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什么美

提起山水美,人们就会想到巍巍的泰山,莽莽的昆仑,险峭的华山,奇丽的黄山,秀美的峨嵋,还会起在烟雨迷潆之际,泛舟漓水,两岸奇山秀石, 尽在虚无缥缈间,真是美不胜收。也会想起游览庐山胜景的迷恋。庐山的云霞飞渡,更是妙不可言。当代倚窗仁立,突然间,如绵似雪的云团向你涌来, 瞬间又散得无影无踪,奇妙之至。记得一个初秋的下午,我偕同伴往游含鄱口。我们登临望鄱亭,凭栏跳望鄱阳湖上烟波浩瀚的美丽风光。这时,突然

——又是一个突然,团团云块飞也似地涌进山来,弥漫开去。霎时间,一片茫茫云海,人与亭与周围的树木都置身于滚滚云涛之中,奇丽非常,啊,祖国的山水这样美,难怪伟人毛泽东情不自禁地慨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之流连不去,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又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与画幅。

对于山川源海的美妙的景色,可说是人人都十分向往,十分渴慕的了。如果问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哪里的风光更美?那么,许多人都能立即作出各自的判断。然而,如果进一步询问,这里的山水为什么美,哪里的风光为什么更美?就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的了,答案也会大相径庭。比如,有人的从人的主观上寻找山水美的根源,认为山水本无美丑,是人的想象加给山水才美的。意大利唯心主义美学家克罗齐就是否定自然美的。他说:“美不是

① 板桥另一题画曰:石依于竹,竹依千石,弱草靡花,夹发不得。

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他赞成这样的观点:“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就没有哪一部分自然是美的”。他还说:“对于自然的美,人就像神话中凝视泉水的那位纳西瑟斯”。①纳西瑟斯

(Narcissuss)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他看到泉水中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它,终日凝视而不可得,终于憔悴而死。克罗齐在这里用纳西瑟斯与自己倒影的关系,比拟人与自然美的关系,用意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认为自然的美实际上是虚无的。人觉得自然美的存在,无非是人的一种心造的幻影而已。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人们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谁都知道,我们去黄山旅游, 就是都欣赏黄山山水独特的美。人们看到黄山山水的美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黄山的山水之中。正如列宁说的那样:“任何没有进过疯人院或向唯心主义哲学家领教过的正常人的‘素朴实在论’,都承认物、环境、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自我和任何人而存在着。”①自然山水的美,也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的。有些山水的美,即使未被人们发现,它还是存在着,一旦人们发现了它,开发它,可能会使它更美。但前提首先是因为它美。具备审美价值,人们才去开发它。近年开发起来的湖南张家界不正是这样么。

有的美学家以自然美的客观社会性去说明山水之所在。认为山水之所以美,是在于“人化的自然”。那么,什么是“人化的自然”呢?按论者的说法,“‘人化的自然’是一个深刻广阔的哲学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人化的自然’”。②那么,没有经人去改造的自然又如何实现“人化”的呢。论者认为,欣赏也是一种“人化”自然的活动,而且据说这种活动,比经人去改造过的自然更具整体性意义。

显然,这既不符合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也不符合马克思关于“人化的自然”的原意。论者关于“人化的自然”这一概念来自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化的自然”是以人类的劳动实践为前提的。没有人类对自然的劳动实践的直接加工改造,就不可能有“人化的自然”。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化自然界”那段话,正是说明人的美感来源于被感觉的美的对象。“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这里说的的“人化的自然界” 引起人的感觉,而不是由于人的感觉产生人化的自然界。“手稿”中关于人化自然的阐述,总是同通过劳动使人的力量在自然对象中实现相联系,而不是可以离开人对自然的直接改造,仅通过欣赏这样的精神活动就能使自然“人化”。如果真如论者所言,通过欣赏这样的精神活动就能使自然“人化”。

