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国的威力一 时代的变迁
准备摸黑迁移
1848 年,他们全家背井离乡,远走美国,此年,激烈的革命风潮席卷了欧洲大陆,时代进入转型期。
2 月 24 日,巴黎人民攻进图勒里皇宫,促使第二共和政权成立,且于宫殿的墙上写着:
“巴黎人民将自由、平等、博爱推展到全欧洲。”这“崭新的福音”传到斯德哥尔摩、莫斯科、塞尔维亚,以及都柏林。
虽然有人预测保守的统治阶级会垮台,但反动势力的退却是暂时的,革命浪潮不久即被镇压。
拿破仑三世从英国回国,就任第二共和总统后,巴黎的革命旋风即吹遍意大利、德国,及奥地利等国。3 月,维也纳的革命也汹涌澎湃起来,保守反动的中心人物——梅特涅垮台,这个奥地利宰相被迫易容逃往英国。
英国也因无产阶级参政运动的“民权主义运动最后大突击”而颁布戒严令。意大利爆发了脱离奥地利统治的独立运动。另外,匈牙利的马札尔人也奋起反抗,旧时代敲起丧钟,随着平民阶级对特权阶级的大反攻,新民族主义开始勃 发、兴起,旧时代开始崩溃。
而就在这一年,加州内华达山中发现金矿。
正值移居匹兹堡的安妮姑妈寄给安德鲁·卡内基母亲的第三封信送达时,卡内基的双亲正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挫败而遭受严重的打击。
“在前两封信中,曾告诉你们还不宜来,但现在似乎是空前的大好时机。这里的工作机会很多,大可一展宏图。”
安妮的前两封信,分别是在她赴美之后的距今 4 年和 2 年寄来的。“此处工作机会有限切不可贸然前来匹兹堡等地”,前两封信警告他们不能赴美, 措辞甚为严厉。而这回却很明显指出,时机业已成熟,遂鼓励他们作移民的打算。
经彻底商量,卡内基的双亲决定离开久居的故乡邓弗姆林,移居匹兹堡, 此时是 1848 年 4 月,卡内基 12 岁。
母亲比父亲还要果断、积极:“既然决定了,就连夜赶路⋯⋯”
在苏格兰,“移民美国”称为“flit”,意思是趁夜摸黑迁移,或偷偷溜走。
父亲威尔(威廉)虽然决意移民美国,但临到要变卖家产,摸黑迁移时, 硬是狠不下心拍卖那些已经报废的纺织机,总有点依依不舍,而刚强的母亲, 毅然低价强行卖掉那些物品。
邓弗姆林约在北纬 56°线通过的位置,在世界地图上较莫斯科更为偏北,在细长的福斯湾的最深处,是苏格兰的古都。这里遍地是粗硬的岩石, 上面长满了矮松及杉木等。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杀掉名将麦肯斯的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为击退英格兰军的入侵,曾在该海湾内的邓弗姆林筑了一座城堡。对岸的爱丁堡虽然亦有城寨,但却十分简陋。
为对抗西敏寺,马尔科姆三世的儿子大卫一世建造了大寺院,被烧毁后,
只剩断壁残垣。
年少时,卡内基时常随着教历史的叔叔拉文达到处参观古迹,因而他对从库尔德人的移居、到与英格兰的敌对关系,以及同一国君治理等史实均了如指掌;他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己远超过与他同龄的孩子。
他常侧耳倾听叔父讲故事:“在城外湖上的小岛上,有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城堡废墟⋯⋯”他对玛丽女王在这城中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捕获时的故事听得人了迷。尤其着迷骑士华莱士揭竿而起的故事,当他听到华莱士被处极刑时,竟然泪流满面。
在万里无云的日子里,卡内基可以于家中远眺建在岩石上的爱丁堡。他 6 岁时,曾随叔叔和堂弟一同前往爱丁堡,一睹躬身驾临爱丁堡的维多利亚女王尊容。叔父自从妻子去世后,一直过着鳏居生活。他一人扶养乔治长大, 卡内基与乔治情同亲兄弟。
邓弗姆林的北方盛产煤,南方一带为农场。
农场出产马铃薯、燕麦及少量的小麦。父亲不喜欢农事,故经营纺织厂。该城可以说是以家庭纺织工业起家的。他们专门织丝绸及亚麻以及苏格兰格于布,远销世界各地。
卡内基出生时,家里的楼里陈列着数台纺织机,且雇用了几名工人。但那时正值政治与经济转型期,英格兰的兰开斯特及利物浦等新兴机器纺织企业排挤家庭工厂,遭受此打击,邓弗姆林的纺织业日渐衰颓,工人陆续被解雇。
离开纺织工厂后,附近的年轻人纷纷拿起镐,锹,转往煤矿及铁工厂谋生。
卡内基的其它亲戚相继离开邓弗姆林移民美国,在卡内基家族中的一部分成为美国移民之后,而威尔一直到最后才移民,这也许可能是其割舍不下, 或是对手工纺织业仍抱着一丝希望。当然,或许威尔内心仍在期待着社会主义运动。
卡内基的母亲玛琪(玛格丽特的妮称)以缝鞋为副业,工作场所设在家中的二楼。每当母亲工作忙碌时,卡内基总在一旁帮忙穿针引线,还在吃奶的弟弟汤姆则在摇篮里香甜甜地睡着。
每天一大早卡内基就起床。由于没有自来水,一切用水都是在附近仅有的一口井排队打来的。每天,卡内基都要用大木桶,来回挑几次水,而后才吃早饭、上学。
他曾因诗歌朗诵会上的优异表现而获得奖学金。
父亲织布时,经常应着纺织机的韵律,低吟这首诗: “继承华莱士血统的苏格兰人,在英雄布鲁士王的率领下浴血奋战;鲜
血染红了大地,荣耀归与苏格兰人⋯⋯”
母亲在一旁边缝鞋,边琅琅上口地应和着,而卡内基往往在穿线的时候, 内心还默读在学校里学到的诗及文章。
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纺织业者,同时是个读书爱好者,包括叔父在内,父亲等 5 位好友合办了一个读者会,大家时常聚在一块朗诵、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