的整个上层建筑,形象他说明是普鲁士的社会道德准则使其间人物变得冷酷无情。

这部小说艺术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结构非常紧凑,它不像一般小说有一个主线,还有副线,另外加一些穿插与插曲性叙述,而是以一个事件即艾菲的婚姻为中心一贯到底。这也是冯塔诺小说的一贯创作手法。这种创作

手法使他的小说一般人物比较少,故事情节非常集中,因此卢卡契称他的长篇结构具有“中短篇小说的倾向”。在具体细节描写方面,冯塔诺也服从于他这种指导思想,写得简练含蓄。如对艾菲私通并没做过多的直接的描写, 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对于决斗这种很富戏剧性场面的描写,也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在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描写方面也限定在必要的范围之内,不为描写而描写,而是为了衬托和突出人物的心情和动作,因此不仅不延缓情节的发展,反而对其起了推动作用。这在欧洲小说的一般注重大段大段心理刻划和景物描写中是比较少见的。其次,这部小说还很善于通过对比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如通过艾菲和她的丈夫以及和其它贵族女性的对比,使艾菲性格更突出,更引起人们的同情。另外,此小说艺术方面的高超处还表现在成功的对话。每个人物的对话都表现了个人和他所处阶级的心理活动,都与情节发展和社会道德制度联系起来。如殷士台顿与威勒斯道夫的对白,阐明他决斗的动机就是为了维护贵族荣誉,结尾处老布利斯特见到老犬洛洛在艾菲坟前的一番感慨,指出人性不如狗的本能等,对发展情节、点明主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艾菲·卜利斯特》成为一部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