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特曼及其剧作《日出之前》

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是德国文学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自然主义剧作家。他出生于德国东部的西里西亚,祖父在普鲁士军队中当过兵,父亲是旅店老板。他少年耽于幻想,喜欢雕塑,曾入布雷斯劳艺术学院学习。 1884 年到柏林大学学习,与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相识,并接触了左拉和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开始练习写作。1888 年,他的第一篇有影响的带有自然主义特色的小说《道口工蒂尔》发表于慕尼黑的《社会》上。1889 年,他的五幕社会剧《日出之前》的发表,确定了他自然主义戏剧家的声誉,并奠定了他自然主义文学的领袖地位。此后他陆续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 如剧本《织工》(1892)、《獭皮》(1893)、《弗洛里昂·盖耶》(1896)、

《车夫亨舍尔》(1899)、《罗泽·贝恩特》(1903)、《大老鼠》(1911) 等。1888 年至 1911 年这 20 多年是霍普特曼创作的旺盛期,他的文学成就便

主要是这一时期取得的,他也因此于 1912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另还

获得了莱比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希特勒上台后,年已 71 岁的霍普特曼蜇居家乡写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次年(1946),他逝世于西里西亚老家。

霍普特曼的创作倾向是多样化的,他虽然早期以自然主义文学家著名于世,但后来又创作了现实主义杰作《织工》、《车夫亨舍尔》等。中间还有象征主义甚至神秘主义作品《沉钟》、《汉奈蕾升天记》等。从题材来看, 霍普特曼作品既有反映当时人民苦难生活的,也有宗教神秘题材、童话题材和关于希腊神话的题材。从文学样式来看,除他得以成名的戏剧外,还有诗歌、散文、小说、回忆录、游记等。戏剧方面又有悲剧、喜剧、悲喜剧、历

史剧、宗教神秘剧等。从语言角度来看,霍普特曼的创作既有诗体的,又有散文的,既有使用标准语的,也有使用方言的。这些都反映了霍普特曼创作的极为丰富。他一生有 54 部剧本、18 部中长篇小说、6 部史诗、3 部诗集和大量的回忆录传世。其中《织工》是他后期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该剧叙述了 1844 年西利西亚织工反对工厂主残酷剥削压榨工人而举行的一次斗争。其中工厂主德莱西格及一些织工的形象刻划得鲜明生动,反映了劳资双方的尖锐矛盾。

《日出之前》是霍普特曼赢得自然主义戏剧家声誉的代表作。它主要描写发生在西利西亚农村里的一个故事。某公司在这一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矿,开始从农民手里大量购买土地。村民克劳塞靠出卖土地富起来,并成了大资本家。但他成了富翁后,沉湎酒色,无所用心,致使他的妻儿女婿也成了酒徒。克劳塞后来还寡廉鲜耻地追求起他的女儿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克劳塞的小女儿海伦娜对此非常厌恶,可也无计可施。可就在这时,海伦娜认识了来西利西亚采访矿工贫困与资本家暴发的新闻记者洛特,对他提出的要改革不平等社会的主张非常崇拜,并产生了爱慕之情。洛特也答应带她离开这里,两人共同劳动,开始过新的合理的生活。可是后来洛特发现了海伦娜的父亲是个酒徒后就抛弃了她。海伦娜在洛特离她而去后,失望至极,于是便在日出之前自杀了。此时她的父亲克劳塞也正从酒店喝得烂醉归来。

《日出之前》对现实的批判是很明显的,它揭露了工业化时期的贫富两极分化,指出颓废、道德沦丧、酗酒等现象正是工业化时期的社会不健康产物。另外还对德意志帝国的穷兵黩武给予了谴责。该剧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自然主义戏剧,被誉为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范本,霍尔茨赞扬它是“用德语写的最好的剧本”,冯塔诺也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时在德国上演曾引起很大轰动,震撼了沉闷的社会空气。该剧是一出悲剧,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剧,洛特不是战士,而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海伦娜也不是英雄, 而是牺牲品,这些可看出左拉理论与小说的明显影响。霍普特曼以自然主义理论解释,酗酒是环境的产物,是一切不幸和堕落的根源,而这些在个性发展和个人的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性。另外,海伦娜的自杀表明作者面对现实环境毫无办法,作者虽对海伦娜深表同情,但也认为人只能受制于环境,反映了自然主义作家面对现实的消极态度。《日出之前》剧名的含义是: 当时的人们正处于黑暗和光明的交界处,这又从某种角度象征了作者对光明的到来的向往与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