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家
老子(约公元前 580—前 500 年),一般多认为老子是老聃。据《史记》记载,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守藏史,是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史官。他见闻广博,相传孔丘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过着隐居生活,“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即今流传的《老子》一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是用韵文写的哲学诗。汉以后被称为《道德经》。据宋人及近代学者的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而成,成书约在战国初期。关于《老子》的注释,最早有韩非《解老》、《喻老》两篇。汉魏以后直至近代,注释《老子》之多,仅亚于《论语》;在国外也有多种译本流传。因此《老子》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