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文学

北欧主要包括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其地理位置处于欧洲边缘, 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直到 19 世纪初,随着北欧海上贸易的扩大,造船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才开始活跃起来。资本主义的活跃,促使资产阶级先后参政。但纵观北欧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资产阶级很少表现出革命性,它们惧怕国内农民运动,采取了和封建贵族妥协的立场。丹麦、瑞典和挪威就在 19 世纪中叶和 20 世纪初叶先后建成君主立宪制国家。其间在欧洲革命形势影响下,北欧各国人民不满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朽统治,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丹麦统治者为了转移视线,摆脱国内的危机,于 1863 年向普鲁士发动了战争,结果由于惨败丢失了大量领土,更引起各阶层的不满。挪威人民也不堪忍受异族的长期统治压迫,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 1905 年终于获得了独立。

在这种形势下,北欧诸国文学普遍从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转向批判现实

主义,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20 世纪初无产阶级文学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都为欧洲文学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其中丹麦、挪威、瑞典三国文学的发展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丹麦有勃兰兑斯、尼克索等人。

盖奥尔格·勃兰兑斯(1842—1927)是北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家。他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64 年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去欧洲诸国旅游学习。曾任报刊记者、编辑和大学教授。他的文学评论作品主要收入他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卷,1871—1890)一书。他高度评价 19 世纪西欧文学的成就,并以此为榜样,猛烈抨击丹麦文坛。他指出,这一时期丹麦文学创作处于停滞状态,比欧洲落后 40 年左右,丹麦文学虽具有淳朴的诗意, 但内容空洞软弱,缺乏变革精神,这种文学特征对社会进步是有害的。如其充满了“非常抽象的理想主义,它不是以我们的生活为题材,而是以我们的梦想为题材。这种理想是对现实的逃避。”勃兰兑斯进一步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主要是由于丹麦作家大部分出身于官僚、牧师和大学教师,他们受官方和神学思想影响大严重,因此只能写出一些毫无生气的作品,基于此,勃兰兑斯大声疾呼,要求作家发挥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在文学上造成一个“近代的突破”。同时“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讨论。”

勃兰兑斯这种激进民主主义文学观不仅为丹麦文学昭示了某种方向,而且也震动了整个北欧文坛,并虽然他本人不断遭到攻击迫害,但他这些理论却迅速传播开来。如丹麦的雅可柏生(1847—1885),挪威的易卜生、比昂逊(1832—1910)、加尔伯利(1851—1924)、李(1833—1908)和基兰德

(1849—1906)等人纷纷起来响应,一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学运动。其结果是北欧诸国文学一反浪漫主义脱离实际的倾向,纷纷关注起社会实际来, 对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残暴进行了揭露批判,从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占了主潮。不过也应看到,勃兰兑斯及其追随者们虽然对社会不满,但也只是“提出问题来讨论”,没有明确的纲领,所以其中不少人后来转向自然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方面去了。

马丁·安德逊·尼克索(1869—1954)是北欧无产阶级文学的旗手。他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工人家庭里,小时做过牧童、报童、农场雇工、石匠、鞋匠和泥水匠等,后来勉强上了大学。 19 岁时他参加了丹麦工人运动,开始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后曾到过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诸国,对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广泛了解。特别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后,使他找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道路,退出了社会民主党,成了丹麦共产党(1920 年创立)的创始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到迫害,但仍积极参加工人运动,享年 85 岁。

尼克索从 24 岁开始创作后,60 年来写了大批小说、诗歌、政论和戏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三部曲长篇小说《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女儿》(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这三部曲围绕马克思主义者莫尔顿和机会主义者贝莱这两个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第一部《征服者贝莱》包括四卷。第一卷《童年》和第二卷《学徒》以贝莱青少年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丹麦普通劳动者在七、八十年代的贫困生活。第三卷《伟大的斗争》和第四卷《黎明》以贝莱成为工人领袖并蜕化为机会主义者的过程为背景,反映 90 年代丹麦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揭露了其间机会主义者的背叛行径。其中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反映社会丰富全面。代表了他早期创作批判暴露社会现实的特点。

挪威有易卜生和比昂逊等人。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也是北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即因家庭破产而出来谋生。1849 年欧洲革命浪潮波及挪威时,易卜生到首都克立斯替阿尼遏(今名奥斯陆)参加工人和学生运动,并开始文学创作。他前后有 25 部剧本和一些诗歌散文问世。

易卜生早期创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他在 50 年代与 60 年代之间写了《厄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7)、《赫尔格兰德的勇士》(1858)、《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历史剧。这些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取材于古挪威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再现了挪威人民所熟知的古代英雄人物如英格夫人、霍尔恩等及其事迹,对激发挪威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促进现实的

