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较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由于西周末年,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在这个激流的旋涡中,有的阶级在上升,有的在没落,恰似自然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变化一样,也出现“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景象。《老子》书中的朴素辩证法,正是这个时期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反映。

第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老子》认为,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界,都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它提出了一系列的矛盾概念。诸如: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美恶、正奇、敝新、善妖、强弱、刚柔、兴废、与夺、胜败、有无、损益、利害、阴阳、盈虚、静躁、张歙、华实、曲全、杜真、雌雄、贵贱、荣辱、吉凶、祸福等等。《老子》书中正是通过对这些大量的对立性概念的表达,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老子》不但看到矛盾,也看到了事物的矛盾不是孤立、凝固的,矛盾的双方处在对立统一之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这里认为,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丑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恶了,所以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

前与后,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这是永恒的道理。

《老子》还认为,事物的矛盾都是相反相成的,即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它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这是说,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变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变新,少取反能收获,多智反而迷惑。《老子》看到了,没有“曲”也就无所谓“全”; 没有“枉”也就无所谓“直”;没有“洼”也就无所谓“盈”;没有“敝” 也就无所谓“新”等等,这些都是互为存在的前提。《老子》在解释“难易相成”时又说:“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这是说,做事情图容易,势必遭到困难。这是把“难”与“易”看成是统一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显然,《老子》书中这些关于矛盾对立又统一的广泛论述,反映了它的辩证法思想水平。

《老子》的辩证法的思想水平,还突出地表现在它对我国春秋以前古代辩证法的发展,作了历史的总结。原始五行、阴阳说中的矛盾、依存、转化思想,史伯、晏婴、史墨等所发挥的和同、一两、倍贰思想,孔丘所强调的执两用中思想,都被《老子》经过扬弃、综合而纳入了自己的体系,成为表述“道生万物”的辩证过程的理论诸环节。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等命题,就容纳了“道”、“气”、“物”,“一”、“二”、“三”、“阴阳”、“冲气”、“中”、“和”等一系列范畴、形成自己的范畴系统,赋予它们以从属于“道”范畴的新的确定的涵义。从中,可以看到《老子》对以前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与总结。原始五行说中作为实体范畴的“五行”被扬弃了,“阴阳”范畴则被赋予了更明确的哲学涵义,春秋时期普遍提出的“贵和”、“用中”思想被发展了,史伯的“和实生物”和史墨的“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等思想被精选为“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宇宙万物生成序列的典型表述。这都显示出《老子》对古代辩证发展观进行理论总结的思想水平。

第二、“反者道之动”。

《老子》基于对古代辩证思维成果的总结和对现实的社会、自然矛盾变化的概括,不仅看到了万物自身存在着矛盾,也看到了任何矛盾的双方无不向其相反方面转化,并深刻地表述为“反者道之动”这一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它说:“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物壮则危。”(《第五十五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从上述引文中,反映出《老子》有一定深度地看到了事物的对立面会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诸如:“损”与“益”、“爱”与“费”、“藏”与“亡”、

“强”与“折”,“老”与“壮”、“祸”与“福”等等,两者之间是互相

渗透的。例如“祸”与“福”,“祸”紧依着“福”,“福”之中又潜伏着“祸”,这是把“反者道之动”作为事物矛盾转化的普遍法则来加以运用。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还包含了否定是辩证发展的必经环节的思想,认为事物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即自我否定,是合规律的运动。所以,

它强调“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第四十三章》),因为,处于柔弱的地位,就预示着必然转化为刚强。

据此,《老子》论述了事物向反面转化,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向高, 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而刚的变化发展过程。它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也。”

(《第七十八章》)

由上可见《老子》反复论述小与大、难与易、弱与强、柔与刚之间的辩证发展,目的在于指出事物总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就是说,从细小种子变成合抱大树,从一堆泥土筑起九层高台,从迈出一步到行程千里,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而高,由少到多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上这些,虽然都是从事物的量变讲起,但也直观地看到了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质变,会自我否定,这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之点。同样,难与易,弱与强,柔与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难可变易, 弱可变强,柔可变刚,都通过自我否定而相互转化。《老子》这些闪耀着智慧光华的辩证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于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故称之为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尹、庄周、彭蒙、田骈等。道家的著作,除《老子》、《庄子》之外,还有《管子》中的

《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诸篇,汉初的《准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道原》、《称》、《十六经》等。

关于道家的基本思想。司马谈评论道家学派时说:“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论六家之要指》)这一学派在哲学上以虚无无形的“道” 为世界的根本,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无为而治,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由于对“道”与无为思想的理解不同,道家内部又形成了老庄学与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

《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则以《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等 4 篇

和《经法》、《十六经》等 4 篇以及《准南子》为代表。“道”本原论:道家学派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道”当作世界的

本原,并提出了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是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下万物都来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万物从“道”产生,最后又回复到“道”,“道”自身则是永恒存在的。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 3 方面的涵义:①道为无形无象的“无”;②道是普遍法则;③ 道为混成之物。前两个涵义表明“道”的客观唯心主义意义,后一涵义又表明其唯物主义倾向。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根本原因。贵柔学说:这是道家哲学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老子》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认为柔弱是“道” 的作用,以此老子强调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及以

少胜多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策略原则。道家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无为而治,反对当时进步的尚贤政治,甚至反对社会的一切文明制度,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向往回复到无文化的所谓“纯朴”的原始社会,反映了消极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