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国的角逐

大国角逐不堪言,各怀鬼胎暗打算; 冠冕堂皇非本意,相互争夺搞欺骗。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美国竭力利用战争的机会,取代英法,并妄图通过“联合国部队”打入埃及。后来苏联也积极插手。这样,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就面临着“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形势。

英法两个老殖民主义国家伙同以色列在酝酿侵埃计划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美国从中作梗,不仅不与美国磋商,而且采取封锁消息的做法。美国自以为是西方的盟主,对英法背着自己勾结由它扶植起来的以色列,企图通过武力来恢复对埃及的殖民统治,感到十分恼火。从战争一开始,它就用各种手段拆英法的台,以便达到独霸中东的目的。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的弟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因此消息也十分灵通,他原来估计英法人侵埃及将在美国大选之后。以色列实行总动员后,美国发现法国和以色列之间来往的外交电讯大量增加,感到形势将迅速变化,于是匆忙下令从中东有关国家撤退侨民,在以色列发动进攻的前夕,美国两次向以色列发出“紧急呼吁”,要以色列不要为英法打头阵。但以色列为了夺取埃及西奈半岛,甘愿为英法人中取栗,在侵埃战争中充当了急先锋。

1956 年 10 月 30 日,埃及政府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侵略。声明说:“以色列已经在埃及境内采取了军事行动,从而违反了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停战协定。以色列方面的这种行动是一种侵犯埃及、侵犯它的领土的完整以及安全的敌对行动。因此,埃及政府保留联合国宪章赋予它的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利,包括自卫权。”

“尽管以色列当局宣布说不会进行任何侵略,说动员它的部队是一种目的在于保护它的边境的措施,虽然以色列总理和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在前一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保证不发动任何侵略,以色列还是采取了上述行动。事实已经证明,所有这些声明显然都是明明白白的谎言,这也就证明它的目的——现在它的目的已经变得很明显——是要在他们存心对埃及发动背信弃义的进攻的时候,迷惑世界公众的舆论。”声明进一步指出,“昨天采取的这些军事行动,只是过去几年来以色列对埃及和阿拉伯边境的一系列进攻的一部分,这些进攻的目的是要制造经常的紧张状态和威胁中东的和平,尽管国际组织对以色列进行了几次谴责,它还是这样做。”

在埃及政府发表这一声明的前两天,10 月 28 日晚,美国驻英大使奥尔德里奇奉命宴请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探询英国态度。席间,奥尔德里奇问劳埃德,以色列动员的意义何在。劳埃德表示英国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接着他转移话题说:“英国政府曾警告以色列不要进攻约旦。”奥尔德至奇追问:“以色列是否准备进攻埃及?”劳埃德仍然守口如瓶,回答说:“我一点也不知道。”

  1. 月 29 日,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的当晚,杜勒斯己觉察到这可能是英、法、以的合谋,认为事态“十分严重”。艾森豪威尔召见英国驻美代办库尔森,对他说:“中东形势的发展牵涉到美英的声誉”,美国要履行“支持被侵略者的诺言”,并表示对法国勾结以色列的行动“不能理解”。美国

正在密切注意局势的发展。

第二天,1956 年 10 月 30 日,埃及外长致函联大安全理事会,要求讨论英法伙同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行动。信中首先陈诉了英法对埃及政府的最后通牒。在格林威治时间下午 4 时 30 分,英国政府交给埃及骏伦敦大使一份照会,其中有一份给埃及政府的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停止海陆空军的一切战争行动:把一切埃及军事部队撤到离苏伊士运河 10 英里的地方;同意英国和法国的军队占领埃及领土上的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的关键性地点。最后通牒要求在 10 月 31 日开罗时间上午 6 时 30 分以前给予答复;如果没有按时给予答复,联合王国和法国政府将以它们认为必要的兵力进行干涉,以保证上述要求得到依从。联合王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以进攻的以色列军队和防御的埃及军队目前在埃及领土内进行的战斗作为它们争取行动的借口。

