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火车

斯蒂芬逊生活的十八、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1768 年,苏格兰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给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大批工业品,急需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尽快把它们输送到各地去销售。

1801 年,英国人特列维蒂克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可是试车的时候,他在点火以后跑去喝水,等他喝水回来,机车早已烧坏了。3 年以后, 特列维蒂克又制造了一台机车,取名“新城堡号”。这台机车只有一个汽缸, 机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齿轮传动,开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一摇一摆,变换速度困难,经常出轨。特列维蒂克连遭失败,灰心丧气,就不再研制机车了。

1807 年,美国的富尔登发明了汽船,基本上解决广水上运输问题,就在

这一年,英国的特勒维也制造出了一个火车头。这个火车头重 5 吨,每小时

能走 8 公里,最多拉十几吨货物,再加上经常出事故,许多人都讥笑他说: “你的火车,还不如我的马车跑得好呢。”

就在这种情况下,斯蒂芬逊开始研究火车。他想,煤矿上的蒸汽机能把深井里的水抽上来,特列维蒂克和特勒维造的机车,能拉得动十几吨重的东西,这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细心观察,反复思考,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火车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全靠“大力士”蒸汽机。

为了掌握蒸汽机的原理,斯蒂芬逊不怕吃苦,长途跋涉,步行一千多公里,特意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他不知疲倦地阅读了许多有关蒸汽机的书籍,研究了蒸汽机的发展演变历史,实地考察了各种类型蒸汽机的特点。

从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斯蒂芬逊懂得了飞轮可以积蓄能量, 保持机器的匀速运转;通过曲柄连杆的传动,可以把活塞往返的直线运动, 变成车轮旋转的圆周运动。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能的转变和能量守恒定律。煤燃烧放出能量,水受热变成蒸汽得到能量。啊,是蒸汽的能量推动活塞往返运动,带动车轮旋转,火车便向前运动了。所以,汽缸里的蒸汽温度越高, 能量越大,火车就可以拉很多的货物,而且比马车跑得更快。

斯蒂芬逊在总结和掌握了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以后,便开始了研制新的蒸汽机车。他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 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而且,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高度降低,行走、转弯也就平稳、灵活多了。此外,他还在车轮的圆边加上了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斯蒂芬逊在 1814 年,制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他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进行了试车表演。试车结果,这台经过改进的火车头,果然比以前的火车头拉得多,跑得快。可惜的是,这个火车头的震动仍然太厉害,在试车过程中,由于机车上的螺拴震松了,以至翻了车,把一名乘车的英国国会议员和英国交通公司的董事长摔伤了。于是,嘲笑指责,挖苦讽刺,时有所闻。有的人甚至危言耸听地说, 听到火车的汽笛叫,连天空的飞鸟也会跌下来。一些原来赞成试验火车的官员,现在也极力反对,断言用蒸汽机作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困难面前,斯蒂芬逊并没有像特列维蒂克和特勒维那样灰心丧气,止步不前。他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决心对火车头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

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

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受热面和蒸汽量,加大机车的牵引力和延长锅炉的使用时间,斯蒂芬逊在锅炉里面增设了 20 多根小烟管,让炉膛里冒出来的高温烟汽,从小烟管排出去。

为了防止温度太高引起锅炉破裂,斯蒂芬逊从薄玻璃杯传热快、不会炸裂中得到启示,没有采用增加锅炉壁厚度的办法,而是在锅炉的烟道中添置了一些预热管,使废热气从管外经过。这样,加入锅炉的冷水先经过预热管预热,然后再进入锅炉,就可以避免加入冷水时,因温度剧烈变化引起锅炉破裂。

为了流通空气,减少噪音,斯蒂芬逊把汽缸里的废汽,用小管通到烟筒里去,利用小管里蒸汽向上的冲力,使煤烟出得比原来更通畅,使炉膛中的空气循环加快,煤也就烧得更欢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斯蒂芬逊终于造出了牵引力大、运行安全的“旅行号”机车,为火车的制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