① 克罗齐《美学原理》第十三章第 109 页。

①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 65 页。

② 《美学》第三期第 17 页。

① 《马克思全集》第 42 卷。

因而自然便美了。人们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劲对自然进行直接的改造,去美化自然?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人为了自己的需要,通过实践和外部自然界的发生关系。⋯⋯问题在于:自然界的对象是强有力的,它们进行种种反抗。为了征服它们,人在它们中间加进另外一些自然界的对象。这样,人就使自然反对自然界本身,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发现工具”。②也就是说,人要在自然界中获得所需要的满足,就必须借助工具对自然加以改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也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只有人才能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而人之所以做到这点,首先和主要的是由于手。人对自然的欣赏是不能在自然界中打上自己的印记的,当然也不可能创造“人化的自然”。

那么,为什么“人化的自然”就美呢?据说这是因为:人在“人化自然” 中可以直观人自身,从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确证人的感觉的丰富性, 因而产生一种愉快,这种愉快就是美感。然而,这样的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是因为“人化的自然”不一定是美的。在人化自然直观人的本质力量所引起的快感也不一定是美感。人们看到自己改造自然的成果,确实常常产生一种欣慰的愉悦。但这种愉悦的感觉,还不是美感。只是那些为了审美需要而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的自然界才有美,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前一种欣慰的快感,往往局限于劳动产品创造者本人,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足之情。而被称为美感的愉悦,而面对一切具有感受美的能力的人。那种以实用为目的,又顾及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劳动产品也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不是根源于产品实用价值的效应,而是由于产品的工艺美引起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化的自然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无所谓美丑。可见,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是“人化的自然”的命题,是不正确的。

其实,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欣赏的对象无论是“人化的自然”, 还是未经“人化”的 自然,都只会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曾几何时,人们游历名山大川,是为了去感受什么“人的本质力量”,是为了去确证自身的呢?外国朋友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到中国来游览西岳华山,也并不是为了要在华山景色之中,寻找什么的本质力量,为了去确证自身,而实在是慕名而来,欣赏华山那奇绝险峻的壮丽之美。

在我看来,山水之所以美,恰恰就在山水所显现的生气之中,换名句话说,生气灌注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山水中的感性显现。凡具有生气灌注品格的山水,都是美的。反之,则不美,甚至可能是丑的。生气灌注便是山水之所以美的规律,是美的规律在山水中的特殊体现。晋代的大画家顾恺不是这样描绘浙江会稽山水之美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这不就是生机勃勃之美么。毛泽东写昆仑山之壮丽:“横空出世⋯⋯飞起玉

② 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第 242 页。列宁在这段话的旁边批语肯定:“黑格尔在这里已经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其雄奇博大之美不也来自其生气灌注么。当你乘火车通过河西走廊,遥望祁连山,皑皑雪峰,连绵数十里,又是何等壮观! 可以这么说:山水之美千姿百态,尽在一个“生”字中。因了这个“生”字, 山水才美得绰约丰姿,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 意境荒凉浩瀚而又瑰丽雄奇。“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出残阳夕照下的村野,一缕炊烟袅袅上升。同是“孤烟”,此“孤烟”却装点了江山一派静谧清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多么雄壮。“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写活了西湖晴雨景色变幻,秀色迷人, 清丽多姿。“大江东去,浪淘尽⋯⋯”则气势磅礴,不愧为古代诗人赞颂长江的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从送别友人李白眼中看去,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眷恋,但却又是一幅多么空灵壮阔的图画!南国的桂林山水则以其山青水秀洞奇而号称山水美之三绝,历来诱发出多少文墨丹青!

宋代著名山水国家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这段话,以十分精确的比喻,说明山水美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景观。水、草木、烟云都是山水美的要素。正是山中的水、草木、烟云构成了山水美之万千仪态和神韵。其中尤以林木在山水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 位。山“无林木则不生”,(郭熙语,“生”指生气勃勃。笔者)山有林木则郁郁葱葱,生意盎然。水倚林势,则秀美动人。这就是为什么滥伐林木, 造成水土流失的荒山是丑的根源。以这个意义说,保护森林,绿化山峦,实在是保护山水美,使山水更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