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

俄国与东欧北欧诸国一样,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西欧各国晚。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已确立了统治地位时,俄国还深受封建统治之苦。直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才得到迅速发展。此时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尤其是 1853 年至 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更暴露了沙皇俄国农奴制的腐败,从而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其它人士的反政府情绪,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 年宣布废除农奴制。这一农奴制的改革不但没使农民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更残酷的剥削压榨,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这就造成俄国与西欧诸国的不同处是,虽然资本主义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地主照旧盘剥农民,政权仍掌握在贵族地主手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十分软弱。农民在双重压迫下,继续举行反抗起义。这种情况引起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注意,70 年代产生了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这样造成俄国无产阶级还未登上历史舞台时,平民知识分子承担了革命运动的领导责任。但民粹派无视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已得到很大发展的这一事实,企图通过半封建的“农民村社”实现“社会主义”,理论上认为历史的发展由少数杰出人物所决定,而人民是“群氓”,因此策略上采取

恐怖暗杀手段,结果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失败。80 年代,民粹派进一步堕落为自由主义者和富农的代表,蜕化为改良主义者。这一时期(1861—1895)被列宁称之为“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日益成长壮大。 80 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1895 年列宁领导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世界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俄国。1900 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做了思想准备。 1903 年,经过与各种反动势力的斗争,形成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1905 年, 爆发了第一次俄国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沙俄势力,为其后的十月革命进行了一次总演习。在 1908 年开始的斯托雷平反动统治年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不少革命同路人动摇变节,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颓废文化泛滥,布尔什维克党及其领导者列宁与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作了多方面的准备。终于在 1917 年 10 月,在列宁领导下发动了“十月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这一时期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时期”。

俄国在世界现代前期这一历史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时期,它对文学的影响也是直接和多方面的。在这种形势下,这一时期俄国文坛除批判现实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外,颓废文学也风靡一时,无产阶级文学也有了长足进步。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六七十年代进入繁荣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由于它不能适应新崛起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需要而逐渐衰落。其中创始人是伟大作家普希金

(1799—1837)。普希金后期创作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吸收了各流派的成就,在诗体小说、戏剧、长诗、中短篇和长篇小说创作中,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具备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主要特点。此外,其它一些以浪漫主义见长的作家如莱蒙托夫(1814—1841)、果戈理(1809—1852)等人,也于 30 年代转向现实主义。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批判。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者,别林斯基称他为“自然派”(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流派)的领袖。他的《钦差大臣》(1836)、《死魂灵》(1842)等,对专制农奴制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批判,其中一系列农奴主和官僚形象可以与西欧文学中的著名典型媲美。

到了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文学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期。这一时期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变化了的现实生活和革命民主主义的传播,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身发展看,创作经验已有

① 见《列宁全集》第 20 卷《论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

了相当积累,艺术手法已相当成熟,大批作家已能写出高度概括、深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了。于是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如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1859),屠格涅夫的《前夜》(1860)、《父与子》(186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

(186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4),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869)等。这些作品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反动和落后,反映了人民的觉醒,人物形象“多余人”被“新人”所替代,说明贵族知识分子已经丧失其进步意义,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

在此基础上,进入 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已走向衰落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繁荣并除原有的一些作家仍处创作旺盛期外,又产生了一批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如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绥拉菲莫维支、魏烈萨耶夫、库普林、安德烈耶夫等人。列夫·托尔斯泰反映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否定地主阶级专政国家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小说《复活》,达到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契诃夫写了大批中短篇小说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广泛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亦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成就之一。柯罗连科的中篇小说《盲音乐家》和长篇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把自发反抗的农民形象引进了俄国文学,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做出了贡献。

19 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走向衰落,除少数作家仍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外,大多已分化转向。如安德烈耶夫(1871—1919)等人倒向反革命阵营,和所谓颓废派合流;库普林(1870—1938)等人不能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大潮,陷入悲观失望,在创作中表现了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绥拉菲莫维支从 1905 年开始描写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最后转向社会主义;后起的阿列克塞·托尔斯泰(1883—1945)则仍然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 批判腐败没落的贵族社会。

