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因产生于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而得名。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斯(约公元前 624—前 547 年)、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 610—前546 年)、阿那克西米尼(约公元前 585—前 525 年)。米利都学派中仅有阿那克西米尼留有极少量著作残篇,我们对他们思想的了解,主要是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

泰勒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名门望族,曾从事过政治活动, 有较广的科学知识。他曾准确地预言发生在公元前 585 年 5 月 28 日的日蚀。他向埃及人学习过几何学,学会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等。他博学多才,有“贤者”之称。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传统的神创论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泰勒斯所以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生命所需的许多因素都含有水分;热本身是从湿气中产生,并且靠湿气来保持的;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是潮湿的。也许因为古希腊神话中把海神当作创造万物的祖先,而泰勒斯将神话改造成哲学。他试图从某种具体物质中寻找自然现象无限多样的统一性,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他又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并以琥珀和磁石来证明这一点。这是“物活论”的思想。泰勒斯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开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学生和朋友。他对天文、地理和生物等方面进行过许多研究,据说他是西方第一个发明日晷和绘制地图的人。他曾写了古希腊第一部哲学著作《论自然》,但早已佚失。在自然观上,阿那克西曼德比他的老师泰勒斯前进了一步。他倾向于更抽象的思维形式。因为泰勒斯所说的水只能说明冷与湿的事物的产生,不能说明和它对立的东西,如热与干的火是怎样产生的。阿那克西曼德主张,世界万物产生于一种没有固定性质和形状的物质,他称为“无限定”,这样便把比较具体的物质元素上升为比较抽象的物质概念。在他看来,“无限定”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从这种无限的、没有规定的东西中,分离出热与冷,干与湿的对立物,形成运动,产生天体万物。他认为,地像一根石柱,悬在空中,人类就住在它的顶

端;星辰是火圈,套在地的外面,火又被空气包裹着;空气有许多孔道,从孔道中喷射出的火,就是我们见到的日月星辰等天体。他还认为生物是从太阳蒸发的湿的元素中产生的,而人类是从水里的鱼变化而来的。这是最早的进化论思想。阿那克西曼德的这种说法,显然只是一种猜测和想像,但却是最早试图用物质本身来说明宇宙起源和状况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阿那克西米尼,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个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曾对自然现象作过许多研究,认为地球是圆的。他继承了前辈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样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唯一的、无限的,但他不同意把它说成是不定的。他认为万物产生于气,气是无限和永恒的。由于气的不断运动而产生万物。它的运动有两种方式:稀散和凝聚。世界上一切存在物都是气的稀散化和凝聚化而产生的。气的稀散成为火,气的凝聚按其程度的不同,依次成为风、云、水、土和石头。气浓厚时则形成风,特别浓厚时便产生云,云凝聚时便下雨,等等。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气有稀散和凝聚两种对立的运动,与它说明事物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气这种元素的量的变化有关,这在认识史上是一个进步。据记载,他把灵魂也看成是气,这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米利都学派的观点还只是直接观察的产物, 只是凭借想像作出的结论。从他们的世界观来说,反对神创造世界,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是与宗教神话根本对立的。然而在对世界的一些具体解释中,仍然带有较多的神话色彩。他们并没有很好地说明运动变化的原因, 没有说明为什么从本原中会产生出变化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