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谈美
如果说古希腊的先哲们着重于从美的形式解释美的话,那么我国儒学家派则更多地探求人格的美。因此,谈论美时,往往与善町联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年)对人的美提出了以“仁”为心的美学理想。因此,在他的美学思想中,美与善是统一的。如:
《论语·尧曰篇》记载了他的学生子张问他:“何谓五美”孔子回答说: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里仁篇》又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里就是指居住之地,即主张居住的地方应当选择有仁德才好。这里的“美”也是善的意思。
因此,孔子对人的美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
《论语·雍也》有这样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君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怎样才算得上一个美的男子呢, 孔子认为应当是文与质高度和谐统一,“文”在这里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言行风度,“质”可以理解为指人的内在品德修养,意思是一个人应当在“文” 与“质”都有很高的修养,而巳互为表里,才能够称得上是美的人。
从这个思想出发,孔子对艺术的要求,也提出了美善统一的观念。在《论语·八佾篇》中记载了孔子对《韶》与《武》两套大型乐舞的评价:“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歌颂舜以仁德得到尧帝禅让帝位,又以仁德治天下的大型歌舞。因此,孔子认为它是尽善尽美的艺术。他欣赏之后,竟“三月不知肉味”,十分感慨地说: 没想到能有这样完善的美的境界(参见《论语·述而篇》。《武》则是赞扬周武王伐纣,以武功定天下的大型乐舞。在孔子看来,《武》虽然也很美, 但不符合他仁德礼治的主张,内容方面缺少善,因此就不够完美。由此可见, “善”在孔子的审美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也表现在他对自然美的审美倾向。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看法。(《论语·雍也篇》)
孟子(约公元前 372—公元前 289 年)孔子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代表人物,孔子之孙孔(音及)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对人,他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因此,涉及到人的美,也同孔子一样,以善(即仁)核心,提出人充实善信便美的思想。在《孟子·尽心篇》这样记载:“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浩不害问乐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孟子说他是一个善人信人。不害又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回答说, 一个人的欲望都符合人善的本性,是善的本性所容许的就叫做善;他的行为都信守人性善的原则,就叫做信。善和信都贯串于人的思想、欲望和言论行为,便是美的人了。又把善和信拿去影响别人,使之发扬光大,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了。而这种伟大普及天下,那么,他就是圣人了。而圣人之道则是别人不可认识的,那就是神人了。这里,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思想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关于人的美,表现了比孔子更注重人性本质的内容。孟子把人性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等,美居其中。在他看来,美不仅要以善信为基础,而且是善信高度融合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可见,其关于人格美的标准是很高的。
荀子(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 年)名况。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在人格美方面,他反对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而提出性恶论的主张。在他看来,人生来性是恶的。善这种美好的人性只有经过后天的艰苦学习磨练才能得到。因此他说:“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伪”就是人为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经过人为的训练学习则人性就不会自然而然地美。这比起孔子孟子人性善是与生俱来的唯心主义人性论是一大进步。而且,他对人格美的内函有了新的发展;除以仁为核心之外, 他把“知”纳入了人格美的框架。在他看来人格美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礼”的修养,并且认为人的外在美是由共内在之美德决定的。认为人的衣冠容貌之所以美,根源于其内在仁德修养的完全彻底。他说:“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这方面的思想是与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孟子的“充实之谓美”的思想有着继承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知识学问修养对人的美的重要作用。提出“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君子知乎,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
(《劝学篇》)。这“学”,就包括知识学问。荀子这种把“知”纳入人性美的内容的思想,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