埃及外长的信严正指出:“无论这种借口还是任何其他借口,都丝毫不能为英法两国政府所采取的行动辩解。英法两国政府的这种武力威胁和在今后几小时内英国和法国武装部队将会严重侵犯埃及的权利和违背联合国宪章、占领埃及领土的这种迫在眉睫的危险,迫使埃及政府要求立即召开安全理事会会议,以考虑英国和法国的这种侵略行为。”

就在埃及外长致函联大这一天,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抢在苏联之前提出提案,要求召开安全理事会紧急会议,并要求埃以双方立即停火;以色列军队撤退到 1949 年停战线后;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在该地区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进行威胁;以色列不接受本提案时,不给他任何援助。这个提案的用意是讨好阿拉伯国家,威胁英法不要违背美国的意愿发动进攻。

英法代表要求对美国的提案暂缓表决。美国代表洛奇力促迅速进行表决。他说:“安理会就像面对阑尾炎患者的医生,阑尾已经溃烂,需要干净利索的手术。”结果英法第一次使用了它们的否决权。美国总统助理亚当斯说,这是美国和两个“最老的和最亲密的盟国”之间发生了“公开和痛苦的分裂”。

美国驻伦敦大使奥尔德里奇,在 10 月 30 日上午,再次约见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奥尔德里奇开门见山地说:“现在已清楚,以色列正在攻打埃及, 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劳埃德支吾其辞说,他还得跟法国总理和外长讨论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要奥尔德里奇回使馆听候消息,并约定了再次会晤的时间。不久,劳埃德的秘书打电话给奥尔德里奇说,劳埃德要去下院,原先约定的会晤不能实现,改由常务外交副大臣柯克帕特里克在下午见面。下午 4

点 45 分,柯克帕特里克交给奥尔德里奇两份已递交埃以双方的最后通牒的抄件。奥尔德里奇恼羞成怒地叫道:“简直有点荒唐!”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得悉英法发出通蝶的抄件后,大发雷霆,斥责英法“戏弄”他和“暗算美国”。他立即召见英法驻美使节,表示美国反对英法把军队开迸运河区。同一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向艾登首相和摩勒总理发出“警告”。他在给艾登的一封电报中声称,英法可能参与一场“全面的阿拉伯战争”。并说,如以色列的进攻引起埃及要求苏联帮助,“中东真的就要在战火之中”。他要求美英双方迅速地开诚布公商谈,以免在“任何真正的危机中”不能协调行动。

鉴于上述情况,英国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通过了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促请他给予“全面支持”的电文。那一天,艾登拍了两份电报给华盛顿。在第一封电报中他说:

“我们从来没有隐瞒我们的信念,正义给了我们保卫我们的切身利益不受纳赛尔的阴谋侵害的权利。但是,我们曾和您一同召集伦敦会议,派遣无结果的盂席斯代表团,并且设法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国协会(使用国俱乐部)。如您所知,俄国人认为安全理事会的工作是他们自己和埃及的胜利。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寻求继续谈判的基础。

“由于埃及坚持继续战争状态,反抗安全理事会,由于它宣布打算纠集阿拉伯国家来毁灭以色列,因此这次它受到的攻击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埃及宣布成立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合司令部就是暴露埃及意图的最新实例。

“我们已经认真地考虑了在这种严重的局势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我们经不起运河被封闭,或者丧失每天都要通过运河的航运。我们对于这些船只中的人有责任。我们觉得应该立即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来制止敌对行动。我们已经同意您的意见,把这件事提交安全理事会,目前正在发出指示。但是经验证明,安争理事会的进程可能既不迅速,也难于有效。”

在艾登同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进行了会谈并把他们共同协议的照会交给埃及大使和以色列代办以后,艾登首相发出了第二份电报。这份电报通知美国总统他们对交战双方提出的要求,电报接着说:

