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素质培养
第一章 美的概述
《庄子》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春秋时代越国丑女东施效颦的故事。“颦” 就是皱眉之意,东施相貌十分丑陋。她的邻里住着名闻遐迩的大美人西施, 这使她非常羡慕,想学西施的一举一动,以使自己也美起来。西施有一种心痛病,常常痛得她皱起眉头,走路也用手扪着心口。这样一来,倒平添了她的妩媚,街坊邻里的人见了她这模样,就更加怜爱她了。东施看在眼里,于是也学了起来,走在路上,皱起眉头,用手捧着心口,现出一副苦相。谁料效果适得其反。使她显得更丑了。有钱的人见她这副模样,赶紧关门闭户。穷人见她这副模样,吓得立即拉着妻儿远远地躲开。于是,“东施效颦”就成了千古笑柄。其实,细想起来,这是不够公允的。固然,东施只知西施这样美,而不知其为什么美。她显然犯了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错误。她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搬硬套地摹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她爱美之心, 求美的渴望,实在是无可厚非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之中,逐渐地培育着人类自身感受美的能力;在发现自然对象美的同时,建构起人类关于美的观念。在审美中产生的精神快意又培植了人类求美的渴望。可以说,人类爱美之心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生成和发展的。人类学家发现,旧石器时代先民使用贝壳、动物尖锐的牙齿、骨珠、石珠等串成项链, 以装饰自身。尽管蒙昧时代人们的这种装饰,还带有诸如护身符之类的意念。但不管怎样,这毕竟是先民爱美之心的一种原始形态。普列汉诺夫1在他的名著《没有地址的信》的第一封信中,转引并分析过这样一个例子:“北美洲西部的红色人种非常喜爱用当地最凶暴的野兽——灰熊的爪做装饰品。红种人的战士认为,灰熊的凶暴和大胆会传给爪做作装饰品的人。由此可见⋯⋯。这说明,在这些尚处于狩猎时代的原始部落的红种人那里,尽管在他们美好的观念中,还夹杂着许多复杂的观念,但其中求美的愿望是不容置疑的。随着生活的发展,人类美的观念也不断丰富,对美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到了文明时代,可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人们对美的渴望,凡有人生的地方, 便有对美的追求。
孟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②我们还可以补充说:食常饱,必求美;衣常暖,必求丽。这是人之常情。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美化自身开始的。民间有一个谚语,叫“人丑用衣培,髻丑用花傍。”又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尽管这是夸大之词, 但说的正是人们意识到服装头饰等,对人类的美化的重要作用,也可以看作
1 ①普列汉诺夫(1856-1918 年):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的人。该段引文出自《论艺术》(生活、谈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3 年版)第 10 页。
② 《孟子·尽心篇》。
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但人类还不满足于这种外在美化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人的内在美化的意念;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更加重视人的内在美化的意义,在战国时代,孟子说到人美时,就提出了“充实之谓美也”的主张。孟子有一个学生叫浩不害。一天,他向孟子请教乐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孟子回答:(乐正子)是一个善人,是一个信人。不害又问:什么叫善人?什么叫信人?孟子笑道:“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也。”在孟子看来,“人之初,性本善。”显然,这里“善”的含义是仁,即爱人之意。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所有的欲望都在美这种人性范围许可之内,并无非份之想,就可称之为“善”人。如果他的行为也信守美的原则,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他就是一个“信人”了。如果这种善和信完全贯串在他的思想品德以及一切行为之中,那么,他就可以称之为美的人。孟子把人的品格行为分成善、信、美、(伟)大、圣、神六等,“美” 在其中。“美”以善、信为基础,可见孟子将人的内在美放在人的自身审美化的首要地位。今天,人们强调心灵美和行为美,把心灵美和行为美提到人的审美化建设的首位,也可以说是对这种优秀的美学传统的弘扬吧。
人对美的追求和钟爱常表现为一种对审美的主动的渴望。当渴望的审美条件一旦出现,便情不自禁地欣赏。汉代有一首乐府诗,就描述了这样一的情景。一个叫罗敷的美女,当太阳刚在城的东南方露面的时候,便出去采摘桑叶。她“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如此姣姣美人,使得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不自自地被她的美所吸引。乃至“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①无独有偶,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亚特》也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当著名的美人海伦在城墙上出现之时,正在参加元老会的老人们竟被她的美丽惊呆了,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目瞪口呆。这种对美的一见倾心,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如在路上遇上一个美丽的姑娘,你也许会顺头张望,看到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你不由得地要伫立良久。所有这些对美的倾心欣赏,全没有一点儿邪念。这是美的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时,人们对美的一种正常的反应。
如果说上述情形,还只是对美要求的被动形态,那么,自觉追求审美的满足,便是人们对美的渴望的主动形式。人们不惜艰辛,登上巍巍泰山巅, 去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的壮丽景象,顿觉心旷神怡,发出情不自禁的赞叹。或者不远万里,不避舟车之劳,也要前往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去饱览那山奇水秀,烟雨迷潆,令人陶醉的水色山光,从而获得怡情悦性的美的享受。这是一种人才有的感受。在审美活动中,客体美的信息被原有审美意识结构认同,传入大脑中枢,调动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于是血液循环加快,精神亢奋,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快意,这就是美感。对这种由审美感受获
① 见汉乐府诗《陌上桑》。
得的畅快之情,我国近代著名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中有一段出色的描述。老残来到济南府,在市井之中,听众人议论纷纷,说的都是关于白妞黑妞姊妹俩说唱“梨花大鼓”①如何了得的事。于是,他特意到明湖居大戏园看个究竟。其中最出色的是老残听白妞王小玉说唱的感受一段描写。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后台里,又出现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 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 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槌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似秋水,如寒星,⋯⋯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悄得多呢?⋯⋯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 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 毛孔,像吃了人参果,①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着重号笔者所加)
虽然这里是比喻之辞,但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美感的特色。正因为美感能引起人的精神上的畅快,人们才那样向往与追求。
审美的温度来自实践,审美的满足又反过来丰富着美的观念,从而又生出新的渴望。因此,人们爱美之心,永无止境,永不衰竭。
现实世界的美的是十分丰富的,但人们还不满足于现实世界之美,强烈的审美渴望促使人们还要进行美的创造。毛泽东曾经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美的,而且较之文学艺术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但人民还是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因而就更美。毛泽东这段话说的虽然是文艺作品之美,但对一切美的创造都有指导意义。人们爱美之心永无止境, 对美的创造亦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