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春秋末年以来,在哲学战线上,各个学派的思想围绕着天道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问题。“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道”本来是道路的道,后来引申而具有规律、规范的意味。很早时期,人们已用来表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人类的行动准则,如“天道”、“人道”等。《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把“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

《老子》书中“道”的涵义是什么呢?学术界长期以来有争论,比如下面两段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老子·第二十一章》,以下只注章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主张《老子》哲学是唯物论的人,一般都把“道之为物”与“有物混成”的“物”,解释为客观实有之物,认为《老子》对它的规定是既区别于特殊的实物,而又具有物质性的实体。但主张《老子》哲学是唯心论的人却从下面引述的几段话中提出不同的理解。“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下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第十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第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这些话指明:第一:“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即是无形、无声、无体的超感知的东西。第二:“道”是不分上下,不辨明暗,不见前后的无分别的状态,它是无形、无状、无象的“惚恍”,最终是归于“无物”。第三, “道”是不能感知的虚无,所谓“道冲”即“道”是虚无;但它却渊深得用不完,好像万物的宗祖。第四,天地万物最终是生于“无”,这个“无”就是“道”,“无”在《老子》书中又是“道”的一种表述。综合上面的材料, 认为《老子》的“道”,没有任何物质的内容和特性,不能为人的感知所反映和认识,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虚构。

所以在《老子》的“道”的内涵中,一方面提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指的是带有物质属性的实体。但另方面它所说的“道”,又是一种恍惚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虽说其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细微的实物的存在,这只不过是形容“道”的恍惚幽深情况而已。

上述关于“道”的内涵,虽然在《老子》书中说得含糊不清,陷于精神和物质没有明确区分的混沌状态,带有自我矛盾的两重性;但它能概括出一个最高实体的“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并从总体上说明宇宙的构成问题, 比仅用自然的特殊实物(如五行学说的水、火、木、金、土和八卦学说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性质和作用来说明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的原始唯物主义观点,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因此,《老子》书中形成了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从人类理论思维的进程来看,它是比前人有所突破;但从它还未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哲学形态来看,又还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就思维途径说,《老子》试图从具体实物(器、万物)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复杂性,抽象出统一的“道”,如说: “道常无名朴”(《第三十二章》),“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 其出发点是唯物的,承认了“道”的实有性。但沿着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实体到本根的思维途径,又终于使“道”的抽象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先天地生”的“无物”或“不可致诘”的“恍惚”,其归宿点又陷入了唯心主义,抽空了“道”的实有性而成为派生万有的“无”。《老子》留下的这一哲学思维的经验教训是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所以,“道”这一最高范畴的提出,无论对当时及后世的唯物论或唯心论哲学,都发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