“我的第一本能冲动是要求您自己和您的国家参加这个宣言。但是我了解您在宪法上所处的困难境地和其他困难的境地。我认为交战双方有接受要求的可能。无论如何,如果您有可能至少用一般的措词支持我们所做的事情, 就会对这种可能结果大有神益。我们深知,除非通过贵、我两国的最密切的合作,中东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我们两国政府在过去两三年内曾经本着世界上最好的愿望尝试各种各样的公开和私下的谈判,但这些谈判都失败了。看来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任何力量都不能防止这座火山在某个地方爆发,但是,当火山喷出的尘土平息后,就很可能有机会让我们共同做一件真正建设性的工作,从而加强在反共战线上这一最薄弱的环节。”

英法空袭埃及后,10 月 31 日,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讲话。他首先宣称美国在中东的基本政策是“支持新国家以色列,同时加强我们跟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两方面的联系”,并且指责英法侵埃“丝毫没有同美国商量过”。他说,美国认为英法“采取这些行动是错误的”,美国“将不会卷入目前的敌对行动中去”,美国政府所致力的目的是“结束冲突”。他表示赞成把这一事件提交联合国大会,因为在那里“没有否决权”。

  1. 月 1 日下午和晚上,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亚非拉国家反侵略的呼声很高。艾森豪威尔急忙指定杜勒斯向大会提出一个表面上适应这些国家愿望,实际上便于美国排挤英法的提案。这个提案要求:

第一,各方立即停火,停止将军队和武器运人该地区;第二,缔结停战协定的各国立即将军队撤回停战线后;第三,联合国各会员国不将军事物资运往敌对地区;第四,一俟停火生效,即采取步骤使苏伊士运河重行开启并恢复安全的航行自由;第五,联合同秘书长观察本决议遵行情况,并就此事迅速向安理会和联大提出报告。以便它们采取自己认为符合宪章的适当的进一步行动;第六,在决议得到遵行以前,联合国大会继续进行紧急会议。

11 月 2 日,大会以 64 票对 5 票通过了上述提案。

艾登对此伤心他说道:“在联合国大会中带头采取反对以色列、法国和

英国的行动的,不是苏俄,也不是任何阿拉伯国家,而是美国政府。”“如果当初美国愿意起加拿大这样稳重主动的作用,历史的发展必然会不同,但是后来的情况并不是那样。联合国大会有意进行惩罚。他们要惩罚的是以色列和‘殖民’国家。”

然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对会议的结果却表示非常“满意”。他说:“在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显示不受英法对亚洲和非洲的政策影响,我们认为那种政策反映了殖民的传统。这种独立宣言在世界各地发生了使人振奋的效果。”但是,英法无视大会的决议,坚持侵略。艾登说:“女王陛下政府时干

它们所要作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在战斗继续进行时,我们不准备停止我们的行动。如果联合国建立一支国际部队,我们愿意在某种条件下把责任移交给他们。”在那一天的白天,他同比诺部长协商了照会的措词,当天晚上得到了内阁的批准。

11 月 3 日艾登向下院宣布了他们的答复:

英法两国政府仔细考虑了联合国大会在 11 月 2 日通过的决议。它们仍旧认为,警察行动迫切需要坚持到底,以制止现在正威胁着苏伊士运河的敌对行动,防止战端重开,并为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获致根本的解决办法铺平道路,因为这一战争正威胁着这样多的国家的合法利益。—俟下列条件得到实现,英法两国政府将欣然同意停止军事行动:

——埃及政府和以色列政府双方都同意一支联合国部队负责维持和平。

——联合国决定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达成和平解决的协议以前、以及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一致商定满意的安排以前,组织和保持这样一支部队。上述两项协议应由联合国加以保证。

