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上)

  1. 生平和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前 322 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十七岁时到雅典,就学于柏拉图。公元前 335 年他在雅典城外吕克昂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因为当时师生是在散步时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人们就把他们叫做散步学派或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主持学院期间,是他学术活动最旺盛的时期。公元前 323 年他离开雅典,次年死于欧比亚的加尔西斯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科学兴趣是无所不包的。他的研究涉及了当时几乎全部的科学领域,对于哲学、历史、政治、美学、动植物学等各门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科学水平。亚里士多德生于希腊北方斯塔吉拉城,该地原是希腊的殖民城邦,后来落入马其顿统治之下。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王阿明塔二世(腓力二世之父)的御医。亚里士多德和马其顿王室的密切关系便渊源于此。后来他在雅典进柏拉图学园,学习达二十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爱索斯一带讲学。他得到阿塔尔尼亚城僭主赫尔米亚的优遇,并和赫尔米亚的养女结了婚。亚里士多德这时就开始了对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并且发展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三年后,赫尔米亚的城邦为波斯人所征服,亚里士多德又逃亡米底勒尼。公元前 343 年,他应腓力二世的邀请,任马其顿王太子亚历

山大的教师。公元前 336 年,腓力被刺身死,亚历山大即位并开始东征。亚

里士多德遂于公元前 335 年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在一个名叫吕克昂的公共

场所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达 12—13 年之久。吕克昂附近有一座阿波罗神庙,有可供散步的林荫道。据传说,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喜欢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讲学讨论,所以他们的学派也就被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于征战极盛之际,突然在巴比伦因恶性疟疾病死。随即在希腊各地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暴。亚里士多德因其与马其顿王室的亲密关系,被雅典的反马其顿党控以不敬神明之罪。他便把吕克昂园交给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图,离开雅典,逃往欧比亚的加尔西斯,公元前 322 年他在这里因病去世。

正像亚里士多德在欧洲思想文化史上发生过巨大影响一样,亚历山大在欧洲政治历史的演进中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对于这两个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西方史学家们曾经作过一番研究,提出过种种看法。据说,亚里士多德在马其顿的王宫里充分地享受了腓力国王和王后的恩宠和尊敬,他不仅得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费用,而且有大批奴隶为他的研究活动服务。据记载, 亚历山大甚至在东征途中还命令人们:凡发现有什么新的动物或植物的材料,必须寄送给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王室之间的这种关系,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摆脱了普通希腊人的狭隘观念,为他从事各个知识领域中的探索和研究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亚里士多德却始终没有放弃希腊人的城邦观念,我们看不到他对亚历山大的东征、对建立奴隶制大帝国抱有多大的热情。看来,他们之间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并不是那么一致的,以致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于亚历山大并没有什么影响。这种看法不免过于片面,因为亚历山大的希腊文化修养不能不归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和开导。但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逐渐减弱了。而且,据说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侄子卡里森理斯,曾经因

亚里士多德的推荐而为亚历山大效劳,但于公元前 327 年却因被疑为参与阴谋活动而被处死。此事亦必然影响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的关系。当然,尽管如此,总的来看,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条件下,亚里士多德一生能比较顺利地从事如此广泛的学术研究活动,不能不说这是得助于马其顿王室的缘故。

亚里士多德一生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以及哲学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且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很多已经失传,但留存下来的也不少。这些留传下来的著作是经过后人的大量的考证校勘、编纂整理的, 其中当然有讹误、遗漏、不完全、不恰当之处,但这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并无重大损失,这些著作足以使我们了解他的哲学思想。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欧洲学术界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种传统看法,即认为这些著作分为两类:一是为了一般大众以对话形式写的通俗读物;另一类是他在吕克昂为自己学生所写的比较深奥的讲稿。其中前者大多已失传,仅留下一些片断,后者即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些作品。这种情况与柏拉图恰恰相反,因为柏拉图的对话体的著作大多保存下来了,而他在学园中的讲稿几乎都已失传。亚里士多德的那些讲授性的著作首先是由安德罗尼柯在公元前 60

—前 50 年间编订的,后来又经过许多人的整理研究。西方哲学史家们把这些著作大体分为如下几类:

逻辑学著作:包括《范畴篇》(论概念),《解释篇》(论命题和判断)、

《分析前篇》、《分析后篇》(关于三段论式的推理、证明等),《论题篇》

(或《正位篇》,论辩证术和或然性),《辨谬篇》(或《智者派谬误篇》)。这些逻辑著作在拜占庭时代被汇合起来称为《工具篇》。自然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包括《物理学》、《论天》、《论产生和毁灭》、《气象学》、《动物志》、《动物分类学》、《动物的起源》,等等。心理学著作:包括《论灵魂》、《自然短论》(讨论感觉、记忆、睡和醒、梦、长寿和短命、生与死等等)。哲学著作:《形而上学》(或《物理学后诸篇》),这是将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的讲演汇编而成的文集,共 14 卷,内容主要是论述有关哲学的基本理论。但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使用“形而上学”一词,他称关于宇宙本原的理论为“第一哲学”。他原来也并未有意要将这十四卷合成一书, 现在的这本书是后人将它们编订成的。安德罗尼柯在整理编订时将这部分文集列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取名为《物理学后诸篇》。这个书名原来只标志它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的位置,而无其它的含意。但后来, “物理学之后”这一词却成了专指研究宇宙根本问题的学问的术语,中文则把它译为“形而上学”,意指那些关于有形物体之上思辨的学问。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著作:包括《尼各马可伦理学》(十卷,是亚里士多德死后由他儿子尼各马可编辑的)、《犹德穆伦理学》、《大伦理学》、《政治学》、

《雅典政制》(1891 年发现)等。文学理论(美学)著作:《修辞学》、《诗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