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弹的诞生

在军事史上,恐怕没有哪一条小道比“胡志明小道”更为有名了。

其实,这条被称为“小道”的通道,并非是仅供单人或双人行走的羊肠小道,甚至也不是只供马帮往来的山间小路,而是可走卡车的大路。它蜿蜒在东南亚的崇山峻岭中,时而跨过险峻的高山峡谷,时而穿过茂密的热带雨林,宽处可并排开上数辆卡车,窄处就连一辆车也难通过。

在越南战争中,这“小道”是北越军队的生命线,北越军队在越南南方、柬埔寨与美国人作战,全靠这条小道运送军队和给养。这小道是美国人的丧命线,小道上每通过一个军人,每运过一支步枪,每送过一发子弹,都有可能送掉一个美国兵的性命。

很自然的,掐断“胡志明小道”,成了美国军方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出动了大批声名赫赫的“空中堡垒”——B—52重型轰炸机,丢下了数不清的炸弹,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份报告:目前每周通过“胡志明小道”的车辆约为8000辆,仅比轰炸之前的9000辆减少九分之一!

这样的结果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胡志明小道”穿越之处,几乎皆有茂盛葱郁的热带雨林,美国飞机根本就找不准目标。再说,北越人组织了大批民工待命,一旦道路被炸中,也能很快加以修复。

看来,要用常规炸弹来掐断“胡志明小道”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该发明一种什么样的炸弹来达到这个目的呢?

1970年初冬的一天,正当美国陆军武器研究所的专家雷利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新闻:巴黎奥列机场连日浓雾,飞机无法起降。后来,航空局长听了一位气象学家的建议,在跑道上一字排开8台喷气引擎,一齐开动。不过数小时,9万平方米的奥列机场上就雾散日现了。因为喷气引擎发动时要放散热流,雾其实都是些小水滴,经不起加热,一烘就没了。

这则新闻使雷利茅塞顿开:人工既然可以消雾,为什么不可以搞人工造雾、人工造风、人工造雨啊?如果真能搞出一些可以呼风唤雨的气象炸弹来,或许真能把“胡志明小道”掐断呢!

说干就干,雷利和他的同伴顺着这条思路开始了他们的“发明工程”。

首先是要确定发明方向。雷利等人花大量精力搜集了“胡志明小道”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料,分析后认为这一地区山高林密,人工造风不能充分发挥威办;人工造雾呢,虽然能对车辆通行造成一些困难,但也不起决定性影响。这样,发明方向自然就要放到人工降雨上来了。因为这一地区西南季风盛行,季节多雨,如能发明出一种降雨弹,就可及时将飘过小道上方的厚厚的云层截住,并使它变成大雨降下来,那就会对这条铺筑简陋的道路造成破坏性影响。

发明方向确定之后,还确定了两点必要的发明要求。一是使用要方便,做到利用现有的军事技术手段,如飞机、火箭、火炮、探空气球就可以投放;二是成雨速度要快,不然,等发现云,投下弹,形成雨时,那片雨云或许早已越过小道了。

按照这样的要求,这些美国人决定将降雨弹设计成多种型号的,有炸弹,有炮弹,有定时爆炸的,有定高度爆炸的。他们还做了许多实验,最后确定在弹体内装入碘化银、干冰、碘经铅、硫化铜、聚乙醛以及碘酸银发烟基等填充料,因为它们的降雨速度快。当弹体炸开后,这些填充剂作为凝结核能促使过饱和水蒸气快速凝结成水滴或冰晶,造成降雨。

为追求多重效果,最后,发明者还在降雨弹的化学成分中掺入了有腐蚀性或致命的化学物质,使人、畜、设备在这种“化学雨”的浸淋中不知不觉地死亡或被消蚀。

1971年6月,降雨弹问世了。美国人连续出动了2600架次飞机,在“胡志明小道”地区投放降雨弹47400多枚,耗资2160万美元。

这些美元都丢在了“水”里——这期间,老挝、越南、柬埔寨毗邻“胡志明小道”的地区,不是阴雨绵绵,便是大雨滂沱。泛滥的洪水冲垮了路上的桥梁,被雨水泡透的道路泥泞难行。卡车轮子老在泥水中打滑,车上装的弹药全受了潮,地雷踩上去不响,炮弹打出去不炸。军队再也没法在路上急行军了,一步一跤,走得比爬还慢。

效果报告很快就出来了:目前每周通过“胡志明小道”的车辆仅为900辆左右,只有投弹前的十分之一,“小道”实际上已接近于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