——在联合国部队组成以前这一期间,作战双方同意立即让数量有限的英法部队驻扎在作战双方之间。

就在英国政府电复联合国的同一天。11 月 3 日,埃及政府要求立即召开联大会议,采取行动,制止侵略。在这次大会上,美国暴露出它的新殖民主义面目。它提出关于苏伊士运河问题和巴勒斯但问题两个提案,要求联合国大会成立两个委员会,分别解决关于重开与管理苏伊士运河和关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企图打乱会议主题,转移斗争目标。联合国大会排除了美国的干扰,通过了亚非国家提出的关于限定英法在 12 小时内停火的决议。大会还通过了加拿大提出的组织一支所谓保证和监督停火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的提案。加拿大代表皮尔逊两天前在联大发言中就提到要组织联合国部队来维持“和平”。当时杜勒斯毫不掩饰地表示,他和艾森豪威尔“完全同意”加拿大的声明,并说,如果加拿大代表能遵循这条路线,提出一项具体建议,美国将“确实十分高兴”。提案提出后,美国代表洛奇表示支持,说他“非常喜欢这个提案”。

联合国决定建立国际紧急部队后,美国力迫英法早日停火、撤军。它想通过国际部队控制运河,同时腾出手来对付苏联向中东的渗透。由于英法仍然拒不执行限期停火的决定,美国便以中断石油供应。个准使用美援武器, 甚至动用第六舰队,对英法进行威胁。11 月 6 日晨,艾森豪威尔打电话给艾登说:“如果你想保持英美团结与和平的话,我要求你立即下令停火,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对于美英之间的矛盾,1957 年 1 月,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中东,出了一个苏伊士运河事件。一个人,叫纳赛尔,把运河收归国有了;

另外一个人,叫艾登,出一支兵去打;接着,第三个人,叫艾森豪威尔,要赶走英国人,把这个地方霸起来。”又说:“英国的矛头主要是对埃及的吗?不是。英国的文章是对付美国的,美国是对付英国的。”毛泽东这一英明论断深刻地揭露了美英帝国主义之间激烈争夺中东的本质。

且说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后,11 月 7 日华盛顿时间上午 8 点 43 分,艾登打电话给艾森豪威尔,建议他和摩勒当晚乘飞机赴美同艾森豪威尔会谈。艾森豪威尔同意他们来美会晤,并要国务院安排接待。但国务院认为访问时机还没有成熟,现在接待,将使人误解为美国赞成英国在中东的立场。艾森豪威尔接受了国务院的意见。

当天上午 10 点,艾森豪威尔打电话给艾登,希望会谈时不要就联合国关于撤军的决议进行辩论。艾登回答说,他们访问的目的是为了就整个中东局势以及英美对这种局势所能共同采取的行动进行广泛的讨论。艾森豪威尔说,他对这一点很高兴,因为如果英法政府首脑去辩论联合国决议,然后又不同意,局面就会很尴尬。

艾登向他保证:“这不是我的目的”。

后来,艾森豪威尔又给艾登打电话说,今后几天他要忙于同国会领袖进行磋商,抽不出空来。因此他得出结论,艾登和摩勒的访问应该推迟,但是他并不排除在稍后日期进行访问的可能性。

艾登吃了闭门羹,心里根不是滋味。那天晚上,他又给艾森豪威尔发了一份电报。电报说:“我确实希望我们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会晤。如果我们就我们每一方打算对于长远解决中东的悬而未决问题所采取的态度首先达成共同的谅解,那么我对于我们必须作出的短期决定和行动一定会感到有信心得多。我早就觉得,我们在那里的麻烦事情中至少有一些是由于我们两个国家,从大战结束以来在中东政策上缺乏明确的谅解。我怀疑,除非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们是否能够使得该地区稳定下来。”

在提到苏联的意图以及瑞士总统提出的举行另一次日内瓦会议的邀请以后,艾登最后说:“在像这样的问题上,很难依靠通信来得出深思熟虑的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很快见面并且讨论这些问题,我会高兴得多。正是考虑到这些严重的问题,我才在今天早晨建议我立刻到华盛顿去的。我仍然希望我们可能在今后几天内一俟您的急务结束,就举行会议。”

对此,艾森豪威尔回答说,他同意早日举行会议,但是他认为应该首先执行联合国的决议。这意味着英法军队应该毫不拖延地撤出埃及。文森豪威尔这时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会议才会有有利的条件。因此断然地要求英国和法国人放弃他们所赢得的一切保证,然后再同美国协调对于中东的任何共同政策。