民族解放运动有积极作用。他的这些历史剧的成功为他赢得了一定声誉,他先后被卑尔根剧院和挪威剧院聘为经理及艺术指导。

1864 年至 1891 年,易卜生由于不满本国统治者不支持丹麦人民反抗普

鲁士而侨居意大利、德国等地,长达 27 年。他的创作也从浪漫主义转向批判现实主义。1866 年至 1867 年他创作了诗剧《布朗德》和《彼尔·金特》。这两部诗剧是他从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表现了他憎恶资产阶级政客所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要求个性解放下的真正自由,揭露批判当时欧洲社会庸俗自私风气的思想, 1877 年以后,易卜生开始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剧”的写作,主要有《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

《社会支柱》描写被称为“社会支柱”的保守党人物、船厂主兼海运家博尼克,他虽然被冠以慈善家、好丈夫与好父亲的美名,但实际上是个欺男霸女、唯利是图的恶棍。作者对博尼克的揭露讽刺,实际上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讽刺,并预示了这个社会的必然灭亡。

《人民公敌》是易卜生剧作中揭露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它描写科学家斯多克芒决心改造有传染病菌的温泉浴池,并提出了改建计划,但因触及了资本家的私利,所以遭到以市长为首的当权者和有产者的强烈反对。斯多克芒对此勇敢抗争,但却被宣布为“人民公敌”。作者借此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及其民主的虚伪性,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就像那有病菌的温泉一样,亦充满了病菌。

1891 年,易卜生回到了祖国,他的创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他的创作重心逐渐从对现实的关注批判转向描述内心活动和精神分析。有《建筑师》(1892)、《小艾友夫》(1894)、《博克曼》(1896)、《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1899)等剧作。这些作品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面仍有揭露批判,但批判力度已显然下降,不少作品还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这与他晚年思想的孤独悲观是密切相关的。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家庭》、《娜拉》)是易卜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曾震动欧洲剧坛,对世界文坛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该剧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夫妻关系的剖析描述,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地位和妇女解放的问题。所以有人将《玩偶之家》比作“妇女独立的宣言书”。

《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娜拉是个年青貌美的女子,她小时候是父亲的玩偶—

—“小宝贝儿”,嫁给银行经理海尔茂后,又成为丈夫的玩偶——“小鸟儿”、“小松鼠”。娜拉很爱她的丈夫,曾假冒父亲的签名举债救过病重的丈夫, 是个好妻子。海尔茂表面上也很爱他的妻子,俩人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但当 8 年后,格洛克斯泰寄来了娜拉伪装签字借款的信时,海尔茂认为有损他的声誉,便辱骂娜拉是“伪君子”、“下贱女人”,并剥夺了她教养孩子的权利。虽然中途海尔茂由于信件的收回又对娜拉表示了热情,但未获得谅解,他们的夫妻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娜拉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认清了海尔

茂肮脏的灵魂,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决心摆脱这种处境,于是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去追求新的生活。

娜拉是《玩偶之家》着力塑造的人物,她是个觉醒的知识女性,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他还敢于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生活,所以一旦当她发现海尔茂的卑劣低下时,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并对整个社会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如她说:“从今以后我不能再相信大多数人的话。”她认为限制妇女正当权利的法律是“笨法律”,宗教也是一些无用的东西。她正是在勇敢地冲破资本主义的法律、宗教和道德的束缚中,实现了“人的精神的反叛”,显示了他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当然,她的这种个人的反叛,是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从而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海尔茂是与娜拉性格相对立的一个人物,是资产阶级市侩的典型概括。他极端自私虚伪,唯利是图,连妻子也成了他的玩物。作者通过对他的这种性格的刻划,揭露了资产阶级卫道士的冷酷无情,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欺诈,从而更加深了其批判力量。

《玩偶之家》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首先,它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基础上,敢于大胆创造革新。当时欧洲戏剧多流行乔装、谋杀、决斗等惊险场面和意外事件,而此剧中人和事仿佛平常人都见过,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其次,该剧和易卜生的其它戏剧一样,把“讨论”作为戏剧的重要因素。如剧中娜拉冒名借债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娜拉最终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剧情的主要线索,而且也是读者观众所关心的。易卜生采用此法,不仅加强了剧作思想性,而且也加强了剧作的艺术魅力。另外,此剧还成功地运用了追溯手法和心理刻划的艺术手法。追溯手法如戏剧中的倒叙,运用得好可以使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心理刻划如果成功亦可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易卜生在他的很多戏剧作品中都驾轻就熟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段。

《玩偶之家》在我国的影响也很大,1918 年 6 月 15 日《新青年》以《娜拉》为名发表了此剧本,1935 年全国各地还纷纷将此剧搬上舞台,这一年被称为“娜拉年”。可见其影响之大。

