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公元前 427—公元前 347 年)与黑格尔(1770-1831 年) 谈美

前面我们说过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的结尾,发出了关于“美是难的”的喟叹。但并不等于说他对美没有自己的看法。也曾说到一个著名的关于“三张床”的事例。他说,世界上存在着三张床。第一张是“理式”的床, 这张床是人类未有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柏拉图称之为“床的真实性”,这是关于床的最高真理。第二张床是木匠按照“理式的床”做出来的现实的床。这张床是对理式的摹仿,和真的实体的床已经隔着两层(柏拉图连同理式的床也算一层)。第三张床是画家摹仿木匠的床创造的艺术的床。这是一种摹仿的摹仿,它和真实体隔着三层。在柏拉图看来,在这三张床中,只有第一张床,即“理式”的床是真实,最完善,因而最美,是床的美本身。由此可见,柏拉图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把“理式”确定为美本身,实质上提出了“美是理式”的主张。①

①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第 259 页。

②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第 25、30、31、35 页。

③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第 25、20、31、

①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第 30、31、35 页。

②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第 30、31、35 页。

① 见柏拉图《现想国》。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则明确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式”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柏拉图那里“理式”是先于人类,先于整个感性世界而存在的永恒的一切事物的模式,只有它最真实。感性世界的存在反而是它的幻影。黑格尔的“理念” 世界则是要依存于感性形式才能真实地存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理念的内容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形象,才能得以显现。因此,黑格尔这个关于美的定义,实际上只适用于艺术美。黑格尔美学体系的主要对象也只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由于黑格尔的“理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因而显现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而且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黑格尔把艺术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黑格尔对美的解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同时又是历史的,而且是辩证的。从他对美的定义中,清楚地显现了他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