后来英国外交大臣和澳大利亚外长去华盛顿,艾森豪威尔也不予以接见。艾登牢骚满腹地说,美国差不多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对英国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停火以后比停火以前更加严厉”,“这时候支配美国政府的唯一思想就是折磨他们的盟国”。法国外长比诺也说,美国的态度是令人“最感失望的”。

正当新老殖民主义者为了争夺中东这块肥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苏联也打着“反侵略战争”的旗号,向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渗透扩张,同美国展开了争夺。战争开始时,苏联因看不准风向而采取犹豫观望态度,当它见到有机可乘,便积极插手,后来受到美国威胁,又缩了回去。英法轰炸埃及时,

叙利亚总统库阿特利正在莫斯科和赫鲁晓夫、朱可夫等人会谈。库阿特利认为苏联必须进行干涉。苏联领导人说,他们不可能进行军事干涉,只能通过联合国采取政治手段。

库阿特利把苏联的态度告诉纳赛尔,说明:苏联不准备打一场世界大战; 基于这一点,苏联不能进行军事干涉,甚至不能派遣志愿军;苏联所提供的援助最多不过是运送一些装备和派遣一些技术人员。事实上,最后一点也没有做到。纳赛尔从库阿特利的电报中知道苏联的态度,大为震惊。当时战争正处于紧急关头,他生怕影响士气,把电报放进保险箱里,只是对他的同事们说,苏联建议给埃及更多的飞机和技术人员,但他没有接受,因为这个建议不切合实际。

后来,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看到埃及顶住了英法的侵略,全世界人民一致反对英法,美国与英法公开唱对台戏,便又准备在中东进行投机。连艾登也认为:“在最初四天,苏联人在联合国和无线电广播中都极为沉默和有节制。他们在安全理事会的第一次干涉比美国的干涉要温和一些⋯⋯只是在美国显然在联合国中带头反对我们以后几天,苏联的宣传才加紧了。”

1956 年 11 月 5 日,正当英法就要停火之际,苏联突然由政府首脑布尔加宁出面,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建议苏美“紧密合作”,共同出兵埃及。信中说什么苏美是“两个拥有包括原子弹和氢弹在内的各种现代武器的大国”,如果两国“坚决表示保证和平和反对侵略的决心,那么侵略将会结束,再也不会有战争”。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在信的一开头,就对美国总统说:“在这个对普遍和平非常危急的紧要关头,我以苏联政府的名义向您讲几句话。英国、法国和听从外力支配的以色列的武装部队无端地侵入埃及,造成死亡和破坏,至今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全世界都看到,对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的侵略战争正在扩大,而他们的全部罪过只不过是他们在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埃及的局势要求联合国立即采取最坚决的行动。如果不采取这样的行动,联合国就会在全人类面前失掉威信,就会垮台。”布尔加宁说,“苏联和美国是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而且是两个拥有包括原子弹和氢弹在内的各种现代武器的大国。我们特别有责任去制止战争和恢复中近东区域的和平和安宁。”

“总统先生,当此至高的道义原则和联合国的基础和宗旨经受考验的最危险的时刻,为了制止侵略和继续流血,苏联政府向美国政府建议紧密合作。”这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继续说,“美国在地中海地区驻扎有强大海军。苏联也拥有强大海军和空军。根据联合国的决议立即联合地调用美苏的这些军队,将是制止对埃及人民,对阿拉伯东方各国的侵略的可靠保障。”

布尔加宁进一步指出:“除了英法以外,其他许多国家也关心立即恢复和平,恢复被战争中断了的苏伊士运河的正常通航。这次强盗性战争的目的是在东方恢复被人民推翻了的殖民主义秩序。假如这次战争不加以制止,它包含很大的危险,并且可能发展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苏联和美国支持侵略的受害者,那末其他联合国会员国将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联合国的威信,恢复并且巩固和平。”

同一天,11 月 5 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写信给艾登、摩勒和本一古里安,警告他们必须停止对埃及的武装侵略。信中说:“英法和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战争有可能扩及到其他国家,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

