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传奇

无论是从饮用人数的多少还是从饮用地域的分布来看,咖啡都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首席饮料”。不过,这种人们心目中典型的西方式饮料,进入欧美人生活中的历史却不长。从这种饮料的发明和改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项发明要被人所接受,是需要时间与实践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西南部高原便生长着一种常绿灌木。它一年开花两三次,花落后结出红红的浆果,每颗果实里有两粒种子。这种常绿灌木就是咖啡树,红色浆果中的种子就是咖啡豆。当地人意外地发现,吃了这种小果实就会精神抖擞,异常兴奋。咖啡,就是这样被人发现了它的存在价值。

过了许多许多年之后,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位也门人觉得咖啡吃起来有点苦,便别出心裁地将咖啡豆炒熟、粉碎,用水煮沸,并加入食糖,使它成为一种醇香扑鼻的饮料。遗憾的是,做出如此美妙发明的人,却未能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大约在13世纪时,咖啡作为一种兴奋型饮料,已风行阿拉伯地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喝上一杯咖啡便精神大振,可以通宵达旦地举行宗教仪式而不打瞌睡。可是,咖啡在18世纪初传到欧洲后,却被人看做是一种毒品而不敢饮用。大家都说那是伊斯兰异教徒的饮料,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吃了是要死的。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决定就此做个试验。

国王找来一个死囚,宣布用喝咖啡来代替死刑:马上喝3杯咖啡,如没死的话,第二天再喝3杯,如此一直喝到死为止。试验的结果:那死囚不仅没被毒死,而且身体很好,一直活到80多岁。于是,喝咖啡终于像潮水般流行起来,尤其在上流社会,喝咖啡成了一种时髦。

上流社会的介入,使人们饮用咖啡的方式发生了改变。1763年,法国人顿马丹发明了把粹碎后的咖啡豆装入法兰绒的口袋里,再放入水里煮的方法,这样大大增加了咖啡的香味。1800年,另一个法国人贝路易发明了一种分成两段的所谓滴水壶式的咖啡加热器。这种壶是专为使咖啡香味不外溢而设计的,可说是最早发明的专用咖啡壶。1840年,英国人纳皮亚发明了和今天使用的咖啡壶很接近的咖啡加热器,这种加热器是根据当水沸腾时装咖啡粉的容器里的气压降低,于是就自动地把沸水吸进咖啡壶的道理而设计的。

用咖啡壶来煮咖啡,味道的确很好,也富有情调,可在有些地方,如战场上就完全不合适了。早在1838年,鉴于咖啡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国会决定为军队提供咖啡。没料到在南北战争中,北军后勤供给部门最头疼的就是这一决定——煮咖啡要花不少时间,装置也颇笨重。再说,军队分散在各阵地上,等咖啡送上去时已冷了,加热后再喝的话,香味就不足了。

咖啡的这一饮用缺点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人从改良加热装置、简化加热方法上着手研究。有一位住在芝加哥的日本化学家加藤佐树却有着不同的研究思路,他直接从咖啡本身着手:能不能既保持咖啡的香味,又能快速冲饮呢?

在发明中,独特而正确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不久,在其他人的研究走入死胡同时,加藤佐树却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明了可以快速冲饮的速溶咖啡。它的制作并不难,是把烘干的咖啡豆粉碎、提取咖啡汁后,经过真空浓缩,再经过干燥制得的固体的颗粒。

1901年,加藤佐树的速溶咖啡在纽约布法罗举办的全美博览会上出售,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不过,也有一些专家预言,这种与传统咖啡相去甚远的东西,无论多么方便和便宜,公众也不会接受的。

这些专家如果活到今天的话,一定会大跌眼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部购买了国内生产的全部速溶咖啡,给速溶咖啡的大规模生产以巨大的刺激。速溶咖啡被美国陆军带到了欧洲大陆,欧洲人好奇地看着这些大兵饮用速溶咖啡:他们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小罐来,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棕色小颗粒,倒入热水后,就冒出了特有的咖啡香味。

也许是速溶咖啡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十分合拍的缘故吧,它迅速征服了欧洲,征服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速溶咖啡就从战场走向了客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购买了11.8万吨的速溶咖啡供部队饮用,从此速溶咖啡就伴随美国大兵进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中国,速溶咖啡也对传统饮料——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味道好极了”的雀巢咖啡和“滴滴香浓”的麦斯威尔咖啡,现在已不是中国家庭中的罕见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