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抒情诗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泰戈尔的诗歌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显示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诗人这一时期写了许多政治抒情诗, 批判自己泛神、泛爱的思想,主张与侵略者、杀人者进行坚决斗争,号召人们起来,“反对那披着人皮的野兽”!如在《问》这首诗中,诗人认为:“饶恕一切人”,“爱所有的人”,这种教导是不正确的。他面对着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种种灾难和无辜死亡,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因此,我问你,含着泪,一个问题——那些毒污了你的空气的,那些扑灭了你的光明的,你能饶恕他们?你能爱他们?

《礼佛》一诗中,诗人以一队侵华日军来到寺庙祈祷佛陀保佑他们胜利的报道为题材,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讽刺了他们亵渎神灵、践踏佛规的无耻行径,表现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这类政治抒情诗,在诗集《边沿集》、《忏悔》、《劳动者》、《生辰集》中还有不少。它们曾鼓励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为消灭黑暗势力、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这些政治抒情诗可以说是诗人漫长创作生涯的光辉总结。

上述四类诗歌,泰戈尔的成就都是令人瞩目的。诗人不仅在抒情诗和哲理诗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而且还创造出“故事诗”这种小型的叙事诗体裁,以及通过政治性的事件抒发感情的“政治抒情诗”这一形式。泰戈尔还致力于没有格律的完全新型的自由诗体的创新工作。这些都为印度新诗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泰戈尔的诗歌,有着独自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概括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风格质朴明朗,清新淡雅。质朴而不失之浅薄,清新中又蕴含着哲理,明朗而又委婉,淡雅中又见深沉,气势轻松平和,节奏从容徐缓。

第二,感情真切、深沉,往往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情生于景,景随情移。诗人最爱用拟人化手法,在印度的绮丽风光中,表现诗人的奇特想象,生动鲜明。

第三,泰戈尔诗作中具有一种神秘气氛,这种神秘气氛来自他哲学思想上的泛神论。他的诗作,有如轻烟薄雾,萦迥缭绕,若隐若现,时明时暗, 令人捉摸不定。这虽然增添了读诗的困难,但这迷蒙的诗歌意境,让人回味和遐想。

泰戈尔以其诗歌创作的卓越成就,赢得了“诗圣”的称号;人们还把他誉为“孟加拉的雪莱。”在印度近代和现代文学史、诗歌史上,谈到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没有哪一个诗人、作家能与泰戈尔相比。他是东方国家在近现代第一个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影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 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他一生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和同中国的友谊。1924 年,诗人以 60 多岁的高龄访问了中国。他同我国一些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如蔡元培、梅兰芳、徐悲鸿等都有过亲密的交往。早在 20 年代初,我国就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作品;1961 年,在他诞生 100 周年际,我国出版了10 卷本的《泰戈尔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