政府已经向联合国和美国总统建议,同联合国其他会员国一起使用海、空军来制止埃及战争,制止侵略行动。苏联政府决心使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和平。希望艾登和摩勒及英法政府在这紧要关头,能表现出应有的理智,清醒地估计当前形势,并且从中作出适当的结论。”

对于苏联政府的建议,艾森豪威尔给了一个“强硬和愤慨的答复”,声称苏联建议美苏“联合行动”是“不可恩议的”,并警告说:“任何新的军队进入中东,包括美国在内的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将不得不采取有效的反措施。”美国驻法大使还向摩勒保证,美国要在中东抵抗任何新来的部队。

11 月 6 日是美国总统选举日。上午 8 点 37 分,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送给艾森豪威尔的情报说,苏联已经告诉埃及,他们将在中东“有所作为”。艾森豪威尔一方面叫艾伦·杜勒斯命令高空侦察机,在以色列和叙利亚的上空监视苏联飞行员是否已在叙利亚着陆;另一方面在白宫召开国家安全紧急会议,经过匆促的讨论,艾森豪威尔决定,美国渐次进入战备状态, 武装部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处于警戒状态,增加临战状态的船只和飞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欧部队总司令、美国将军格仑瑟公开威胁说:“假如苏联使用导弹威胁西欧,我们将马上回敬,苏联将被毁灭。这就像白天过后是黑夜一样的肯定。”

11 月 16 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小赫伯特·胡佛在联合国大会上针对苏联的威胁表示,向中东地区“引进外界力量”,“事实上是威胁进入这个地区的联合国部队。联合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行动。艾森豪威尔总统已经宣布, 美国将完全支持这个行动。”还恫吓说,“假使苏联直接攻击英法,我们当然要卷入一场大战。

在美国的威胁恐吓下,苏联立即退却。赫鲁晓夫对埃及驻苏大使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苏联不可能“给埃及送去任何物质上的援助”。事实证明,苏联所谓派遣“志愿人员”,纯是虚张声势。英法政府认为,苏联的做法“主要是一种外交策略,是做结阿拉伯人看的”。赫鲁晓夫明明知道美国不会接受他的“建议”,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已。赫鲁晓夫两面三刀,在搞政治投机的同时,又想在经济上捞一把。它利

用英法的经济困难,增加对它们的石油输出,捞取外汇,破坏阿拉伯国家的反侵略斗争。11 月中旬,法国工商部长发言人说,苏联已经答应把运送给法国的石油从每月两万吨增加到 10 万吨。这就彻底撕下了它的所谓“阿拉伯国家朋友”的假面具。

英法宣布停火撤军后,美国一方面进一步排挤英法,另一方面则把苏联作为它争霸中东的对手。美国坚决反对英法和苏联参加联合国紧急部队,以便由它一手操纵这支部队插足埃及。11 月 6 日,艾森豪威尔同艾登通电话时, 希望艾登能够不附加任何条件遵守联合国决议,认为这是“排除俄国制造麻烦的高明办法”,还说联合国正在准备组织一支监督部队。

11 月上旬,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决定在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以外的

国家招募部队。这支部队组成后,从 11 月 15 日起分批进入埃及,到 12 月中

旬,总数达到 3700 人。

埃及政府为了力促英、法、以撤军,同意联合国部队人境,但规定联合国部队的参加国、进驻人数、驻扎地点和期限,都必须事先经过埃及同意, 埃及有权随时要联合国部队撤走,以防止美国利用联合国部队占领埃及。在埃及和全世界人民坚持斗争下,1956 年 12 月 22 日,英法侵略军全部滚出了

埃及。联合国部队也按规定于 12 月 24 日开始撤出塞得港,不久又撤出了运河区。

埃及人民以坚决的斗争、英雄的气概,粉碎了大国对埃及的角逐,但是美苏两霸并不死心,它们仍在千方百计地企求控制埃及和中东。欲知这方面情况的演变和发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