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美人数逾 18 万

维斯卡塞特号帆船逆流溯行,在格拉斯哥载客后,顺运河而下,驶出福

斯湾,直奔大西洋。

光是苏格兰,这一年就有 188233 人移民美国。他们分乘船只几百艘, 远涉重洋,驶向美国,苏格兰经济恶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据文献记载,邓弗姆林比意大利的西西里更为不景气。有的旅客在船上精神抖擞地唱着歌:

“西方!西方!自由乐土在西方。气势雄浑的密苏里河滚滚流向加勒比海。纵然付出辛劳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在那里,贫穷的人至少可以摘取地上长出来的果实⋯⋯”

但当帆船一驶离苏格兰,大家因晕船都躺下了。唯独卡内基身体状况良好,因而倍受船员们的喜爱。

因为卡内基帮着船员做了一些杂事,所以享受到一般旅客所没有的特别餐点。五岁的弟弟汤姆和母亲一块住在女性的船舱,卡内基与父亲住男船舱。打开甲板的舱口,顺梯而下,就置身于这个客舱的黑暗之中,举步行走得躬背倾腰,否则就碰头。总之,这是一次愉快的海上旅行。

第 50 天,船终于在纽约湾的卡斯尔·葛登近海停泊,全航程约计 6400 多公里。在甲板上,映照着朝阳,可远眺布隆克斯与长岛呷角的风景。虽然历经艰辛到了,可在纽约举目无亲的卡内基一家,并没有因此宽心,漂泊的愁绪反添了几分。

“玛琪——”

完全出乎意料,在码头上呼唤的人,竟然是她少女时代的闺中密友史罗。史罗的先生以前与威尔是纺织同业,现在也站在一旁。从他的穿着明显可以看出,他们在纽约混得并不如人意。

在史罗家住宿一夜,第二天清晨,卡内基一家到码头的 移民协会,接受安排前往最终的目的地——匹兹堡。

“到匹兹堡的路有 2 条,我建议你走北方的迂回路程。”办事处的人这样提议。

所谓迂回路程即绕经伊利湖。 “另一条路程呢?”威尔内心紧张,战战兢兢地发问,声音有点涩。卡

内基与母亲在一边提心吊胆,不断地拭去黄豆大的汗粒,然而仍然凝神注视着地图,静静地听着。

“坐火车南下至费城,然后再到匹兹堡。” “为什么绕经北部伊利湖较好?”

他们的对话进行得还顺利,因为威尔浓厚的苏格兰口音,说话时一般的美国人很难听得懂,幸而移民协会的办事员能听懂苏格兰英语。所以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是十分困难。对于卡内基来说是特别想走费城那条路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目睹以建国之钟和富兰克林(1706~1780 年,美国的政治家及科学家。)而闻名于世的费城了,况且还可乘火车呢。

“经过费城再到匹兹堡确实是一条捷径。以前阿勒格尼山脉山势险峻, 跋涉艰难。但现在有斜坡搬运专用的轨车,可连接运河与运河,而且驿马车的路况也很好,是由石块铺成的。不过,要花不少钱幄!每 1 哩(约 1.6 公

里)至少要 6 分钱。而北部迂回路线,虽然较费时间,但 1 哩只需 2 分钱。” “绕经北部!”

玛琪代替犹豫不决的丈夫果断地正面回答。玛格丽特·卡内基,是未来钢铁大王安德鲁最为敬爱的女子。她的脸部扁平,眼光非常锐利,身着黑色

棉衬衫,配上条格子裙。

她是非常受邻里敬慕的女性,当她执意要离开邓弗姆林时,镇上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流下眼泪,希望她断了移民美国的念头。不过,她既然决意执行的事,谁也阻挠不了,她去向甚坚。她一决定迁移至美国,即刻拍卖掉了房屋、纺织机,及一切家具什物。然而,拍卖所得的现金却不够付 1 家 4 口的船票。

自幼便与玛琪情同姐妹的艾丽执意把自己的私房钱给玛滇,“用我的储蓄!”艾丽反复坚持。她瞒着丈夫每月存下 6 先令的私房钱。6 先令相当于美金 2 元 5 角,现在艾丽已存了 20 英镑。这笔“巨款”’本来是准备用来盖房的。

“那盖房子的钱呢?” “再存啊!” “那怎么行?”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艾丽浓厚的苏格兰口音内甚至掺杂着恳求的成份。

玛琪婉谢了好几次,但终于拗不过艾丽的好意,感激地收下了,说道: “那么,就借到有能力偿还为止。我一定要还给你的。”玛丽的声音融化着这种浓酽的友情。

卡内基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 “印度教徒将恒河畔的巴纳拉斯视为重要的圣地,对回教徒而言,麦加

是他们的圣地,基督教徒的圣地是耶路撤冷。而邓佛姆林对我来说是倾注一生情感的地方。”

卡内基眼前闪过牵着堂弟乔治站在海岸岩石上的情景:邓弗姆林古老寺院的塔尖;不住挥手,直至视线内再没有拉文达叔叔⋯⋯夹杂在喧闹嘈杂的纽约移民间,不禁预想途经北部迂回路线到达落脚安户的匹兹堡后,会是怎样的境况,会发生什么事情。

“匹兹堡⋯⋯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作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假如匹兹堡没有发展成重工业重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就无法战胜德国;同时,也因无力制造坦克、大炮和军舰,无法成为超级强国。此外,南北战争时,北方就不可能打败南方。

“匹兹堡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 母亲也流露出强烈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