比昂斯籐·马丁纽斯·比昂逊(1832—1910)是挪威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作为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士,为挪威的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先后创作了《新婚的一对》(1865)、《报纸主笔》(1874)、《破产》(1875)、《挑战的手套》(1883)等一系列著名的社会剧。这些作品由于猛烈地抨击了挪威资产阶级的丑恶行为而震动了社会,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并很快在欧洲其它国家上演,反响热烈。比昂逊也被誉为是与易卜生齐名的作家。

比昂逊的代表性剧作是《破产》,它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罪恶。其中主要人物是投机家悌尔德,他为了赚大钱,将农民的储蓄存款骗来去做

交易,使他们流离失所。当他在投机失败后,又企图用哄骗、哀求、恫吓等手段来挽救败局。最后在不得不承认破产后,又想携带工人工资潜逃。剧本对这个资本主义金融家丑恶自私灵魂的揭露可谓淋漓尽致,不愧为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但《破产》也和比昂逊的其它剧作一样,往往显出对资本家的过多同情,如在该剧的结尾悌尔德又变成一个真正的人。这也说明作者头脑中具有浓厚的改良主义思想。

瑞典有斯特林堡和拉格洛夫等人。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27)是瑞典著名的戏剧家和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商人家庭,当过小学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化学实验员,一生在贫困中度过。他先后创作了 50 多部多幕和独幕剧,60 多部小说、诗歌和散文集。

斯特林堡的创作道路比较复杂。他早期的作品尖锐地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如企业家的冒险欺诈、官僚的因循守旧、慈善家的假仁假义、贵族的寄生生活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小说《红房子》(1879)、《新国家》(1882)等。《红房子》通过对建立在商业式利害关系基础上的古拉乌斯·法尔克家庭生活的描写,揭露描述了名士派艺术家的浪漫生活、高利贷者的贪得无厌、报刊界的卖身求荣、好虚荣太太们的假慈悲。

但随着斯特林堡受叔本华、尼采、佛洛伊德等人哲学思想影响的越来越明显,他的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便被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所代替。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里惯用的题材是“超人”的胜利,“贱民”的短视和妇女的道德败坏等。如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自然主义戏剧《父亲》(1887)、《朱丽小姐》

(1888)、《伴侣》(1888)和《死亡的舞蹈》(1901)等,虽然以现实生活为题村,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但由于作者从变态心理出发,直接描写变态的社会关系,所以对问题的解决做了错误的回答,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然主义主张。这些作品总是把妇女看成祸首,认为妻子对丈夫总是撒谎、欺骗。如在《父亲》一剧中,描写妻子为了和丈夫争夺女儿的好感,不择手段地用诡计把丈夫逼成疯子。这些人彼此虎视耽耽,时刻打算扑过去掐死对方。他们因为自己痛苦, 就以别人更痛苦为快。这些剧本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把人生描写成本能和欲望的冲突,对生活做了歪曲的解释。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斯特林堡又重新修正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晚年又回到了自己以前的民主主义原则上来,反对军国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压迫,反对文学中的颓废倾向。但他在 1902 年写的《梦的戏剧》,却又成为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该剧以无逻辑的梦魇的形式,描写天帝因陀罗的女儿为了了解人类来到人间的见识与感想。她来到人间后,发现“瑞典是一所疯人院”,处处充满剥削和压迫,但这位神的女儿得出的结论是,人间痛苦是由于人的欲望和堕落所造成的。于是乎

她和被折磨的人一起呼号,期望上帝来拯救。作者在剧本中表达了渴望摆脱痛苦的思想,但却又充满由于痛苦

而失去常态的绝望情绪。

斯特林堡对北欧的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文学影响较大。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是瑞典著名女作家。她出生于瑞典西部伐姆兰省玛巴卡村的一个贵族地主家庭,从小喜爱文学,20 岁后到斯德哥尔摩读书,毕业后在瑞典南部一个小城担任过 10 年女子中学的教员。她先后创作有长篇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891)、《假基督的奇迹》(1899)、

《耶路撒冷》(1901—1902)、三部曲《吕温斯葛尔德的戒指》(1925—1928) 和童话《尼尔斯历险记》(1906—1907)、短篇小说集《看不见的联系》(约1891)等。《古斯泰·贝林》是拉格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根据瑞典历史上曾存在的具有勇敢、仁慈、侠义、智慧的食客这一阶层及其传说写成,塑造了一个精力充沛、耽于嬉戏的可爱人物——牧师贝林。该小说具有非常浓厚的神话色彩,现实世界和超自然力量混合一起,既有对现实的刻划,也有对理想的歌颂。这部作品问世后,使拉格洛夫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尼尔斯历险记》是格拉洛夫为儿童写的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但却使她在北欧获得了与《安徒生童话》作者安徒生齐名的美誉。

拉格洛夫于 1909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14 年又被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两项殊荣是对她文学成就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