综观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端于 30 年代,兴盛于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又取得了顶峰性成就。与西欧诸国文学相比较:时间方面,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走向衰落,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兴盛繁荣了一段时期;思想内容与创作手法方面,由于具体历史条件不同,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批判,不同处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资本主义丑恶现实和封建残余势力,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是揭露专制农奴制及其残余,当然后期也兼及有揭露资本主义的。俄国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从不同角度对专制政策的残暴、农奴制的腐朽、贵族上流社会的堕落、“多余的人”的苦闷徬徨、农奴制和城市“小人物”的悲苦命运、平民知识分子的探索以及决定俄国历史命运的事件等,做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一时成了他们创作的重要主题。其次,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讽刺艺术使用方面比西欧更突出一些。

如享有世界声誉的讽刺大师果戈理、契诃夫等人以“笑”作为武器,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普希金、谢德林、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中,也以独特的方式对专制农奴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另外,俄国文坛很注意创作与批评的密切结合,一些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及时总结“自然派”的创作经验, 批评某些错误性的倾向,促进了创作的繁荣发展,并形成了系统的文学理论。正是如此,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才在西欧衰落的情况下,又取得突出成就,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作家作品,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 世纪 90 年代,俄国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俄国文学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突出标志之一是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伟大革命家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学从理论方面给予了论述。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的党性原则,要求文学事业要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①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一文中,还提出“两种文化”的学说。即还处在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里,有居统治地位的地主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文化和处被统治剥削地位的劳动群众文化。列宁关于文学的党性原则和两种文化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纲领和批判继承一切文化遗产的指针,对俄国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基于列宁这一思想,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文学的宣传鼓动作用非常重视,在《火星报》、《真理报》(1912 年创刊)等党的机关刊物上发表过许多革命作品,培养了无产阶级作家,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从 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前 20 年,俄国涌现出了不少无产阶级作家。其中较著名者有高尔基、普列汉诺夫、绥拉菲莫维支、别德内依等人。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彼希柯夫, 他不仅是俄国的伟大作家,而且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他时跨世界现代前后两期,此处只对他前期创作作一简要论述。

高尔基出身于工人家庭,曾当过童工,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接触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可分为早期创作(1892—1899)和第一次俄国革命到十月革命前的创作(1900—1916)两个阶段。他最早是以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进入文坛的。这方面代表作有宣传自由高于一切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2)和著名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与

《鹰之歌》(1895)。《伊则吉尔老婆子》谴责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歌颂献身集体的崇高品质;《鹰之歌》抨击了以蛇为象征的苟且偷安、胆小怕事的小市民习气,赞扬以鹰为象征的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行为。这类作品反映了正在觉醒的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心声。另外,这一阶段高尔基还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的中短篇及长篇小说。如中短篇

① 见《列宁选集》第 1 卷。

小说《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

(1897)、《科诺瓦诺夫》(1897)、《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和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等。这些作品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工农革命者形象,但却也真实地反映底层人物的遭遇与思想感情,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小市民的庸俗保守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伪堕落,展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日益高涨的无产阶级斗争情绪。

1900 年后,高尔基直接参加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接受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教育,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文学创作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他以《海燕之歌》(1901)迎接了 20 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这首革命颂歌以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充满激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了鼓舞人民走向胜利的战斗号角。《海燕之歌》在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被看作是一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起了极大的政治鼓动作用。列宁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曾在他的《暴风雨之夜》(1906)中引用此诗中的企鹅形象来揭露立宪民主党人的丑恶嘴脸,并以此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豪迈诗句结束全文。 1905 年前夕,高尔基为继续深入批判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的罪恶,还创作了不少剧本,较著者有猛烈抨击自私保守习气的《小市民》(1901) 和展现流浪汉悲惨生活的《底层》(1902)。

