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及其文艺批评理论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1875 年至 1883 年时基本是个民粹派主义者,上大学时曾编辑过民粹派刊物。后遭政府迫害流亡到国外,开始接触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883 年, 他在日内瓦组织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并开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向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他还开始批判他早期信仰的民粹派的一些错误观点,写了《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1883)、《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论一无论历史观之发展》(1895)、《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1898)等文章。这些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列宁称其“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① 后来列宁对他这一时期的总体评价是“他个人的功绩在过去是很大的。在 1883 年至 1903

年的 20 年间,他写了很多卓越的著作,特别是反对机会主义者、马赫主义

者和民粹主义者的著作”。②但到了 1903 年以后,他思想开始右倾,在工农

联盟等问题上与列宁产生分歧,以至在 1903 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反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倒向孟什维克并成为其一个首领,敌视十月革命。

普列汉诺夫作为一个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他著有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批评唯心主义理论和颓废派“为艺术而艺术”主张等方面的著作。如他的《没有地址的信》(1898—1900)这部探讨艺术起源问题的著作,用大量原始部族的史料,论证了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起源于劳

① 列宁:《论“前进派分子”的派别组织》,见《列宁全集》第 16 卷。

② 列宁:《论冒险主义》,见《列宁全集》第 20 卷。

动,批驳了一些美学家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或内心活动等唯心主义观点。他的《从社会学观点来看十八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1905)和《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等文章,又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根据欧洲文学的实际,分析了法国 18 世纪古典主义衰落和 19 世纪欧洲颓废文学盛行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社会政治历史和艺术欣赏趣味对文学艺术的重大影响,并且还批评了各种内容空虚的颓废派文学。其间, 普列汉诺夫还有不少作品对世界文坛知名的易卜生、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进行了评述。他肯定了先进思想对这些文坛巨匠所起的良好作用,同时又从反面论述了落后思想会给艺术带来危害。这正是他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观点的体现。另外,他在一些评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文章中,肯定了“美是生活”这一定义。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他的观点中也存在着某些失误甚至严重错误。如他受康德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美是旁观和直觉的,是没有私心的等,表明他的唯物主义美学观还是不彻底的。再如他在对待艺术与科学、感情与理智等的关系方面,往往将二者对立或割裂开来,缺乏辩证观念。到了他晚期倒向孟什维克后,他更接近了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对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也表示了反对,从他自己早期的观点中倒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