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 540—前 470 年),古代希腊伊奥尼亚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小亚细亚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一书,尚存百余多残篇。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属于古代伊奥尼亚唯物主义学派,但他的学说与古代南意大利学派也有密切联系。由于他的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人们称他为“晦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而土又还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复归于火。他认为, 生成了的宇宙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世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他以“日新”比喻万物的变化。认为“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辩证法思想,指出宇宙间充满对立和矛盾。他以弓弦和琴弦比喻二力的相反相成,说美妙的乐声来自琴弦和弓弦两种力量的结合。他看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并且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在他看来,宇宙万物变动不居,但却可以认识,因为变化是按照一定分寸进行的,是可以测量、可以计算的。他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哲学范畴来运用,以此说明万物变化的尺度和规律。认为灵魂对事物的认识, 就是认识事物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猜测到事物的产生、变化有自己的规律性,他把这种规律性称为“逻各斯”。黑格尔把“逻各斯”解释为理性的规律。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指万物变化的普遍的“尺度”。尽管其意思已经接近“规律”了,但在大多数场合它只是指事物的数量关系。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本身有自己的尺度,它的变化是按比例、有秩序地进行的。这个尺度不是在个别人的意识中,也不是在普遍的理性中,而是存在于宇宙本身之中。赫拉克利特关于“逻各斯”的思想,是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所作的天才猜测。那末,事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赫拉克利特对此作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对立统一的思想。据柏拉图指出,“赫拉克利特在某个地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他把万物比作一道川流,断言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赫拉克利特还说过:“我们走下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这比当时流行的“一切皆变”的思想更深刻些,它已看到“变”的根本原因是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他通过善与恶、生与死、日与夜、睡与醒、少与老、疾病与健康、热与冷、干与湿等矛盾现象来说明对立统一是普遍的现象。

赫拉克利特不仅看到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结合,而且非常重视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以及相互转化。看来,他注意到南意大利学派毕达哥拉斯关于“对立是存在物的始基”,一切都是和谐的,类似音调的和谐等观点。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他还说:“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赫拉克利特懂得相反相成的道理, 提出了所谓“二力背反”的观点。他认为“分离的东西本身是结合在一起的, 就象弓和琴形成和谐一样。”意思是:对立物的关系在力量上是相反的,但却处于统一和谐之中,而且只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才能构成和谐。这就是弓与琴的关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和谐与不和谐究竟何者更为重要?

照赫拉克利特的意见,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他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 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例如,自然便是雌和雄配合起来,而不是将雌配雌,将雄配雄。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可见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意识到对立面的斗争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古希腊辩证法的最高成就。正因为如此, 恩格斯才指出,古希腊“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列宁则把赫拉克利特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 460—前 370 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创立者之一。他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曾周游各地。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著名的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等,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残篇。他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他在继承留基波哲学思想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原子唯物论思想。

原子与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在的存在。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零乱地作直线运动。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不同,原子彼此的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他用原子和虚空学说解释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现象,反对宗教神话观念。他认为原始人在森严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由于无知,于是猜想神灵是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其实, 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

我们再具体阐述一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宇宙观。原子论派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那么,所谓原子和虚空又是什么东西呢?他们说“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属性是绝对的“充实性”,即每个原子本身都毫无空隙。“虚空”是空洞的空间,也就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和虚空不可见,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所谓“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 而只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和存在同样是实在的,“虚空并不比坚实不实在”,“存在者并不比非存在者更实在”。由于原子是绝对的充实体,每个原子内部没有任何空隙,所以原子也是不可再分的,不可穿透的。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都是相同的,并不是有某种特殊的属性。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积(大小)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原子构成万物,但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 它们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原子又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事物本身之中。当然,为什么原子自己能运动,这一点原子论派没有能解释, 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事物的矛盾性。但是,原子自动说显然是一种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原子自动说是原子论学说中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因为正是由于原子本身能运动,因而原子能结合或分离,从而形成宇宙万物。根据原子论派的说法, 原子和虚空形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无限数量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四面八方上下左右急剧而凌乱地运动着

(如日光中的尘埃那样),彼此碰撞,形成一些涡旋,在涡旋运动中不同形

状(有凸有凹,有钩有槽)或不同体积的原子结合起来,由于原子的排列次序和位置不同,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混合物。因此,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是由它们本身的构造,即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事物的性质如冷热、色、声、味等的差别,都归因于原子的不同。如黑色相应于粗糙的原子,白色相应于光滑的原子。原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发生变化。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变化无不都是由于原子的结合或分离。又因为虚空(空间)是无限的,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是永恒无休止的,所以宇宙也是无限的,有无数的世界在不断产生和消灭,我们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原子论派力图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精神现象。例如,据文献记载,德谟克利特就用原子说来解释磁石吸铁。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由相似的原子构成的,但磁石的原子更精细,原子间的虚空更多, 原子活动能力较强,容易向铁移动,钻进铁的微粒中,并使这些微粒运动起来,因为铁组织较紧,原子空隙较小,而磁石组织较松,原子空隙大,所以铁原子向外扩散就流向磁石,于是铁本身也就被拖向磁石,产生磁石吸铁的现象。我们知道,早期希腊哲学家大多不能科学地解释磁石吸铁这类自然现象,如泰勒斯就断言那是因为磁石有灵魂。德谟克利特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磁石吸铁固然还很牵强,但他显然是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体现出更多的唯物主义思想。除此以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原子论派还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灵魂,断然反对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观念。如德谟克利特就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类原子和构成火的原子一样,是圆形的,光滑精致,运动最速,因此最生动活跃。这类原子聚合时,形成灵魂,散布于全身;当它们分散时,灵魂消亡,生命也就此完结了。这种看法在当时说来确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唯物主义主张。

原子论派用原子的涡旋运动来解释宇宙万物,这就是说事物的生灭变化都有其自己的原因,都有严格的必然性。德谟克利特说:“一切都遵照必然性而产生。”所以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神意决定万物发展的宗教迷信观,也反对目的论的观点,强调要寻求事物的原因。他认为找到天下一件事物的原因, 其快乐有甚于当波斯国王。毫无疑问,这里正表现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的决定论观点,因而遭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反对,甚至也为亚里士多德所不满,他认为“德谟克利特忽视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德谟克利特重视事物的原因,强调事物的发展由必然性所决定,这种观点是应当予以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不懂得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因为在强调必然性的同时,他又错误地否定了偶然性的客观存在,把偶然说成是由于人们不了解事物产生的原因而形成的主观观念,甚至说偶然性是人们捏造出来的偶像,目的在于“掩盖自己的轻率”。我们知道,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德谟克利特否认偶然性的真实存在,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现象都看作是必然的,似乎人们只能消极地等待必然性的支配,这就难免最后导致宿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