1905 年,高尔基投身俄国第一次大革命运动,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创作了描写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母亲》(1906)和剧本《仇敌》(1906),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夏天》(1909),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罪恶的政论集《在美国》(1906),批判小市民顽固、落后、保守、自私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描写意大利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的童话体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童话》(1911—1913)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的头两部《童年》(1913)、《人间》(1915)等。《母亲》分上下两部,它取材于 1902 年索尔莫沃地区的工人“五·一”大游行事件,生动地描绘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壮丽图景,具体地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形象地塑造了具有高度阶级斗争觉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世界文学史中第一批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典型形象。《母亲》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它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另外,高尔基还在 1914 年至 1917 年先后主持出版了《无产阶级作家文集》,对团结帮助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起了积极作用,为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又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之三《我的大学》(1922), 描写俄国资本主义兴衰历史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和形象地再现伟大领袖列宁光辉人生的特写性回忆录《列宁》(1924)等, 从而进一步奠定了他世界文豪的地位。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他的情况留待下面评述。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支(1863—1949),原姓波波夫,少年生活贫困, 在彼得堡大学读书时参加了革命小组,并曾因写传单声援因谋刺沙皇而被判死刑的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而遭拘捕流放。流放期间,他创作了第一个短篇小说《浮冰上》(1889)。该小说通过对农民索洛卡深受富民剥削的描写,反映了旧俄时代农民的悲惨生活。 19 世纪 90 年代,他又创作了《岔道夫》、《在地下》、《无票乘客》等一系列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揭露资本主义残酷压榨的短篇小说。1903 年,绥拉菲莫维支参加了高尔基领导的文学团体“星期三文学联合会”,逐渐接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905 年俄国革命运动高涨时,他成为俄国最早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创作有中短篇小说《炸弹》(1905)、《葬礼进行曲》(1905)、《沙原》(1909)和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1912)等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描写工农运动, 反映他们遭受的压迫及其成长历程,揭露资产阶级的残暴,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文学特点。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写的著名长篇小说《铁流》(1924), 更使他蜚声世界文坛。

杰米扬·别德内依(1883—1945)原名叶菲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里德伏罗夫,他的创作可分十月革命前后两期。前期主要以政治抒情诗为主。如《连拿事件》(1912)反映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揭露统治者的血腥镇压;

《树皮鞋和皮鞋》(1912)、《杜鹃》(1912)以寓言体形式嘲讽统治阶级和孟什维克,鼓舞了人民斗志。特别是他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长诗《关于土地、关于自由、关于工人的命运》(1917)写两个农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反映了 1905~1907 年这段时期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使他成为俄国早期无产阶级诗人。十月革命后,别德内依的创作取得了更大成就,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成为苏维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这一时期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风起云涌、激昂澎湃,一些贵族资产阶级面对这种形势表现出恐惧、颓唐的心理和仇视反对,体现在文学方面颓废文学风靡一时。其中主要有象征派、“阿克梅”派和未来派等文学流派。最早出现的是产生于 19 世纪 90 年代的象征派,它不仅受到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而且还和茹科夫斯基的消极浪漫主义、费特的“纯艺术”诗歌有联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梅烈日柯夫斯基(1865—1941)、巴尔蒙特(1867

—1942)等人。他们的诗歌浸透了神秘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为“自我” 是唯一现实,即便描写客观世界也以上帝和某种超自然、超现实的东西来象征表现,抒发了一种悲观颓丧、孤独厌世的情绪。

“阿克梅”派出现于 20 世纪初,“阿克梅”一词来自希腊文,意为“顶峰”。该派的代表人物有诗人古米略夫(1886—1921)和阿赫玛托娃(1893

—1966)等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诗作是诗歌发展史上的顶峰,并宣传回到人类原始状态,赞美兽性,渲染色情和贵族资产阶级生活情趣,歌颂帝国主义

的掠夺战争,同时在个人思想意识方面表现出极度的绝望情绪。

继“阿克梅”派后,未来派也喧嚣一时。未来派作家狂热追求形式,空喊“革命”口号,标榜创造“未来艺术”,其作品文字晦涩难懂、佶屈聱牙, 实际上是以无政府主义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对于这些不利于革命的颓废派文学,一些无产阶级作家给予了批评。如高尔基在《保尔·魏尔仑和颓废派》等文里,指出颓废派是“一种有害的、反社会的现象,一种必须与之斗争的现象。”普列汉诺夫也谴责颓废派在虚伪地宣传艺术的无思想性和追求形式主义。十月革命后,颓废派文学在前苏联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